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永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應用于各個領域。測繪工作也需要在這樣的信息時代破繭而出,構建信息化測繪體系是其發展的主要思路。文章在分析了信息化測繪體系的主要概念的基礎上,對信息化測繪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意在為信息化測繪體系的建設獻計獻策。
關鍵詞:城市測繪;信息化;測繪體系
引言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化測繪體系不斷完善,與此同時我國測繪保障的服務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在信息化測繪體系的促進下,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朝著實時化、自動化、網絡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信息化測繪體系在提高我國測繪保障服務能力和促進基礎設施建設都有卓越的貢獻,是測繪事業與基礎設施建設事業順利發展的重要支撐。
1 信息化測繪體系的主要內涵
1.1 信息化的內涵
所謂信息化,就是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通過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更加有效地開發與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建設更多的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資源共享,從而不斷的提高我國社會各個領域的綜合實力與競爭力,促進我國的現代化進程。
1.2 信息化測繪的內涵
在測繪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賦予傳統的測繪工作以全新的發展模式,積極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信息化測繪的主要內涵。具體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信息獲取實時化。緣于先進的技術手段,所以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獲取到地理信息數據,還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衛星定位、攝影測量、遙感等是信息化測繪主要運用的測繪方式,這些高精尖設備能夠使獲取地理信息數據準確、迅速。其次,信息處理自動化。自動化的技術使地理信息的提供、管理、更新上都有著出色的表現。再有,信息服務網絡化。網絡是傳輸地理信息數據的主要載體,相關信息可以在地理信息發布系統上輕松查詢和下載。最后,信息應用社會化。地理信息數據其實屬于一種公共資源,應該惠及更多人,為人們服務,既可以實現經濟社會更高發展,還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1.3 信息化測繪技術的內涵
信息化測繪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技術體系,其以現代測繪科技為本質性依托,融入了網絡通訊技術等先進的信息技術,使地理信息數據從最開始的采集到最終為人們提供服務這一整套流程更加方便快捷。
1.4 信息化測繪體系的內涵
信息化測繪體系的形成說明了相關的測繪手段已經進入到了較為現代化的階段,在這樣的測繪體系當中,所有的工作程序都無一例外地體現了信息化的特點。從業務流程劃分來看,其包含測繪基準體系、地理信息獲取體系和網絡化服務體系。從主體功能來看,其包含了基準、技術、裝備和標準體系。技術體系將過去的數字化測繪做了適當的優化和改進,最為重要的是快速衛星導航定位和遙感技術;裝備體系是完成信息化測繪的先決條件,包含了各種物質條件。
2 信息化測繪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任務
2.1 加快對信息化測繪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信息化測繪體系的重要基礎與保障是信息化測繪基礎設施。在現有的測繪標準體系中做必要的更新和加密是許多地區所應該考慮的。依據地理空間框架的建設需要,建設衛星定位連續運行參考站,進而提高我國信息化測繪基礎設施的建設的發展進度。還應該加強相關的信息化測繪體系的裝備的提檔升級,一方面與現代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要相適應,另一方面還對于增強測繪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信息化測繪體系的信息獲取與處理的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2 建設信息網絡化的基礎設施服務體系
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地理信息的社會化和網絡化無處不在,所以建立一種全方位立體化的信息網絡服務平臺是必要的,人們就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地理信息,非常的方便、快捷。人們利用地理信息網絡化服務平臺可以隨意進行檢索、查詢、下載,人們可以充分享受地理信息網絡化服務平臺帶來的便捷,信息化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2.3 推動傳統的測繪體系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
可能幾十年前誰都不曾想到測繪行業會與信息技術有關聯,所以信息化測繪體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測繪行業的一次技術變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測繪體系的配置生產要素和人力資源都需要進行變革。要打好這場改革之戰,應該以政府為主導,不斷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為測繪體系能夠順利革新提供良好的物質支撐。各級政府要積極做好信息化測繪工作,了解其重要意義,加強專門投入的力度。使命感和責任感是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具備的職業品質,不斷創新,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信息化測繪體系,為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而努力。
2.4 城市測繪過程中信息化測繪的生產體系
城市建設的發展離不開城市測繪過程中信息化測繪的生產體系,不僅如此,它也是測繪行業的發展基礎。數字化的發展模式和對數據庫的處理是生產體系的建設的兩個發展階段。(1)數字化的發展模式。各種測繪產生的數據的完善工作所依據的標準是信息化測繪的產品要求,提高了測繪產品質量。加工和完善各類型地理基礎信息,推廣和應用各種測繪產品,增加測繪產品的實用性。要保存地理信息技術部門采集得到的基礎數據,在經過了專業數據化處理后,及時建立數據庫并更新,至此測繪信息化的建設基本完成,發展了生產模式,完善了測繪應用技術,提高了測繪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2)對數據庫的處理。依據不同用途的服務來強化基礎數據的分類管理,數據是繪圖的標準,只有數據準確了,才能繪制不同用途的繪圖,針對不同用途進行服務。成熟的測繪技術是數據庫處理階段所要求的,完善內部作業的生產模式,生產方式和手段都比較先進,數據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能夠提高數據的更新速度和測繪產品的質量。
2.5 城市測繪過程中信息化測繪的服務體系
近幾年來,GIS的社會應用廣泛開展,專業化高水平的GIS開發商大量涌現,GIS的平臺功能與表現形式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基礎數據標準與質量是制約GIS充分應用的主要方面,最為關鍵的是基礎繪圖產品的質量和行業標準。提高基礎地理信息產品的數據標準與質量,使測繪具備行業的優勢與特點,所以,城市測繪行業信息化測繪服務體系的建設應以基礎數據庫建設為核心。通過基礎數據庫建設,有效提高基礎數據服務質量、服務水平與服務效率。基礎數據庫及管理平臺的建設主要工作為數據庫集的確定、各子數據庫的設計、數據質檢及入庫平臺建設、數據建庫、數據庫管理平臺設計、數據庫應用平臺設計等;堅持技術先進、科學有效是數據庫建設工作準則。在數據庫管理平臺建設的基礎上,不斷研究開發城市綜合空間信息基礎服務平臺,作為單位發展信息服務的基本GIS平臺,大力發展GIS產業。
參考文獻
[1]溫久民.信息化測繪在土地利用與管理中的應用[J].廣西城鎮建設,2013(7):86-88.
[2]楊柳松.淺議城市測繪過程中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5):10.
[3]任建設.新形勢下的信息化測繪[J].中華建設,2013(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