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蓉,廖自能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武漢 430415)
計算機課程教學中“三用”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胡艷蓉,廖自能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武漢 430415)
摘要:隨著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對求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成為了各個領域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計算機知識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應不斷的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三用”教學法能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增加了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轉變了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法,優化了教學的內容,有力的提升了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奠定了良好的操作技能。打造良好的教學平臺對“三用”教學法的推廣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三用;教師;研究
隨著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對求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成為了各個領域對人才的基本要求。目前各大高校均在進行教學轉型,紛紛將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計算機知識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應不斷的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不能停留在以往的單一講授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否則教授的知識會和社會需求脫節。最終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技能需求。
所謂 “三用“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學生實用、適用的知識,學生會用所學的知識能夠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使用“三用”教學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師,應不斷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計算機專業前沿知識,不斷開闊自己的知識面。通過對所授課程的主要內容的學習,結合前沿知識進行內容的組合調整。將目前社會需求的計算機知識補充到授課內容中,教授給學生適用的知識。
例如,在講解程序設計類課程時,可引入當前網絡流行的游戲進行分析,通過學生身邊的例子導入程序設計的基本內容,開啟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時,應當引入國家計算機的發展,讓學生了解我國目前超級計算機的實際研究情況和主要應用。通過此部分內容的引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我國計算機前沿信息,擴展知識面,提升學習的興趣。
其次,要教授給學生實用的知識。單一的使用課堂教學是無法實現的,作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打造課下技能學習平臺,在課程學習平臺上分享實用技能。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操作過程制作成為獨立的案例精短視頻以供學生反復進行學習和參考,并開辟交流空間進行問題的解答和溝通,既能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可以打造最新的實用技能教學平臺。在平臺分享資源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參與,平臺的知識應隨時進行更新。另在全球的“幕課“風潮的引領下,眾多高校已在教學上開始選擇完全不匹配的教學資源,此方式雖然引入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但是仍無法提升教學的效果。在搭建公共學習平臺時可以將教學的資源進行整合,教師進行交流學習,打造適應高校人才培養的 “幕課”資源,形成特色的“幕課”應用聯盟這樣既能促進各高校的溝通交流也能提升教學質量。通過平臺將最優質的幕課資源進行分享,打破以往課程教學的單一性,設計出更加切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技能提升的優質課程。課程資源的開放和共享性,促動公共基礎課程與其他課程融合,也提升了教師的綜合素質。
第三,教會學生會用所學的知識能夠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學,通過身邊的實例來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同時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的分析討論。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分組討論邀請學生進行結果的展示,大膽的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掌握知識。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項目分割制,由學生自由組合形成項目研發團隊,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安排,分派不同的項目給各小組,各小組成員根據所學知識進行項目的研發。研發過程中學生能充分運用綜合知識解決項目問題,并最終進行成果展示,采用此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其動手能力。以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為例,為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在校內開設相應的崗位,供學生進行輪崗實習。同時選拔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使用所學知識進行文字、數據的處理統計,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最后,“三用”教學法在我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已經逐步推廣,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增加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轉變了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法,優化了教學的內容,有力的提升了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奠定了良好的操作技能。只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堅持使用“三用”的教學方法,教學將不斷得到提升。“三用”教學法將在其他的課程教學中逐步得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奚修學.新時期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
[2]翟紅林.關于化學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思考[J].高等立刻教育,2002(06).
[3]王鵬英.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分類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3(03).
[4]劉靜.與專業應用想結合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計算機教育,2008(10).
基金項目:
1.胡艷蓉.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項目(2012J11)。
2.廖自能.湖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B2014159)。
作者簡介:胡艷蓉(1981—),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公共課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