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娥
山東通達路橋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264003
摘要:隨著公路建設的發展,公路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鞍踩h保、舒適、和諧”的設計理念已經被高速公路設計廣泛采用。從道路本身的設計、道路構造特征設計及交通管理設施設計三個方面分析了道路設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提出了改善道路設.因素對交通安全所造成的影響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事故;道路設計;交通安全
隨著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現代道路交通系統的快速發展,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狀況不斷惡化,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道路交通事故上升迅速,道路交通事故發生次數、死亡人數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道路交通事故按其空間分布特征可分為分散型分布和密集型分布兩類。據統計,分散型分布的事故,其成因多與駕駛員或其他用路者(行人、騎自行車者)的不安全行為,如超速行駛、冒險會車、強行超車、跟車過近、酒后駕車、疲勞駕駛、行人臨車橫路、自行車與機動車爭道搶行等有關。
而密集型分布的事故則多與道路線形、交通設施和交通環境等因素,如急彎陡坡、視距不良、旁山險道、交通設施欠缺的路段和交叉口等有關。事故密集型分布的路段和交叉口,通常稱為事故多發點。顯然,事故多發點與道路設計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道路設計中每一環節的合理性、全面性都不容忽視。
一、道路因素在交通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
道路交通系統是由人、車、路及其周圍的環境構成的動態系統,人們對該系統的期望是能夠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經濟。這個系統的動態過程實質上是對信息收集、處理并做出響應的過程。系統依賴的基礎條件是道路,道路作為道路交通系統賴以生存的基礎設施,對交通安全起著重要作用。道路交通條件的信息可直接作用于駕駛員,也可通過車輛產生的響應最終傳遞給駕駛員。因此,道路交通條件和道路交通環境是影響系統的一個重要因素。道路交通系統是動態的信息處理過程,道路條件信息輸入的正確性、信息量、信息水平和信息處理的正確性是交通安全的重要條件,其可靠性能決定著整個交通系統的安全性能。
一切交通活動都是發生在人員―車輛―道路及其環境這一系統中。由統計數據分析的結果顯示,國內外將大量交通事故發生的因素簡單歸結為人的因素是欠科學的。這種欠科學的分析出自兩個原因:第一,交通管理部門對責任認定的需要;第二,割裂了交通活動發生的系統性和交通事故產生的系統條件。如果這種觀念得不到改變,則會導致對道路規劃、設計、研究的偏廢,這對于交通安全的影響也將繼續持續或者更加嚴峻。
二、公路設計對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1.公路幾何設計對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幾何線形設計要考慮公路平面線形、縱斷面線形兩種線形以及橫斷面的組成相協調,還要注意視距的暢通等等。確定公路幾何線形時,在考慮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環境保護因素時,要充分利用公路幾何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線形組合,從技術、經濟、交通安全等角度出發,保證平面、縱斷面、橫斷面的組成相協調。線形的好壞,對交通的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線形不合理,則會降低公路通行能力,或埋下交通隱患,可能會誘發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交通事故。
合理、優質的公路設計,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車方向,提供足夠的視距及其他信息,能夠符合駕駛人員普遍期望的設計效果。在公路設計中,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雖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路幾何線形、路面設計、安全設施、構造物設計等),而公路幾何設計對公路的安全性則起到先決的作用,一旦通過選線確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確定線形,則其他項目幾乎都已經隨選定的幾何線形得以確定,其他如橋涵構造物的位置、安全設施等幾乎只是成了更趨于合理的問題了。
作為勘察設計工作者,在工程設計中,一定要綜合考慮公路功能、行車安全、自然環境等因素,既要堅持地形選線、地質選線,更要做到安全選線;既要充分考慮公路設施的自身安全和運營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發點和安全隱患;要盡量采用改善平縱線形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行車安全問題,尤其是對長陡縱坡行車安全問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總之,在公路幾何設計等各種方案中要將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務,切實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務水準。
2.平面設計與交通安全
在平面線形設計中,直線是最常用的線形,其優點是勘測、設計簡單,方向明確,距離短捷,但直線單調,對駕駛人員易產生乏味感,降低集中力,不利于行車安全。在選用直線線形時,一定要十分慎重。我國規定最小直線長度為:當設計速度為60Km/h,同向曲線間最小直線長度(以米計)以不小于行車速度(以km/h計)的6倍為宜;反向曲線間最小直線長度(以米計)以不小于行車速度(以km/h計)的2倍為宜。
3.平縱橫組合設計與交通安全
平縱線形的組合,對視覺誘導起重要作用,在視覺上違背自然誘導的線形組合是導致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在平縱線形設計中,要避免豎曲線與回旋曲線重合,特別是凹形豎曲線與平面上兩反向回旋線的拐點重合;避免豎曲線頂部有急彎,以免駕駛員靠近頂部來不及判斷,從而造成速度過高引發交通事故。在平曲線的組合中,盡量避免或少采用反向曲線、斷背曲線和復曲線。
4.縱面設計與交通安全
縱面線形應注意縱向坡度和變坡點處的豎曲線兩類。道路原則上按在同一設計車速路段保持同一行駛狀態來進行設計,縱向坡度和別的線形因素不同,受車輛和行駛性能的影響較大。爬坡能力明顯不同的車輛混在一起,不采用適當縱向坡度和在路段設置爬坡車道,就會成為道路通行能力低和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縱向坡度的標準值,要在經濟容許范圍內按盡可能較少的降低車輛速度的原則來確定。在連續下坡時,車速越來越快,不安全,因此必須控制坡長。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應對縱坡長度受限路段采用平均坡度法進行驗算。
三、改善道路設計因素對交通安全所造成的影響
從駕駛員的心理角度分析,科學合理的線形設計可以使駕駛員對道路的走向和路況作出準確的判斷從而減少操作時的失誤;反之,惡劣的道路條件會使人心情壓抑,從心理上出現抵觸情緒,甚至對相鄰的車做出挑釁性的駕駛行為,這就增加了車輛發生碰撞的幾率,易引發交通事故。綜上所述,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作為道路的設計者,應該盡可能為駕駛員提供足夠的行車安全空間和心理安全空間,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在道路線形設計時,除考慮主要的技術指標外,還必須從交通安全的角度加以重視,做到盡量降低影響,并把這種理念自始至終貫徹到整個設計過程中去。
2)平縱線形的各組成要素都會影響交通安全,但不良的平縱線形組合對交通安全影響更大。
3)設計中在考慮線形條件時應注意把行車過程中駕駛員出現感知心理、判斷心理、操作反映心里融入進去,以其對線形進行綜合性的考慮,盡量做到線形設計,既符合規范要求,又能適應行車實際中的駕駛員心理特征。第一,在長直線的末端要布設可引起司機視覺變化的景觀。如:使樹木與廣告牌交錯出現;修建風格變化的收費站。第二,在同向曲線之間的短直線內側要加設防撞護欄。第三,在半徑小于400m的彎道兩端,車輛要限速行駛。第四,豎曲線拐點處盡量不設小半徑平曲線,因道路等級受限而必須要設的,要增加醒目路標。第五,凹形豎曲線的拐點要清除路兩旁障礙物,加大駕駛員的視距,并在危險處加設警示牌。
4)道路使用條件的優劣與道路設計有著必然的聯系,利用設計理論和手段的措施改善行駛條件,降低因道路原因產生的交通安全影響有著更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意義。
結束語
道路設計的每個細節都應引起高度重視,任何一點失誤,都可能影響駕駛員信息判斷及駕駛抉擇的正確性,從而引發交通事故。因此,道路設計一定要緊密結合實際,全面分析,盡可能創造一個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為安全行駛提供切實、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徐寶金.淺析內河交通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J].改革與開放.2007(04)
[2]李簫.道路線形設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09(05)
[3]劉曉青.道路設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及改善的必要性[J].山西建筑.2008(03)
[4]李春雷.論城市道路設計之人性化設計[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