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軍 孫寧 夏艷玲
摘要 煙臺市在實際推進土地整治過程中通過從源頭上預防或減緩土地整治規劃實施以后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保證整治過程中的生態環境效益。該研究通過將生態環境效益轉換成現金價值的方式對土地整治規劃實施后的生態環境效益進行了分析和評價,為今后土地整治規劃提供借鑒和經驗,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生態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關鍵詞 土地整治規劃;生態環境效益;分析評價
中圖分類號 S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31-11156-02
Research on Environment Benefit Evaluation in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Taking Yantai as an Example
ZHANG Guijun1, SUN Ning1, XIA Yanling2 (1. Muping Branch of Yantai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 Yantai, Shandong 264003; 2.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25)
Abstract In the actual ,Yantai is advancing land consolidation to prevent or slow down negative impact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for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source. Through conver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nefit into cash valu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nefit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after implementing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provided reference and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rai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land, promoted the un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nefit;Analysis evaluation
土地整治是實現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整治的過程中對土地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對土地生態環境效益進行評價是土地整治規劃設計實施全部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總結之前的經驗教訓及得失的重要方法。進行土地生態環境效益評價,統籌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整治和保護,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推進土地集約化利用,規范展開土地整治,使土地結構趨于優化,促使生態環境效益的提高和規劃目標的實現;有利于促使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利于充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1],充分發揮土地整治規劃中的環境效益在城鄉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中的基礎作用。
1 煙臺市土地規劃概況
煙臺市土地利用規劃總面積為1 374 595 hm2,根據《煙臺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5-2020年)》,煙臺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實際土地利用結構對比見表1。
從而計算出生態效益的具體價值,最后得出結論。
3 土地整治規劃生態環境效益分析評價
3.1 土地整治規劃中環境效益評價
煙臺市的土地整治規劃的環境效益評價指標共8項: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價值,即凈化空氣功能的效益價值為31 679.34億元;保育土壤功能的效益價值為5.5億元;涵養水源功能的效益價值為30.06億元;防風固沙功能的效益價值為1.67億元;生物控制功能的效益價值為3.12億元;耕地生產力的損失價值為64.46億元;耕地生物調控功能的損失價值為1.65億元;抑制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蝕功能的損失價值為53.13億元。煙臺市土地整治規劃生態環境效益增加的價值十分高,總計為31 600.45億元。
土地整治規劃后,耕地面積減少,糧食產量減少2 987 069萬kg,按照市場小麥價格1.3元/kg來計算,減少的經濟價值為3.88億元,利用公式(4)可計算出經濟損失價值為42.68億元,雖然經濟損失的價值很多,但是遠遠低于生態環境效益。根據計算結果,得出煙臺市土地整治規劃生態環境效益變化值(表3)。
3.2 土地整治規劃中環境效益評價總結
煙臺市土地整治規劃的生態環境效益巨大,遠遠高于損失的現金價值。而生態環境的間接價值很多且復雜,該研究選用了8個生態環境效益的表現形式進行討論評價,其余不作敘述。
煙臺市通過建設大量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從而使整治規劃區內的耕地排灌得以保證,使耕地質量得到提高,土地流失程度降低,不僅提高了耕地產量,還改善了整治區域內的生態效益[7]。不過于關注耕地數量的增加,不再為了補充建設占用的耕地,而將區內的濕地、坑塘等農田景觀整理成耕地,這樣既保護了原生景觀,也給生產、生活帶來了可觀的生態效益。進行土地整治的目的不是刻意追求地塊成方連片,農田的規模化經營和機械化耕作,而是要注重農田本身的生態系統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根據農村實際種植果樹,在增加農村經濟收入的同時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增加農村的生態環境效益。土地整治作為促進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和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重要方式,人們越來越關注土地整治對景觀及生態效應產生的的作用和影響。
煙臺市在過往進行土地整治過程中過多關注林地數量的增加,為了補充林地,不惜將區內的濕地、坑塘等整理成林地,地方脫離實際,破壞了生物多樣性、景觀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現在土地整治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在將來土地整治規劃和土地整治過程中要落實生態效益內容,并進行分析評價,對于維持生物多樣性,協調生產活動、土地可持續利用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具有重要的意義。煙臺市要注重對以往經驗教訓的總結,不照本宣科,并在執行規劃過程中因地制宜地實施土地整治,使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生態環境效益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煙臺市人民政府.煙臺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5-2020年)[Z].2009.
[2] 韓濤.土地開發整理的生態環境效益評價研究[J].甘肅農業,2013(4):10-12.
[3] 王玉芳,李曉青,游細斌.農用地整理的生態環境效益評價 [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5(1):79-81.
[4] 秦世順 對森林資源多種功能及低碳效能的分析[J].林業勘查設計,2010(4): 28-30.
[5] 莫崢 森林的世界[J].林業與生態,2013(2):38-39.
[6] 衣華鵬. 煙臺市水資源問題、供需態勢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6.06.17 38-39.
[7] 徐玲玲.土地整治效益評價方法研究——以洛川縣為例[D].西安:長安大學,2012:8-10.
[8] 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新聞發布會[EB/OL].http://www.jlzcpg.com/product_content.asp?id=4431.
[9] 柳曉蕾.生態型土地整理模式及生態效益評價研究——以義烏市佛堂鎮土地整理項目為例[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