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廣友
河南尚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工程建筑行業也呈現出高速發展的趨勢,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工程建筑人員理論知識和管理思想的落后,過分的重視經濟效益,而對工程建筑建設采取老的工程建筑管理模式,使建筑質量無法達標,差強人意。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加強工程建設的管理工作,創新管理模式,更新先進設備,促進工程建筑質量的提升。文中針對工程建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工程成本、管理制度、監督體系等方面總結了其具體的解決措施,并對影響施工質量的多種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對策,以實現提高工程建筑管理與施工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工程;管理;質量;策略
1 工程建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工程成本過高
對于一個工程建筑企業而言,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需要良好的成本控制,但是目前我國工程管理的成本費用偏高,由于現在沒有完善的工程建筑施工體系,使得對于工程建筑的管理工作難以有效開展,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工作過程中也常常會漏洞百出,使成本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進行,造成工程成本高于實際需求,造成資源的浪費,而在施工過程中,工程建筑的施工資金不明確,會對施工進度以及整體的工程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2)老舊的分包式管理模式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多公司的管理模式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仍然采用的是老舊的分包式管理模式,但是這種管理模式并不符合當前建筑行業的特性以及管理建筑行業的需求,不能夠及時對工程建筑進行清晰迅速而又正確的分類與管理,很容易在工程建筑的過程中出現責任混亂、相互推諉的現象,會拖累工程進度,加大工程管理的難度,甚至會對工程建筑的正常施工造成不良影響,對工程建筑的整體是一個不良因素。
3)缺乏健全有效的監督體制。
要想使工程建筑按時按量的完成,就要有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工程建筑管理體系,而監督制度是工程建筑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建筑能夠順利進行的制度保證,在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整個工程流程的監督控制,使得工程的流程不順暢,出現工程項目交接不當的現象,延誤工期或者導致工程質量不達標的現象,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工程監督制度不完善的情況還會在施工過程中忽視對工作人員的監管,導致偷工減料等現象的出現,工程監督部門雖然存在,但是如同虛設,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必須要完善工程建筑施工監督制度,將上述問題盡量克服,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
2 解決工程管理工作中問題的措施
如何解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面對現有存在的問題,應該對癥下藥,積極改變應對策略,不斷完善工程建筑管理制度,為工程建筑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證。
1)有效控制成本
想使工程建筑企業在同行業的企業具有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通過合理運用資金,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是有力的措施之一,企業要想實現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通過以下措施:第一,企業要制定精確地預算機制,精準的預算是工程得以高效開展的前提之一,如果預算報告粗略簡單不夠嚴謹,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就容易造成不知道下一步工作如何開展的迷茫和多種工作同時開展的激進做法,無法保證工程質量,對資源造成浪費。企業通過制定精準的預算可以提高資金的高效可控的使用率。第二,制定明確的成本分析制度,并把成本分析制度運用到工程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資金的利用率,真正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
2)創新工程管理制度
目前在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很多企業都采用分包式管理模式,但是這種管理模式不符合當前工程建筑發展的現狀,不能保障工程建筑的質量,不利于工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改革,所以要想實現工程建筑行業的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就要摒棄這種不合理的分包式管理模式,建立分工明確、各個部門相互合作的管理制度。使整個工程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并且每個環節間能夠進行有效地鏈接。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使各個工作部門的職責明朗化,各個工作部門獨立高效完成工作任務,不會出現責任推諉的現象,與此同時各個工作部門相互合作,井然有序,突出工作團隊的集體合作的能力,凸顯團隊優勢,減少對能力特別優秀的個別人的依賴,加強了員工對于集體的信任感和對集體決定的服從感,而非是唯某個人馬首是瞻,提高了部門的機動反應能力。
3)建立有效的監督體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體制是克服目前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因監督不力而導致問題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工程建筑管理和確保工程建筑質量的有效措施。建立有效地監督體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強化對工程的監督工作。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都按照相關的規定的要求以及簽訂的合同責任書的明確細則進行嚴格的把關。第二,制定獎懲明確的制度。對不利于工程施工和不符合要求行為嚴厲批評,按制度辦事,對相關負責人做出相應的懲罰措施,對于有利于工程施工,有利于工程發展的行為,要及時表揚,并落實到具體的個人,起到良好的帶動示范作用,使工程監督制度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僅僅有獎懲制度還是不夠的,還要有一個有威信的能起到帶頭作用的領導,企業可以建立相應的主管負責制,加強工程建筑企業對于施工過程的監管。
3 提高施工質量的策略
在工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如何提高建筑的施工質量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也是工程建筑能否達標的關鍵。下文從幾個方面簡述提高施工質量的措施:
1)注重工程材料的質量
工程材料的優劣與建成后的工程項目的質量息息相關。因此在工程開展之前,選取高質量的工程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選材可以說是整個項目的最基礎的環節也是關鍵的環節。在進行選材的過程中,工程建筑企業可以選派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選材,并且從信得過的工程材料的合作伙伴中進行比較挑選,最后確定本次項目的合作伙伴。高質量的工程材料無疑是工程施工質量的保護傘,一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工程建筑相關企業應該重視工程材料的選購。
2)高素質的施工人員
由工程建筑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決定工程建筑企業在對施工人員的選擇上應該更加重視。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其對公司的忠誠度對項目的責任感都是影響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工程企業在選擇施工人員的時候應該挑選高素質的符合項目發展的對該種類熟悉的施工人員,并開展企業的內部培訓,進一步提升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提高其質量意識,加強其對自身的要求,并制定相關的制度規定,實現通過人力資源帶動施工質量的目標。
3)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一份完善的施工方案是施工單位可以進行正常施工的依據,與工程的施工質量息息相關,所以在建筑施工前,工程建筑單位首先要制定一份完善的施工方案,對施工程序、施工細節做出合理安排,并合理大膽的預測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出應對措施,將損失降低到最小。也就是要求施工單位根據施工的具體要求和施工環境因地制宜的制訂出一份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確保施工質量。
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上文涉及到的三個以外,還有施工項目所處的地理位置、施工項目所涉及到的地質條件、施工項目所涉及到的水文條件、施工過程中遭遇到的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施工進度,影響到施工質量。所以工程建筑單位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小心謹慎,注重施工細節,確保施工質量。
4 結語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質量的提高是一個涉及到多方面的復雜的問題。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應對策略,實現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提高施工質量的目的。為此,建筑工程企業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工程建筑管理隊伍,做到合理分工,合作有序,并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監督體制,獎懲明確,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同時還要有一批高素質的具有專業技能的施工人員,他們才是工程建設的主體,他們的施工水平與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緊密相關。加強建筑工程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提高施工質量是一個企業發展的立足點,也是一個企業能夠長久興盛的源頭。
參考文獻:
[1] 郭維海. 淺談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及施工質量問題處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1):55-57.
[2] 任海貴. 加強建筑施工管理措施探討[J]. 山西建筑,2013,39(27):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