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慧 王春艷 梁文衛 張鹍 楊光 宋德祿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MS培養基對脫毒馬鈴薯快繁生長的影響, 探索最適宜馬鈴薯脫毒苗生長的繼代培養基。[方法]分別設添加不同濃度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以‘克新13脫毒試管苗為材料,研究適宜馬鈴薯脫毒試管苗快繁的最佳MS培養基簡化方案。[結果]生長在添加量為90%、80%、70%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均較好,與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差異不明顯。生長在添加量為60%及以下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試管苗生長較差。[結論]從試管苗的生長和節約成本的角度綜合考慮,應選取添加70%的不含有機物MS培養基,該培養基可以達到節約成本和簡化試驗目的,適宜應用于馬鈴薯試管苗的生產。
關鍵詞 馬鈴薯;試管苗;MS培養基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31-10853-02
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s of MS Medium on the Rapid Propagation of Virusfree Potato
SONG Penghui,WANG Chunyan,LIANG Wenwei et al (Berries Institute,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uiling,Heilongjiang 15220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is to study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MS culture medium on rapid propagation of virusfree potato,explore the optimum medium of potato plantlets subculture breeding.[Method] 'Kexin 13' virusfree plantlets as materials,different concentration MS without orgamic matter as medium,the optimal MS medium simplified scheme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potato virusfree plantlets was studied.[Result] Addition of 100%,90%,80%,70% organic free MS medium were better for plantlet growth,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obvious compared with CK.60% and below MS culture medium without orgamic matter were poor for the growth of tube plantlets.[Conclusion] Considering the plantlets growth and cost saving,70% MS medium without organic compounds should be selected,the medium can save the cost and simplify the test,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tato plantlets in vitro.
Key words Potato; Plantlets in vitro; MS medium
MS培養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為煙草細胞培養設計的,其特點是無機鹽和離子濃度較高,是較穩定的離子平衡溶液;其硝酸鹽含量高;其養分數量和比例合適,能滿足植物細胞的營養和生理需要,其適用范圍較廣[1]。目前,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試管苗繁殖大多采用MS培養基[2-4]。快繁培養基是脫毒馬鈴薯生產的基礎,因此,優化馬鈴薯脫毒苗的快繁培養基,以達到生產中的高效、快速和低耗是非常必要的[3-7]。在以往的MS培養基簡化試驗中,研究者大都贊成省去有機成分(包括肌醇),而多數人不贊成省去鐵鹽和大量無機元素[8]。筆者也做過相關試驗,得出不添加有機物的MS培養基與全量添加的MS培養基上生長的試管苗的農藝性狀基本一致,從節省成本的角度考慮,不添加有機物的MS培養基可以替代全量添加的MS培養基用于生產中,為了進一步節省成本和簡化試驗,筆者以馬鈴薯脫毒試管苗“克新13”為試驗材料,以MS為基本培養基,分別設添加不同量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探索馬鈴薯脫毒試管苗快繁的培養基簡化方案,旨在為馬鈴薯脫毒苗的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及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馬鈴薯栽培品種“克新13”,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漿果研究所生物技術室繼代培養的脫毒苗,每30 d在MS培養基上繼代繁殖1次,培養溫度為25 ℃,光照強度為2 000~2 500 lx,光照時間為12 h/d,采用間隔亮1 h,滅1 h的光照方法。
1.2 試驗方法 分別設添加不同濃度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7組試驗,CK為濃度100%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瓊脂6 g/L,白糖30 g/L。
1.2.1 試驗設計。
處理①:40%MS+40%鐵鹽+40%有機物;②50%MS+50%鐵鹽+50%有機物;③60%MS+60%鐵鹽+60%有機物;④70%MS+70%鐵鹽+70%有機物;⑤:80%MS+80%鐵鹽+80%有機物;⑥:90%MS+90%鐵鹽+90%有機物;⑦CK:100%MS+100%鐵鹽+100%有機物。
1.2.2
試驗步驟及培養條件。選取生長健壯的馬鈴薯試管苗單芽莖段接入上述7種培養基中,每瓶插3株,每個處理10瓶,重復3次。所有處理均添加蔗糖 30 g /L ,瓊脂6 g/L,調節 pH至 5.8~6.0。接種后將培養瓶放置于培養室,培養溫度為25 ℃,光照強度2 000~2 500 lx,光照時間為12 h。第30天時,進行相關指標的測定。
1.2.3 測定項目及數據處理。
對接種在不同培養基上的試管苗于30 d后進行取樣調查,每個處理隨機抽取3瓶試管苗,測定株高(cm)、活葉數(片/株)、莖粗(mm)、有效莖節數(節/株)、節間長度(cm)、葉柄長(cm)、大葉寬(cm)、大葉長(cm)、最大根長(cm)、根數(條/株)、植株鮮重(mg/株)、植株干重(mg/株)、根鮮重(mg/株)和根干重(mg/株)。試驗數據由Excel和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MS培養基對馬鈴薯試管苗莖葉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 在株高、莖粗、活葉片數等方面均表現為生長在添加量為100%、90%、80%、70%不含有機物的培養基試管苗處于較高水平,且與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差異不明顯。在活葉數方面,生長在添加量70%的不含有機物培養基的試管苗略高于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在節間長度方面,生長在添加量80%的不含有機物培養基的試管苗略高于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在葉柄長方上面,生長在添加量90%和70%的不含有機物培養基的試管苗略高于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在大葉寬方面,生長在添加量80%和70%的不含有機物培養基的試管苗略高于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生長在60%及以下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各項指標均較差。
2.2 不同培養基對馬鈴薯試管苗根的影響
由表2可知, 在根數和最大根長方面,生長在添加量100%、90%、80%、70%不含有機物的培養基試管苗均較好,且與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差異不明顯。生長在60%及以下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試管苗較差。在最大根長方面,生長在添加量90%的不含有機物培養基的試管苗略高于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
2.3 不同培養基對馬鈴薯試管苗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生長在添加量100%、90%、80%、70%不含有機物的培養基試管苗地上部分鮮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鮮重和地下部干重均較高,且與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管苗各項數值較接近。生長在添加量60%、50%、40%不含有機物的培養基試管苗各項數值較低。生長在添加量為80%的不含有機物的培養基試管苗根冠比也較高,其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相關性;在作物苗期,為了給作物創造良好的營養生長條件,要促進根系生長,增大根冠比。
3 討論
在以往的MS培養基簡化試驗中,有些研究者認為,生產中省去有機成分污染的機率要小一些。該問題有待在后續的生繼代培養產生產代過程中通過觀測得出結論。
該試驗分別設添加不同濃度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處理,且得出初步結論。是否可以進行再進一步細化研究,如不添加某種母液中的某種物質或者單一某種物質的減量對比試驗,有待進一步研究。
該研究表明,總體趨勢表現為生長在添加量100%、90%、80%、70%不含有機物的培養基試管苗生長較好,而從生長在添加量60%不含有機物的培養基試管苗開始,生長變差。可見60%~70%是個臨界值,此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通過該試驗所研究的簡化培養基培養的試管苗移栽后的成活率、抗病力、結薯率以及對馬鈴薯品質的影響等指標的變化尚待進一步研究。
4 結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添加量100%、90%、80%、70%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試管苗生長均較好,且與生長在CK培養基上的試驗苗差異不明顯。生長在60%及以下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試管苗生長較差,不可應用于生產中。從試管苗的生長和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選取添加量為70%的不含有機物的MS培養基,可以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在生產中實現高效、快速和低耗的目的,適宜應用于馬鈴薯試管苗的生產中。
參考文獻
[1]
劉玉匯,王麗,張俊蓮,等.低鉀脅迫下馬鈴薯試管苗生長及生理指標的變化[J].中國馬鈴薯,2011,25(3):152-156.
[2] 王克秀,何衛,胡建軍,等.馬鈴薯脫毒組培苗繁殖效率分析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0,23(3):660-664.
[3] NIE X Z.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resistance of potato varieties topotato latent virus[J].American Journal of Potato Research,2010,87:78-82.
[4] 胡萬群.脫毒馬鈴薯試管苗壯苗及保苗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學,2008,15(2):5-6.
[5] 郎賢波,廉美蘭,樸炫春,等.無機鹽濃度對 鈴薯脫毒苗微繁的影響[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7,29(1):1-4.
[6] 孫書偉.MS 有機成分和光照時數對脫毒馬鈴薯快繁的影響[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5(4):189-190.
[7] 高軍,張永成.幾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馬鈴薯脫毒試管苗生長的影響[J].種子,2008,27(5):77-79.
[8] 郝文勝,趙永秀,趙青輝,等.我國馬鈴薯莖尖培養脫毒和脫毒試管苗微繁研究進展[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1(S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