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銀葉 王曉冬
摘 要:中高職教育作為同種教育類型的不同層次,都是以提高職業能力為中心,并將其職業能力培養落實到具體課程建設中。因此中高職教育的課程銜接,是實現中職和高職教育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中高職教育 協調發展 課程銜接 基礎前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203-01
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關于“打通從中職、??啤⒈究频窖芯可纳仙ǖ馈焙汀耙龑б慌胀ū究圃盒O驊眉夹g型高校轉型”的發展思路,從這解讀出職業教育不再是一條“斷路”,未來的職業教育不僅有本科生,而且還會有研究生,職業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也將會大大提高。而中高職教育作為同種教育類型的不同層次,都是以提高職業能力為中心,其職業能力培養要落實到中高職具體課程的銜接中。因此中高職教育的課程銜接,是增強技校生(中職生)學歷和技術技能的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實現中職教育向高職教育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礎和前提。
1 課程銜接是中高職教育銜接的基礎和前提
在中高職教育的銜接中,主要在教師的培養、教學的過程、教學資源、課程體系與教材、培養上的目標、專業上的設置、招生的制度、評價機制、行業指導以及集團化的辦學等這十幾個方面進行銜接。其中課程銜接上有專業設置、培養目標,下接決定著人才培養活動中教學資源、教材建設、教學過程、教育評價、校企合作等內容的銜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提示我們應以“課程為軸線”思考問題,從招生政策、師資配備、實訓基地建設、教學管理與評價等方面配套進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中高職課程的銜接是實現中職和高職培養目標以及職業教育培養質量的保障,是實現整個中高職教育銜接的核心,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促進中高職升學的銜接,關系到整個中高職教育的順利銜接。
課程體系與教材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多個環節。
課程設置,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完成整體化工作任務的綜合職業能力,為學生奠定職業生涯持久發展的基礎;課程內容是把專業知識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典型工作任務”,讓學生在模擬的職業情境中學習,是工作實際的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綜合性學習任務。課程的實施有一體化教學、多媒體教學、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
2 制定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方案
按照課程模式制定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方案。首先要有政府介入和政策支持,在一個地區(或行業)內組建由中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課程開發專家、企業實踐專家等共同參與的課程開發小組,根據區域經濟結構等確定中職和高職需開設的專業;其次召開實踐專家研討會確定該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并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進行排序;再次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領域,形成專業課程方案、標準等,由專業教師進行學習情境設計,并進行論證和修訂。最后由教學研究人員進行教學實驗,總結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經驗。
中高職課程銜接本著中職課程內容是高職課程內容的基礎,高職課程內容是中職課程內容的有機延伸,避免不必要的重復。中職專業課加上中高職各年級配套的拓展課和公共基礎課等,構成了完整的中高職課程銜接體系。
3 課程銜接不僅有助于中職生升入高職后的順利學習,而且使中高職院校互利雙贏
國家在政策上對“對口升學”給予鼓勵和支持,并鼓勵高職院校優先對口招收中職畢業生。所以中職生升入高職后能否順利學習,課程的銜接是關鍵所在。中職學校畢業生,則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學習領域學習,從而實現職業能力的持續發展。對口招生在保證課程體系順利實施的同時,也為中高職院校帶來巨大益處。對中職學校來說,激勵中職生學習的動力和競爭優勢,提供圓大學夢的機會;促進院校辦學方向的明確化,對其發展意義深遠。對高職院校來說,可以由此擴大招生規模、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而且“雙證”的獲得,使得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的就業率會遠遠高于普通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
4 課程銜接是中高職畢業生獲得“雙證”的關鍵
眾所周知,中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獲得學歷和職業資格“雙證書”,這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界的共識,中高職畢業生就業優勢已經充分顯露。就拿我院來說,已經連續兩年對省內各職業院校的教師進行了培訓,幫助其獲得了相應專業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充實了各院?!半p師型”教師比例,為學院內涵發展奠定了基礎。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是五個等級的銜接性體系,從低級到高級分別為國家職業資格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分別對應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是一個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知識和技能遞進過程。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能夠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為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創造條件,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5 結語
由此看來,對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實際意義和可操作性的現實對策,對提升整個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促進職業教育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