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坤 楊剛 方平
摘 要:近年來舞龍舞獅運動在我國蓬勃發展,部分高校也組建了專業龍獅隊伍,但開展深度和廣度還遠遠不夠。將結合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的具體實踐,深刻剖析民族地區高校開展舞龍舞獅運動的必要性,并從師資力量、學生素質、場地器材等方面對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民族地區高校;龍獅運動;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46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7-0183-02
龍獅運動、又稱舞龍舞獅運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將傳統中華文化中的舞龍、舞獅民俗活動加以規則化而產生的,以自發性、娛樂性、隨意性為主要特點備受人們喜愛。經過歷代相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已成為一項具有健身功能的體育運動項目。龍獅運動對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身心發展,激勵人們團結進取,提高民族凝聚力具有積極意義。據調查,近些年來,部分高校已經組建了實力雄厚的專業龍獅隊伍。高校開展舞龍舞獅活動既適應了物質和精神文明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也適應學生成才需求。舞龍舞獅活動既可活躍校園文化,也能營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1]。本文將結合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的具體實踐,對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研究,以期為在民族地區高校廣泛開展龍獅運動提供理論依據。
一、民族地區高校開展舞龍舞獅運動的必要性
1.人才培養的需要
民族地區高校開展舞龍舞獅運動,作為校本課程的進一步開發與利用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積極的意義。舞龍舞獅這一文體活動形式、種類繁多,動作簡單易學,極具娛樂性和觀賞性。加之伴奏音樂采用鑼鼓、镲等,聲音優美、動聽,對于積極向上、天真、活潑的大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別能激發大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進而完成學習鍛煉的目標。龍獅運動作為體育教材進入大學課堂,可以提高學生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協調性等身體素質,有增強學生體質,鍛煉學生心肺功能,形體塑形等作用。龍獅運動可以鍛煉大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錢其琛說:“龍,是中華民族團結凝聚的象征;龍文化揭示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深刻真理”,雙人舞獅及多只獅子的配合更是要求學生之間配合默契,才能達到目的,體會舞者的快樂。所以學生經常在一起磨合,可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在龍獅運動的演練中會不斷融入團結精神的教育內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注重了團隊意識的培養。因此,在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是實現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和要求。
2.文化傳承的需要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文化源遠流長。龍獅文化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重大喜慶日子里或者在一些慶典活動中都能看到舞龍舞獅的身影,用來祝福和祈禱,以求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寄托了舞龍舞獅能夠給生產和生活帶來新的發展,給人們帶來好運的美好愿望。今天的龍獅運動,作為民族傳統體育中的一項內容,它的產生和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它已經從民間的文體活動變成一項集武術、舞蹈、體操于一體的體育運動,深受世界和各族人民的喜愛,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舞龍運動使龍文化與愛國主義、創新精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積淀和弘揚了傳統優秀文化,而且豐富和發展了民族精神”[2]。經過代代相傳,龍獅文化在我國鼎盛不衰。然而其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為一部分體育運動者或龍獅運動專業人士所掌握,在社會上并沒有形成普遍的興趣和愛好。這對龍獅文化的傳承極為不利。在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區高校開展舞龍舞獅教學,既可以加大龍獅文化的傳播力度,拓寬傳播范圍,又可以將龍獅文化與民族文化相交融,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龍獅文化的內容,增強民族地區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3.服務社會的需要
龍獅運動在民族地區高校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繁榮了民族地區的經濟,更豐富了民族地區的旅游文化內容。民族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發展相對緩慢,龍獅運動的開展也受到了制約。但是,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和民俗習慣比較具有獨立性,有不少人民群眾從小就會舞龍舞獅,并且技藝嫻熟,風格、流派異彩紛呈,這就為龍獅運動的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優質的高校教學環境又為龍獅運動充分發展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高校開展龍獅運動,定會向社會輸出一大批精通舞龍舞獅運動的專業人才,成為學校與社會開展龍獅運動的橋梁,必將促進舞龍舞獅活動的廣泛開展。與此同時,龍獅運動又能豐富民族地區旅游文化,帶動當地經濟迅速發展。一些公司、商鋪的開業都會看見舞龍舞獅的身影。因此,經濟的發達,社會的繁榮推動了龍獅運動的發展,反過來龍獅運動的商業功能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二、民族地區高校開展舞龍舞獅運動的可行性
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這一體育運動項目切實可行,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并且在民族地區有著充足的條件,民族地區高校將成為發展和推動舞龍舞獅運動的重要團體[3]。
1.龍獅運動屬體育運動項目范疇
從龍獅運動的動作技術上來說,龍獅運動與武術、舞蹈、體操等多種技術為基礎,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隸屬于體育運動。為了進一步推廣舞獅運動的開展,國家體育總局于1995年成立了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并多次舉辦了國際及國內龍獅賽事。舞龍舞獅運動已被列為我國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大眾體育項目之一[4]。因此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列入民族地區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是無可厚非的,我國普通高校成功開展舞龍舞獅運動的經驗已證明這完全可行。至此,我國很多體育院校已將舞龍舞獅運動項目開展到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之中。
2.在民族地區高校發展龍獅運動具備師資力量
在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首要問題是龍獅教練員的問題,即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是否涉獵龍獅運動。經過調查,高校的龍獅教練員少之又少,有的高校沒有此類教練員。但這不是問題,國家體育總局或者一些高校每年都會組織龍獅運動教練員、裁判員的培訓,這就為高校體育專業教師的參觀學習提供了方便。加之龍獅運動技術動作簡單易學,龍獅運動競技套路較少,學起來不會遇到困難。通過舞龍舞獅教練員培訓的體育教師,完全有能力去勝任龍獅運動的教育教學工作。因此,在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的師資力量是完全具備的。
3.民族傳統體育的學生是高校開展龍獅運動的基礎
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參與龍獅運動的訓練。第一,作為高校的學生,課余時間比較多,學生刻苦訓練龍獅運動的動作技術,有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不斷去改革創新龍獅運動的動作。第二,民族傳統體育的學生,從小接受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的甚至從小就會舞龍舞獅,學生接受能力強,熱愛學習知識技能,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第三,龍獅運動動作簡單易學,可塑性強。一般一年左右達到技術成熟,采用高年級帶動低年級的模式可以保證該項目的延續性,不至出現龍獅運動項目在高校里斷層的現象。現如今,有很多高校已經在體育專業學生中組建龍獅運動隊伍,以體育學院特色的精品專業課程逐步面向公共體育教學,其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前景。這樣的教學活動嚴密有序,不但使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得到了豐富,又增強了學生的體質,使學生了解龍獅運動的文化內涵,掌握龍獅運動的技能。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學生在學校開展龍獅運動進程中將擔任重要的角色。
4.民族地區高校具有場地和器材等資源優勢、投資少
龍獅運動是在20m×20m平整場地上完成的。民族地區高校具有場地的資源優勢,可以在田徑場、體育館、籃球場等地來開展。龍獅運動需要的道具經費低,一般來說,“龍”、“獅”作為龍獅運動中最重要的道具,其價格在2 000元左右。鑼鼓、镲等樂器一套在1 500元左右,這些是一個龍獅隊伍基本的道具,這些道具如不人為損害可使用3-5年,加上購置渠道廣,適當維護,可延長器材的使用壽命,不必時時投資。另外,可以利用藝術學院的師資力量來參與設計和制作龍獅器具。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入成本,因此該運動投入較少。
5.龍獅運動能豐富校園文化
在高校開展龍獅運動體現著新時代的學校體育思想。其開展形式具有多樣性,既可以在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學生和公共體育課上開展教學活動,又可以以學校社團組織的形式來開展。龍獅運動,是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若要在高校中推廣,將民族傳統體育和現代體育相結合,不僅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對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培養學習興趣,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又使當代大學生掌握一項專業技能,為自己所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龍獅運動是十分必要的,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不僅可以豐富高校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培養學生從心理主動去參加體育課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高校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各項技能指標,有利于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參加健身運動的深入開展。必然為帶動地區經濟,豐富旅游文化內容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畢棟,劉軍.開展舞龍舞獅運動 弘揚民族傳統體育[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4(6):89-91.
[2]張遠波,等.舞龍運動的文化解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408.
[3]吳冰.高校開展“舞龍舞獅運動”的探析[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3):78.
[4]宋樺.舞龍運動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30(10):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