程廣艷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煥發出語文課堂魅力。那么實現高效課堂就是提高教學質量,使語文課堂煥發魅力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激發興趣,寓教于樂;轉換角色,以“導”作“匙”;小組合作,注重評價這三個方面來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 提高 高中語文 課堂效率
新課改在我校推行已兩年多,教材在改革中變化,學生也在成長中變化,怎么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煥發出魅力?我在學習了有關新課改理論后,我嘗試著改變傳統授課模式,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小組探究式合作,主動學習知識,鍛煉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呢?
一、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不會再把學習當成一件苦差事;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才能激發他們的靈感和想象力。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把思維過程“融”于情景中,學生就會對教學活動產生直接、強烈的興趣。要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語文教學充滿魅力,這就要求教師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這樣才能使課堂成為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讓課堂充滿魅力。
為了提升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我開展了課前三分鐘演講。學生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演講:可以講故事,對對聯,說新聞實事談看法,成語接龍,還可以讀優美而有哲理的文章等。學生在演講中充滿活力與激情,每天的課前三分鐘就成了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學生也愛上了課前三分鐘,每天都在期待著這種快樂。
我還采用讓學生表演﹑編劇本的方式,把書本知識搬到舞臺上。
課本有些內容很有現實感,符合高中生心理,適合通過表演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還有《孔雀東南飛》。在上《裝在套子里的人》這課時,我改變了過去的單純的講授法,采用了情景式教學法。請各小組合作,對“別里科夫之死”進行法庭審判,各個小組明確各自角色,第二天在課堂上表演,然后由小組成員點評優劣。
在這樣的課堂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印象也特別深刻。課后很多學生反應熱烈,在表演中,深刻體會了作品人物性格和主題。同時也在課堂上學到了法庭審判的一些知識。寓教于樂,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
二、轉換角色,以“導”作“匙”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統教育認為教師就是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現在這種觀念已經受到了挑戰。新課改下,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師生共學,教學相長。改變教師唱主角的局面,要讓學生唱主角,變教堂為學堂,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
語文課應致力于“導”,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這樣才會學得快樂而有成效。在具體教學中,在解決教學難點時,我總是將一些較難的知識點分成幾個難易有梯度的小問題,由淺入深,讓這些問題慢慢激發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容易的問題提出后,學生就能很容易地解答,這樣學生就有了成功感;然后逐漸過渡到難一點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征服的欲望;學生實在解答不了的,教師再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還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產生疑問。例如,講授“傳記類文本閱讀”時,我把常見的考試題型告訴他們,并結合例題去講授,然后再印發相關人物傳記,讓學生自己思考給文本設置問題,然后再由學生共同討論修改,最后做出答案。這樣,學生真正地懂得為什么,真知源于思考。在作文方面,我還給學生講名著,例如,講《三國演義》里幾個精彩的故事片斷,并引導學生去閱讀名著,并啟發他們探討對其中人物的看法;講了對聯的知識,學生愛上了寫對聯,學生經常互相出對聯,教室四面黑板上全是學生寫的對聯;學生的廣告語也寫滿了本子。針對一些實事,我讓學生寫評論,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學生的智慧在思考中放飛,思維在討論中得到鍛煉。可以看到,教師的“教”遠比不上學生主動地去學。這也就印證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的正確性。
這樣,在課堂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適時點撥,以“導”作“匙”,學生的思維真正得到放飛,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真正感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小組合作,注重評價
小組評價是對小組合作過程和學生表現的督促,是促進小組合作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從學生內部和外部進行激勵的鼓勵措施。我把全班學生分成八個小組,依據成績、性格﹑性別相互搭配的原則實行小組評價。在講授新課之前,先給學生發學案,把本課的重點知識以問題的方式先發給學生,學生當堂預習,體現“先學后教”的原則。第二天就是“課堂展示”,學生把預習的結果以小組為單位在課間書寫在四面黑板上,然后針對學生的答案和學生共同找出疑難和易錯點,然后師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實施小組評價,課堂展示時可以根據學生回答問題或自我展示的情況給各小組打分。每節課結束后,各個小組組長做好記錄,每周一小匯總,每個月一大匯總并對表現優秀的小組給予獎勵,這樣做能充分調動班級各個層次尤其是中等生的積極性。
通過小組合作,當堂展示,當堂評價,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小組合作式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小組合作的同時也起到了相互監督的作用。例如,我講完一篇文言文或詩詞,布置好背誦識記任務后,由小組長和記錄員認真檢查小組其他組員的完成情況,然后由小組長將小組成員評價表交給課代表,課代表再將問題反饋給我,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了。
總之,課堂教學應當應鼓勵師生在互動中即興創造,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讓語文課堂煥發出魅力。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解讀(實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吳洪成.現代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J].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6).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