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羿
摘 要:人既是文化的主體,又是文化的目的。人在創造文化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文化具有內在的自由和創新性,代表著人對自然的超越。正是通過文化創造,人不斷擺脫和超越自身的自然性、動物性,不斷創造著自身,發展著自身。文化構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并指引著人通往自由之路。對文化發展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文化發展的水平,體現著人的發展水平,推動文化的發展,就是推動人的發展。
關鍵詞:文化;發展;自由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7-0142-02
人既是文化的主體,又是文化的目的。人在創造文化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文化具有內在的自由和創新性,代表著人對自然的超越。正是通過文化創造,人不斷擺脫和超越自身的自然性、動物性,不斷創造著自身,發展著自身。文化構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并指引著人通往自由之路。對文化發展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文化發展的水平,體現著人的發展水平,推動文化的發展,就是推動人的發展。
一、文化權益是人的基本權益之一
我們知道“人不僅是實踐存在物,是社會關系存在物,也是文化存在物。”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質的重要體現,文化權益(也稱文化權利)也即構成了“人權”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人不僅作為動物性的存在有物質的需要,作為社會性的存在有政治的需求,還作為文化性的存在有精神的需要。文化權益同經濟權益、政治權益一樣,也是人們最基本的人生權益之一。社會的發展要解決人們的口腹之欲,滿足人們的飲食之需,也要回應人們的靈魂訴求和精神之需。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會帶來對人的整體存在的壓迫,甚至生存延續的困難。
相對于人的基本物質需求,文化需求具有某種滯后性,但對人的發展而言卻具有更為本質的屬性。在物質相對匱乏的時代,參與文化、創造文化、享受文化的權利可能會容易被人們忽視,但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文化作為每一個公民都享有的基本權利,也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成為衡量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尺。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政策促進發展行動計劃》中指出:“發展可以最終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蔽覀凕h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的承諾,充分表明了我們黨將人民對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權益的理論自覺,拓展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公民權益的內涵,體現了黨對維護人民群眾全面發展的高度重視。
二、文化環境是人生存環境的有機構成部分
人類生產生活所依賴的環境可以分為三大類: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作為動物性的存在,人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作為社會性的存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中。文化構成了一定的社會有機體存在、發展和演變的基本因素,同時構成了人的歷史性存在中無所不在的基本環境因素。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社會生存條件上,聳立著由各種不同的,表現獨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觀構成的整個上層建筑。整個階級在其物質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創造和構成這一切?!蔽幕h境雖然是無形的、軟性的,卻對人類生存有著關鍵性的影響。不同的上層建筑構成了不同的文化生存環境,并進而帶來對人的生存質量及其歷史性發展的不同影響。馬克思為什么要徹底批判和推翻資本主義社會,首先不在于它造成了人的自然生存環境的惡化,根本在于它的制度、它的文化造成了人的“異化”,把人變成了“單面的人”。因此,塑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是提高人的生存質量,維護人存在的豐富性,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之所以成為比資本主義更優更好的價值選擇,它能夠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塑造一個更有利于最大多數人全面發展的良好社會文化環境是其重要原因。
三、文化是人的自由表現形式
文化是一個人本學范疇,它是與自然和本能相對立的概念。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人的活動雙重尺度的著名觀點,指出人不同于動物,人能同時按照任何物種的尺度和自己內在的尺度進行生產和創造。按照“自己內在的尺度進行生產和創造”,這是人的文化屬性的本質體現,也是人的自由屬性的本質體現。馬克思對此指出,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生產者也是改造者。正是通過文化創造,人突破了自然界所給予人的自然禁錮,擺脫了動物般的自然生存狀態,成為一個自由自覺的存在物。這構成了人區別于動物的類本質特征,也深刻地體現了文化的創造性的自由本質。所以,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最初的、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人,在一切本質方面是和動物本身一樣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追求,而人的自由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自由發展的前提。要使人真正成為自由發展的人,人的個性、能力和知識的協調發展就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全面性程度”,“人的全面發展本身就蘊涵著人的自由發展的成分和要素”;另一方面,“人的自由發展對人的全面發展也有極大的制約作用。沒有人的自由發展,就沒有人的全面、充分發展。”因此,兩者相互依存、相互滲透,不能截然分開。而文化作為人的存在方式的重要體現,不僅構成了人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維,而且也深刻體現著人自由屬性及其要求。
四、文化發展是人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方式
文化是“人化”,同時又是“化人”。作為人的類本質的重要體現,文化的建設發展是人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學者指出,“文化本質上也是創造價值的活動,是把舊人改造成新人的活動,是標志作為目的本身的人的發展過程及其成果的范疇。文化的創造性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文化的發展表現為人的發展。”有鑒于此,聯合國在1949年頒布的《國際圖書館宣言》中就指出:“自由地不受限制地獲取知識、思想、文化和信息,是個人行使民主權利和獲得平等發展機會的基礎?!?/p>
一方面,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發生學意義上,文化與人類同步誕生,所謂“人猿相揖別,只幾塊石頭磨過”。在人類使自身活動具有了文化性質的同時也造就了自身。就個體而言,人并非生來就是一個真正的、具體的人,而是如黑格爾所言僅僅是一個“自在”的人。正是通過文化的“濡化”作用,一個個體才成為真正的人。所以,“世間并沒有‘自然人,因為人性的由來就在于接受文化的模塑。”文化由人所創造,但文化一旦形成,就構成了人必須面對的一種客觀生存環境。任何一個個體都要面對先于它而存在的一種文化傳統?!皬奈覀兺度肽父怪敝粮鎰e人世,我們的文化始終以一種不可抗逆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甚至在死后的葬儀中,仍然是這樣?!薄懊總€人都降生于先于他而存在文化環境中。當他一來到世界,文化就統治了他,隨他的成長,文化賦予他語言、習俗、信仰、工具等等??傊俏幕蛉颂峁┳鳛槿祟愐粏T的行為方式和內容。”在某種意義上,所謂人,就是指人的文化世界。
另一方面,文化不僅構成人的存在方式,同時還構成了人的發展方式。作為生物性的自然人,人的生命演變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控制,永不停息;而作為社會性的文化人,人的進化遵循的就不是自然規律,而是社會歷史規律,是人類文明演進的內在機制??梢哉f,文化給人(或者說人通過文化給自己)創造了一種完全不同自然界生物進化的全面進化方式。通過文化的發展、積累、傳遞,人(人類)獲得了一種超越自然肉體生命的暫時性、有限性而展現出一種具有無限延續可能的文化生命形態。在這一歷史文化生命的長河中,時代的每個個體都成為過往所有時代歷史經驗和文化發展的受益者,并在吸取歷史文化的營養中得以不斷發展完善。在此意義上,作為整體的人類文化發展進程,就呈現為人類不斷實現自我解放的進程。
總之,文化的本質,文化與人的內在關系表明,站在人的立場、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視角來認識文化,是分析和確認文化價值的一個基本要求。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價值分析,同樣需要確立這一意識。
參考文獻:
[1]韓慶祥,亢安毅.馬克思開辟的道路——人的全面發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8.
[2]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C]//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人民日報重要報道匯編.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7.
[3]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C]//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8.
[4]衣俊卿.論文化的內涵和歷史地位[N].光明日報,2002-
08-06(B4).
[5]恩格斯.反杜林論[C]//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6]劉同舫.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的演進邏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98.
[7][俄]馬林諾斯基.文化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106-107.
[8][英]懷特.文化科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58-159.
[9]陳靜.關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問題的研究綜述[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2).
[10]吳敏英.論和諧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人文價值[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6(3).
[11]嚴振書,王科.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問題研究綜述[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12]嚴振書.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問題研究綜述[J].當代社科視野,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