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平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青海西寧 810003
摘要:變電站是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安全可靠運行是電網安全經濟運行的根本保證。變電站一旦發生變電事故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是用戶安全用電的重要保障。330kV及以上變電站越來越成為當前的主要供電網絡,其數量也呈不斷的增長趨勢。所以330kV及以上變電站運行的可靠性至關重要,需要有效的提高電力輸送能力。本文對 330kV及以上變電站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 330kV及以上變電站運行管理進行優化,從而確保電能穩定、安全的供應。
關鍵詞:330kV及以上變電站;變電運行;問題;管理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科技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作為電網中堅組成部分的變電站,不管在規模還是在設備裝備的水平上也都顯現出了很強的現代化特征。變電站的安全管理問題也一直是電力工作的重點。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是用戶安全用電的重要保障,也是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穩定起著很大的作用,變電站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電力設備安全運行的操作和變電設備維護管理工作。目前在我國整體電力系統中 330kV 及以上電網已成為系統的核心,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所以 330kV及以上變電站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一旦出現故障,則會給電力系統及整個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需要優化 330kV 及以上變電站的運行管理,確保變電站安全、穩定的運行。
一、330kV及以上變電站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變電運行設施老化、陳舊
目前在我國部分變電站內所運行的變電設備,其還是變電站初建時所配置的設備,隨著電力企業的發展及用電需求量的增加,這部分老化及陳舊的變電設備已無法滿足當前的供電需求。同時電力企業在對變電運行設施進行檢查和維修的力度還不夠,缺乏專門的部門和崗位來對變電運行設備進行維護,從而導致變電設備故障頻發,影響了供電的可靠性。同時部分企業撥出一定的資金來對變電運行設施進行更新,但由于在更換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監管措施,從而導致部分項目負責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大量的在采購中牟取私利,將大量缺乏質量認證的變電設備投入到變電運行當中,使變電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證,極易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
(二)變電站管理水平低,制度不健全
目前隨著電網的大力建設,變電站的數量不斷的增加,由于變電站較為分散,而且多數都處于較為偏僻的地方,所以在管理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長期以來變電站風的管理工作基礎上都是由站人來進行負責,這樣一個變電站內的管理水平則完全取決于站長的管理能力,這樣就導致變電站的管理工作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而且管理效率也高低不一,無法保證信息傳遞過程中的真實性。各項規章制度不健全,會使值班運行人員在工作中無法可依,工作質量也就難以保證。因此,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是規范操作標準和要求、保證運行和操作質量的必要措施。目前在 330kV 及以上變電站變電運行中,由于變電站內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所引發的變電事故占有較大的比例。這多靈敏情況下都是原于變電站管理人員沒有意識到變電運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對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從而導致實際運行過程中缺乏制度約束,工作中沒有無章可循,這就不可避免的會導致在變電運行過程中留下諸多的安全隱患,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員工素質和技術水平的不足
首先,操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強、態度不認真是變電站安全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部分人員為了省事,對于巡視中發現的設備缺陷,不及時匯報處理,導致缺陷惡化,最終導致被迫停電甚至造成事故,這些體現出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問題。其次,電氣操作中的誤操作,除了大意外,不可忽視的是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上的差異。操作人員由于對設備的性能、結構、原理掌握和了解的程度不同,從而導致操作時對操作方法不熟悉,對操作中發生的問題無法解決。
二、加強 330kV及以上 變電運行管理的對策
(一)增強管理意識,加強監管力度
對于整個電力運行系統來說,降低風險的主要手段還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強化工作人員對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的認識,我們知道通常人的思想觀念會決定他的行為能力,而在我們多年電力運行管理經驗當中可以得出,在很多的時候,決定電力運行是否安全是源于工作人員的態度,也就是說必須提高工作人員的風險責任意識,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定期的接受安全知識教育。在管理工作中,必須緊緊抓住人這個動力要素,一切安全管理活動都要圍繞人來進行和展開。物質動力是直接以人類物質需求為本源,促使人們以追求物質需要的滿足為動力而做出相應的安全行為。在 330kV 及以上變電運行系統中,如果電力系統想要起到實施監督的目的,這就需要變電站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對電力系統運行工作熟悉的人員建立一個跟蹤巡查小組,進行周期性的巡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發現故障時,能夠及時的通知維修部門進行維修,這就對設備持續性的安全運轉和系統的穩定輸出提供了保障。
(二)落實安全責任制度,完善管理制度
在對電力運行工作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之后,想要確保之一制度能夠有效的實施,就必須有一套完善的責任處理機制。為了使各項工作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需要對其進行量化,明確電力運行安全的責任人,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實行有章可循和違章必究的原則。在目前,國家電網的結構中,330kV 及上變電運行作為其重要核心,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其安全運行也至關重要。這了確保330kV 及以上變電站能夠安全的運行,則需要不斷的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結合變電站自身的特點來制定與之相配套的規章制度,確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科學性。變電站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出臺后,就必須對事不對人的執行到底,但同時要講究工作方法和教育方法。特別是在安排工作時,一定要根據每個管理人員的特點,根據管理人員的能力和個性,安排既適合而且能夠做好的工作。
(三)加強設備檢測與維護,規范操作流程
周期性的對設備進行檢測和維護如果想要讓 330kV及以上 變電系統能夠穩定的運行以及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這就需要將周期性的保養檢測納入到日常的工作當中去,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隨機的檢測和判斷。加強運行監盤,認真對變電設備出現的異常現象進行分析,對瞬間的異常現象必須一查到底;巡視檢查中發現電氣設備異常時,要充分利用設備所表現出的各種變化狀況進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設備的特殊巡視和正常巡視間隔時間,對已存在缺陷的設備適當增加巡視次數;對缺陷進行跟蹤監視,掌握其發展趨勢,加強對同類設備的監視,及早預見缺陷、及時消除缺陷;觀察設備的恢復情況,根據設備的運行情況,制定修試計劃,定期消除設備的隱患,恢復其健康水平。對電力運行工作人員的操作進行管理對于變電運行的工作人員需要持證上崗,確保其有操作的資質,加強定期考核。對操作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避免其一些習慣性的違章行為發性,對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誤操作的發生,實現對事故的有效控制。
三、結語
變電站作為電網與輸電線路連接的樞紐,變電運行工作是為了確保電力系統中所有的運行設備能夠高效、有序的運行,確保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所以為了有效的確保 330kV及以上變電站能夠安全、持續性進行供電,則需要加強電力系統的穩定性,提高電網的輸送能力,加強變電站運行管理,從而為電網穩定、可靠的運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鄔永強.淺議變電站變電運行管理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
[2] 鄭文勇.對變電站安全運行的探討[J].廣東科技,2008(6)
[3]彭愛慧.淺議綜合自動化變電站的安全運行[J].科技創新導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