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思
摘 要 獨立學院的輔導員普遍存在著職業倦怠的狀況。管理體系、工作繁重、外界干擾、職業限制等原因給獨立學院輔導員的職業發展帶來了極大困惑。積極推進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化進程,通過建立制度、心理支持、人文關懷、有效激勵等方式,對輔導員的職業倦怠進行調適。
關鍵詞 獨立學院輔導員 職業倦怠 職業調適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On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s' Burnout and Adjustment Research
LIU Shengsi
(Business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e prevalenc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 burnout situation. Some reasons bring greater confusion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s,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 the heavy workload, outside interference, occupation and other factors limit. Actively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ional, psychological support, humane care, and effective incentives, to carry out adjustment counselor burnout.
Key words prevalenc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burnout; occupational adaptation
2003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規范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獨立學院是專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2008年4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6號,對獨立學院的設置與運作進行進一步的規范,這掀起了獨立學院生存發展與管理制度的重大革命。獨立學院的單位性質及規劃發展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和特殊性,這極大程度的造成了獨立學院輔導員的職業倦怠。
1 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再認識
1974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費魯頓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職業倦怠”(Job Burnout)這一概念。“職業倦怠”又稱“職業衰竭”,是一種由情緒衰竭、人格解體、成就感降低三個維度構成的心理狀態。①在職業倦怠狀態下的勞動者,表現的狀態往往包括情感極度疲勞、對工作對象較為冷漠、工作效能感負面增長等。
獨立學院輔導員主要從事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工作性質決定了輔導員的工作對象除了廣大的學生,還包括教師、學校、家長等,因此工作壓力較大。最新研究也表明,重復、機械的工作容易導致職業倦怠。②因此,獨立學院輔導員的職業倦怠是由工作和個人因素并存引發的,并伴隨著焦慮、失落、幻聽、易疲勞等消極狀態。
2 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原因及表現
2.1 傳統管理體系的不合理
由于獨立學院缺乏科學的輔導員管理體系,導致輔導員處于無事不忙、無時不忙的狀態。輔導員具有教師與干部雙重身份,但獨立學院輔導員的管理制度,往往是通過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考評。這種傳統的考核方式,側重點并非輔導員的本職工作,而是側重于行政職能工作。獨立學院各職能部門工作條件有限,導致很多部門和個人將原本輔導員僅需配合完成的工作,轉化為由輔導員全權完成的工作,致使輔導員角色失位,工作重心本末倒置。
2.2 工作繁重導致精神壓力
獨立學院的學生工作極其復雜繁重,輔導員無法充分休息很容易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出現焦慮、疲倦、煩躁等職業倦怠癥狀。首先,獨立學院輔導員的工作具有極強的不確定性,學生發生的幾乎所有事情,無論白天黑夜都需要輔導員第一時間到場處理,這就意味著輔導員需要24小時處于工作狀態。同時,獨立學院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廣大學生,要處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校與學生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各種錯綜復雜關系。
獨立學院輔導員的工作對象往往大幅超出額定學生人數范圍,這種大面積的工作范圍將導致極大的工作壓力。其次,獨立學院學制大部分都是四年本科、三年專科并存,因此輔導員所帶班級既有本科,也有專科,這決定了獨立學院輔導員的工作周期比其他院校要復雜,沒有固定的周期規律,這將給輔導員帶來極大的工作強度。
2.3 外界干擾分散工作精力
獨立學院的輔導員往往會考慮未來轉至教學、行政或者其他的工作崗位。為了爭取自己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和空間,該部分輔導員在完成基本工作之余,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充電學習,從而會分散工作精力。
獨立學院輔導員大部分都是22~35歲的年輕人。這一時期,正是輔導員完成戀愛、結婚、生子的重要人生階段。而輔導員的職業特點需要其全天候、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這些個人生活因素對輔導員的工作精力會造成較大的干擾,如果長期尋求不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式,職業倦怠就很容易出現。
2.4 職業特征限制專業發展
獨立學院繁重的事務性工作,致使輔導員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專業技能的提升和學術研究的發展,從而給輔導員帶來職業發展的瓶頸。在獨立學院輔導員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學歷有待提高、科研成果偏少、職稱上升空間有限等問題。這不僅是輔導員社會評價度偏低的重要因素,也是校內各部門對輔導員工作不支持、不理解的重要因素。當長期處于高負荷勞動、低評價認可的情況下,獨立學院輔導員的心理會有強烈的挫敗感。
由于獨立學院的客觀條件有限,輔導員參加學術會議、進修深造、出訪考察的機會甚少,這會導致輔導員的工作視野不開闊。獨立學院輔導員缺乏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能的平臺,無法滿足自我價值實現的心理需求,不能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會產生職業困惑。
3 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倦怠的調適
3.1 科學職業定位,優化管理制度
獨立學院要優化管理制度,使輔導員工作科學規范化。制定政策明確輔導員的職業角色定位,制定并落實輔導員的工作范疇、職責、待遇、考評、獎懲等方面的制度。同時,獨立學院應為輔導員創造條件,使輔導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項人才,積極向輔導員提供教學、科研等工作或崗位,搭建起學工教師與教學教師、行政教師共通發展的平臺,暢通優秀輔導員在校內的崗位流動渠道。
3.2 開展心理支持,緩解精神壓力
獨立學院輔導員伴隨著高負荷的工作壓力,往往會產生精神壓力。另外,輔導員還要解決廣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受到大量負面情緒的影響,自己會產生心理負擔。因此,輔導員要積極開展自我調節和篩查,獨立學院要通過有效的心理預防及疏導,從內到外對輔導員的心理健康予以高度支持,盡可能地緩解精神壓力,以避免職業倦怠的發生與發展。
3.3 培養倫理精神,提升職業道德
針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定位,應開展公平和正義精神的培養、過硬的政治素質和品質的培養、道德認識和信念的培養、道德責任意識的培養。③獨立學院應注重輔導員倫理精神的培養,逐步提高輔導員的職業道德,通過職業道德的規范來優化輔導員的品質,凈化輔導員的心靈。
注釋
① 卞冉,龍立榮.工作倦怠的理論研究及其發展[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4):317.
② 陳奎慶.高校青年輔導員職業倦怠分析及干預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9(10):99-100.
③ 胡其圖.醫學院校輔導員倫理困惑與職業倦怠的調適[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4(24):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