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梅

摘 要:美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終生教職制度對美國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厘清終身教職含義的基礎上,著重考察了美國高校終身教職聘前考核的考核機構、考核程序和考核內容,以期為我國高校教師考核提供借鑒。
關鍵詞:美國高校;終身教職;聘前考核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7-0265-02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一流大學,終身教職制度被認為是高校選拔和激勵教師最重要的制度。終身教職可以保護學術自由、提供職業安全、吸引優秀人才、保障高等教育質量和形成特色校園文化。美國高校終身教職聘前考核是相對豐富完整的機制,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選聘最優秀的學者獲得終身教職。美國高等院校種類繁多,功能不一,研究型大學在美國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主要的地位,雖然其數量不是最多,但最能代表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高水平,在美國的主要學術刊物中,40%的論文是由12所著名研究型大學的教師撰寫的[1]。因此,本文探討的是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如何獲得終身教職的。
一、終身教職的含義
1940年,AAUP和AAC在《關于學術自由與終身教職原則的聲明》中對終身教職的定義是,“在一定的試用期之后,教師應當享有永久性的持續性的終身任期,只有在理由充分的情況下或財政緊張的不同尋常的情況下才能終止任期。”[2]終身教職的含義就是教師在一定的試用期后獲得聘任,可以一直工作直至退休,除非學校財政困難或者教師所授課程停開、專業停辦,或教師出現嚴重瀆職等狀況。
二、美國高校終身教職聘前考核
對美國高校終身教職聘前考核的研究就是集中于“誰來考核”、“怎樣考核”、“考核什么”三個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考核機構、考核程序和考核內容。
(一)考核機構
美國高校終身教職聘前考核是由系、學院、學校三級機構以及相應的委員會來實施的,這些考核機構在考核過程中,擔任不同角色,發揮不同作用。
1.系主任(chair)。在美國著名研究型大學中,系主任都是由所在學院院長與大學校長推薦,由最高管理機構最終任命。系主任是學術管理體系中的最低一級,他既要對一個或者幾個院長負責,也要對一個或幾個校部官員負責,同時又要對本系具有同等地位或接近同等地位的同事負責[3]。系主任與候選人接觸最多,也最了解候選人的情況。在考核過程中,系主任要組織系級考核委員會對候選人考核,要向校內外專家征求對候選人的評審意見,并對候選人的工作業績做出評價,把相關材料上交給學院等。
2.院長(dean)。美國大學的院長一般通過嚴格的遴選程序產生,院級領導在教師聘任和考核方面權力最大。院級終身教職考核委員會把審核結果交至院長,不論結果是推薦與否,院長都要簽署個人推薦書,并對系里的評審意見做出判斷,權衡相關的利益關系,最終把候選人的所有材料和推薦書呈報給學校。院級評審主要是避免由系一級評審而引起的偏差和失誤,同時保持系與系之間的均衡。
3.教務長(provost)。教務長的主要職責是協助校長處理校務,管理學校所有教育政策和教育活動,并主要集中于學術研究以及教師的晉升、終身教職的審議等學術事務上。教務長首先對大學校長并最終向董事會負責[4]153。教務長是由專門的遴選委員會選舉產生,該委員會的成員由校長任命,主要包括一些具有終身教職的教師和具有學術頭銜的專業管理人員以及學生代表等。
4.校長(president)。美國大學特許狀或章程通常認定大學校長既是首席行政長官,同時又是教師的學術領導者[4]146。大學校長依據董事會的授權,擁有處理大學行政事務和學術事務的最高權力,也承擔大學行政和學術事務的全部責任。而終身教職的獲得,名義上是由校長決定。校長也需要花費很多精力來處理終身教職的選聘。然而隨著大學規模的急劇擴展、職能的日趨增多、學科的不斷分化,大學校長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公共關系上,他們在教師聘任特別是終身教職選聘方面的職責主要讓教務長分擔。
5.考核委員會(reviewcommittee)。系、學院和學校三級終身教職考核委員會對申報材料逐級審批。系的終身教職考核委員會是最基本的考核委員會,成員由終身教職的教師構成,必須至少有3名終身教職成員,有一個高級教師做主席,每個成員不得和候選人有學緣關系,如果有不可避免的情況出現,必須公開在備忘錄上。委員會開會對候選人的材料集體評審,并進行無記名投票,給出評審意見,最后的結果由委員會主席上報。學院的終身教職考核委員會的組成情況和系一樣,都必須由終身教職的教師構成,主要功能也是對候選人的申報材料進行集體評議,給出評審意見。學校的終身教職考核委員會成員由教務長和各院院長商議后聘任,委員會旨在確保終身教職的質量,對候選人材料也要進行集體審核,最終給出評審意見。
美國高校終身教職聘前考核的機構層次分明,權責明確,無論是系主任、院長、校長(教務長)還是考核委員會,都要進行規范化操作。在考核的過程中,低一級的考核機構要向上一級的考核機構負責,對相關信息都要詳細記錄。候選人享有對評審意見的知情權,負責人要對申請獲知評審意見的候選人給出書面解釋。如果沒有通過終身教職的聘前考核,候選人也有權進行申訴。
(二)考核程序
美國大學終身教職聘前考核制定了嚴格的考核程序。剛任職的助理教授在3年后要經歷嚴格評審,主要就是根據這一階段的成績和貢獻來決定教師能否在第5年還可以繼續任教。如果表現得到認可,教師就有資格在第5年后申請獲得終身教職。申請終身教職可以有兩次機會(任教的第5和第6年);如兩次申請通不過,在第7年末就必須離開本校另尋出路。考核從系級開始,經過學院和學校的層層考核,最后由校長或教務長做決定。美國各高校教師獲得終身教職的程序因其性質和類型會有所差異,但是考核的程序都十分嚴密,具有規范化和民主化的
特點。具體考核程序大都包括以下幾個步驟[5]:
1.系主任收到聘前考核的教師名單,系主任分別會見候選人,并要求候選人提交本人的簡歷及教學、科研水平和服務等情況的材料和報告;
2.確定聘前考核評審專家名單;
3.系主任把聘前考核信件和候選人材料寄給校內外同行評審專家;
4.考核委員會討論評審專家信件和候選人的材料,據此對候選人進行投票;
5.系里的終身教職成員寫一封表達意見的保密信給系主任;
6.系主任和考核委員會主席對候選人給出評審意見;
7.終身教職考核委員會對候選人的材料進行考核,形成書面意見,并和院長的意見一起交給校長和教務長;
8.校長和教務長對候選人進行考核,校長最終做出決定;
考核機構嚴格按照學校的規定實施考核程序,候選人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提交材料,一旦候選人參加考核,整個程序必須進行到底。
(三)考核內容
終身教職的聘前考核內容主要包括教學、研究和服務。
1.教學方面。該方面主要考察終身教職候選人的教學材料、教學工作量、選課學生的數量、學生及其他教師對申請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獲得的教學獎項,以及指導學生科研等情況。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評價和包括教學大綱與講義的課程材料。
2.研究方面。該方面主要考察終身教職候選人發表論文的質量和數量、參加學術會議并提交論文或報告的情況、申請科研經費的數量、開設學術報告的情況,以及獨立出版的學術著作等情況。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獨立撰寫的出版物、發表在匿名評審的學術刊物上的論文、研究經費的申請總額、外部評價者的判斷和出版物引用的頻率。
3.服務方面。該方面主要考察終身教職候選人參加學校各種類型的學術性委員會的情況、為校內外學術團體和機構提供咨詢和服務的情況,以及申請教師是否在各類有影響的權威學術組織、學術期刊擔任一定職務等方面的情況。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候選人擔任委員會的委員方面的情況。
由于各大學的學院不同,學科性質不同,所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略有差異,但一定包括教學、研究和服務。雖然這三方面的內容必不可少,但研究方面的內容最重要,教學次之,服務再次。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的Shelley和David曾在Hasselback的1998-1999會計系目錄整理的名單中選取118所大學做過調查,要求獲得他們寄給外部評價者的簡歷、材料和任何其他考核過程中的信息復印件,有35所大學回復了有用的信息。在這35所大學主要為研究型大學。如表1[6]所示,我們發現所有的學校都要求外部評價人對候選人的研究記錄做出評論。在申請獲得終身教職的類型中,大約60%只要求對研究方面進行評價,剩下的學校基本都要求評價教學、研究和服務三方面的內容。由此可見,在候選人申請獲得終身教職過程中,必須獲得外部評價者對其研究方面的評價,候選人研究方面的成績對其至關重要。
總之,美國高校終身教職聘前考核是由系、學院、學校三級機構以及相應的委員會通過嚴格的程序對候選教師的教學、研究和服務進行綜合考量,但在現實中研究往往是考核的決定因素。
參考文獻:
[1]王英杰.美國研究型大學辨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2).
[2]Joughin Louis.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a Handbook of the American AAUP[M].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7:155-176.
[3][美]約翰·范德格拉夫,等.學術權力——七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比較[M].杭州:浙江教育出社,2001:113.
[4]歐陽光華.董事、校長與教授:美國大學治理結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FAS Appointment and Promotion Handbook[EB/OL].Harvard university,(2014-3-19).http://www.fas.harvard.edu/home/cont-
ent/faculty.
[6]Shelley Rhoades-Catanach,&David E.Stout.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external peer review process for promotion and tenure dec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0(18):171-
188.
[7]閻光才.“要么發表要么出局”,研究型大學內部的潛規則[J].比較教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