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
臨近三季度末,銀監會、財政部和央行下發的一份通知,打亂了商業銀行習以為常的攬儲節奏。三部委日前下發《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發[2014]236號)來從根源上約束存款“沖時點”行為
長久以來,在月末存貸比考核臨近時,一場“存款大戰”便會打響。不過,近日發布的236號文明確規定,月末存款偏離度不得超過3%。因此,商業銀行傳統的季末高息攬儲大戰將就此偃旗息鼓?
明令禁止大規模攬儲
針對季末、月末關鍵時點“存款沖時點”現象,繼《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之后,銀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三部委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236號文),要求商業銀行月末存款偏離度不得超過3%,以緩解月末、季末存款等的大幅波動,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在貨幣緊縮政策持續加大、互聯網金融蓬勃興起、銀行經營考核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存款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遠超往年。基于滿足存貸比等績效考核的要求,我國商業銀行存款“沖時點”問題由來已久。
《指導意見》指出,“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偏離度指標,研究將其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評價體系扣分項,約束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沖時點行為”。為落實《指導意見》要求,銀監會在充分調研和廣泛聽取相關部門和機構意見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規范性監管要求,并出臺了236號文。
在督促商業銀行加強績效考評管理方面,236號文督促商業銀行完善績效考評體系,加強對分支機構績效考評管理,合理分解考評任務。要求商業銀行不得設立時點性存款規模考評指標,不得設定單純以存款市場份額或排名為要求的考評指標,分支機構不得自行制定存款考評辦法或提高考評標準及相關要求。
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將負責商業銀行存款波動的日常統計監測。236號要求各級監管機構建立存款波動情況統計監測制度,對存在存款異動較大、違規吸存、虛假增存等問題的銀行,按嚴重程度相應采取限制準入、降低評級等監管糾正與處罰措施。
或增發保本理財產品
臨近季末,不少有經驗的投資者都期待在銀行核算節點買到高收益理財產品。但隨著236號文的出臺,其不僅設定了3%的月末存款偏離度標準,更是禁止了攬存送禮、高息攬存、以貸轉存、理財產品倒存等八類違規吸存模式。這意味著原本只能在月末、季末買到的高收益率理財產品,投資者在平時也能買到了。
業內人士及研究員紛紛指出,季末、年末紅火的理財行情將趨于平淡,以后高收益理財產品不會都集中在季末,而且為了穩定日均存款,保本理財產品將更豐富。
某股份制銀行零售部資深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形勢看,市場對第四季度資本市場的預期比較好,因此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更要注重流動性,盡量選擇短期的產品。另外,要想資產不縮水,不能將所有的資產用來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只能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對于銀行增發保本理財產品,以后市民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的問題,該人士支招,如果資金允許的話,建議不要只買一只理財產品,可以根據風險和收益率進行多種配置。對資產市場有一定了解的人,當前形勢下,建議兩三成的資金用于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而其他資金則可以購買有一定掛鉤的理財產品。據介紹,部分產品,同樣是保本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可達12.5%,最差的情況也能達到3.25%。
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表示,236號文發威,以后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與市場資金情況更緊密掛鉤,消費者如有閑錢,就要盡快購買。一旦搶不到滿意的理財產品,千萬不要讓資金在整個十一假期閑置,可以購買流動性較強的貨幣基金、T+0產品等進行過渡。
“攬儲”亂象引監管震怒
存款月末沖高、月初回落,月末存款偏離度較高,這種現象在季末表現得尤為突出。為了確保存款率,一些商業銀行在業務開展中,不惜通過高息攬儲、非法返利、延遲支付、以貸轉存、以貸開票、理財產品、同業業務等手段吸存倒存。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上演的攬儲大戰仍歷歷在目。商業銀行存款“沖時點”現象嚴重擾亂了金融秩序,更不利于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
商業銀行每逢季末便搶存款早已不是新聞,監管機構對此現象的各種批評聲也是不絕于耳,但最近這個季末的存款大戰引發的監管震怒,卻是從未有過的。有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曾透露,7月份監管機構曾專門就6月末存款“沖時點”中的亂象舉行會議,會上點名批評了部分銀行在存款管理和儲蓄業務上的激進做法。
之所以引起監管震怒,最主要還是6月份的存款數據變動實在太離譜。在平安銀行中報業績發布會上,該行副行長兼首席財務官孫先朗曾透露這樣一組數字:6月份,銀行業存款大幅波動,當月增量占上半年總新增量的比例高達50%;上半年,銀行業結構性存款增量占總新增量的比例高達30%。眾所周知的是,結構性存款的成本遠高于一般性存款,這無疑進一步抬高了銀行資金的成本。
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降低銀行融資成本便是基礎,而在監管機構看來,率先打掉銀行不合理的資金成本,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對媒體表示,新規有利于打破銀行在存款“沖時點”問題上的“囚徒困境”,將會降低資金成本,并使銀行資產管理走向規范化,進而推動銀行業經營轉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