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錫祥
1927年3月16日凌晨,從事地下黨務工作和工人運動的方伯務,在北平的湖南會館被軍閥張作霖的便衣特務抓捕。一同被捕的,還有李大釗等20多位革命同志,他們被關在同一所監獄。
在獄中,被捕的革命者面對嚴刑拷打,沒有泄露黨的半點機密。這讓張作霖束手無策,只得下令,對李大釗、方伯務等20多人處以極刑。
刑場設在法部后院看守所,所中只有兩副絞刑架,每次僅能執行2人,且每人約費18分鐘方能絕命。首登絞刑架者為李大釗和譚祖堯,最后被絞者為鄭培民和方伯務,其間相隔時間約3個小時。每執行一次,敵人都要恐嚇未被處死的革命者,誘騙他們招供,并威脅說,再不招供就是同樣下場。但方伯務在這3個小時內一直視死如歸,神色不變,直至從容就義,年僅32歲。
方伯務(1896-1927),湖南衡山縣店門鎮人。他出身書香家庭,父親方聲潤畢業于北京法政專門學校法律本科,曾在湖南多家公立和私立法政專門學校擔任教授兼總務主任。
方伯務從小就酷愛繪畫和書法。四年初中的學業成績并不十分突出,但繪畫書法卻日見長進。
1922年,方伯務以優秀的成績考入北京藝術專門學校中國畫第一班。在著名畫家陳師曾等人的教導下,進步很快,且富于獨創性,僅一年的時間就能摹擬古今中外著名花鳥畫家的代表作品,石印《四時花鳥畫冊》四冊發行,成為初學畫花鳥畫者的仿稿。他的畫送到宣武門“博識齋”字畫店代賣,常被搶購一空。
在學習期間,方伯務不要家庭的任何資助,過著極其清苦的生活。為了節約開支,他遷至宣武門內石磴庵古廟內居住。
一天,石磴庵一位老和尚看見方伯務的畫栩栩如生,掛滿了墻壁,便對方伯務說:“民國九年(1920)在這里住過的齊白石,也是湖南人。”
方伯務對齊白石十分仰慕,便決心去拜訪齊白石。他四處打聽,最后終于得見齊白石。方伯務把自己石印的四冊《四時花鳥畫冊》贈給他,請他指教。齊白石看后,愛不釋手。他鄉遇故知, 齊白石與方伯務促膝交談,切磋畫藝,又從各自對中國繪畫藝術事業的追求,談到家鄉的情況。
方伯務不僅是一位畫家,而且思想進步,在京一邊求學,一邊秘密從事地下革命工作。在校期間,他曾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成為學校學生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4年,方伯務在組織本校學生開展罷課斗爭中表現突出,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很快結識了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
齊白石特別關心方伯務的個人安危,常常提醒方伯務要倍加防范和注意。他曾經在方伯務所畫的《小麻雀》上面題詩道:“小雀!小雀!有翅有腳,可飛可躍,有水有飲,有蟲可啄,何得汝渴,何得汝饑。大江浩奇山崔巍,四面網羅勿亂飛。”
1926年4月,方伯務參加了李大釗直接領導的黨部工人部工作,擔任北平市車業工會主席,同時兼做中共北平市委的黨務工作。其時,北京《晨報》刊登了一篇誣蔑誹謗廣州國共兩黨聯合政府的文章,方伯務看后氣得將報紙撕得粉碎。他奉黨部命令,率領數十位同志到宣武門外大街晨報館印刷所,放火焚燒其器材。此外,他還利用自己繪畫的專長,以化名畫出一幅幅抨擊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漫畫。他將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畫作豺狼虎豹,正在兇殘地撕咬活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軍警揚言:若抓到畫畫人,定要碎尸萬段。
為了更好地組織領導人力車業工人運動,方伯務遵照黨的指示,以作畫為掩護,走街串戶,訪貧問苦,啟發教育工人群眾。當時,北京有人力車夫三萬多人,是北京工人運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針對人力車夫的實際情況,自編了一支《人力車夫歌》,并在車夫中教唱,激勵人力車夫的斗志。
敵人對方伯務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嚴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因而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方伯務英勇就義后,被安葬在北京城南教子胡同和麻刀胡同之間的湖南義園中南墻角。齊白石為其作碑,石上題:“衡山方君伯務之墓”。中石鐫刻墓志,并悼以辭:“憤軍閥之殘暴兮,憂民命之將絕,求民族之自由兮,謀社會之改革,智與仁兮始終,唯英烈之不滅。”此后,為了表示對烈士的懷念,又把當年冒著生命危險收集的畫稿整理成《衡山方舟畫冊》。許多畫家在畫冊上題詩寄托哀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