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江門市汽運集團有限公司
和諧企業,在當今商業性如此強大的社會里,如何才能和諧企業,真正做到企業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在商業大潮中占領一席之位,這不是幾句空話、套話說了就可以的,也不是一兩份文件精神的傳達就可以做到的。我本人認為,這是要靠心去帶領、引領我們的職工,讓職工真正看到我們的領導層,我們的管理人員真正具有了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現在的職工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商業洗禮,已經從最初的一切聽從指揮、聽從安排的最初的職工隊伍形式改變成了,有了一定的知識水平、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的職工隊伍,從知識水平方面分析,這部分職工隊伍的知識水平,已經從小學水平上升到了高中以及中技水平,不再停留在剛認字那個層面上了,他們有了一定對事物的認知和分析能力,不再是一句兩句話可以忽悠過去的了。從信息獲得來分析,現在的社會,不但可以從廣播、電視上得到信息支持,還可以在互聯網、近年流行于全社會的“微博控”上得到更多的信息咨詢和支援。不管他們的信息正確與否,總會有人站出來響應,雖然國家也三令五申的強調不可以傳未經證實的消息,可由于社會的公信力的缺失,總會讓人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懷疑。從經濟層面上分析,由于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廣東一直處在改革大潮有最前沿,經濟增長速度一直領先于其它地區,人們的貧富分化加巨,生活的壓力,如高物價、高消費、住房難、生活難,這無不壓在的我們的工人隊伍的每個人身上,工人們無不為如何才能讓生活過的去,過的好而在社會生活中爭扎求生存。
為此而出現在各種職工隊伍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是那個人說幾句話,唱幾句高調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我們要有強有力的領導階層,強有力的管理人員,為我們職工隊伍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提供服務。
我所說的強有力的領導層,必須具備為企業謀發展、謀生存,為職工謀幸福的理念,一、放低身段,接近群眾。領導不能做為即得利益的者,而不肯放棄那種高高在上,我說什么你們就要聽什么的方式,也不能只認為有些話不需要告訴職工,怕麻煩,怕職工隊伍的思想波動太大,怕解釋;即然我們職工隊伍的知識水平結構不斷提高了,那么我們的職工隊伍就是一個可以學習、進步的隊伍,是能夠分析和幫助領導層解決某些問題的隊伍,只有更貼近群眾,從群眾的需求出發,結合單位的實際,為企業的發展開拓新經濟增長點,企業職工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呢。二、換位思考,接近事實。某些領導單位上一出現職工有不同聲音,就是一幅很煩的樣子,覺得這些職工真的太多事,太麻煩,不近人情什么的,帶著情緒去處理問題,那么雙方都一樣的互不相讓,對于解決問題一點好處都沒有,更有甚著用金錢或是其它的方法先將問題打壓下去,過段時間就以各種理由開除、解聘此類職工完事。領導是不是應該換位思考一下,這個職工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是什么原因造成職工必須為這件事來爭取自身利益,當我們真正的沉下心去思考了,那么問題的偵結就會顯現出來,處理問題的方法就不會那么僵化、教條,也更容易被職工理解、接受。三、合理利用協商機制。現在企業的管理方面,有各種各樣的協商機制,如企業工會協商機制、勞動協商機制等等,是不是可以真正的利用好這個機制,對于和諧企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有些企業在這方面,只是根據文件、上級的精神,做表面文章、走過場,或是演變成企業領導之間的互通消息,互相利益轉化的工具;協商如果真正做到了文件要求的本意,將職工關心的大事小情都交給協商機制,經過大家的充分協商,得出的結果,應該是可以滿足大多數人意愿,并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各盡所能、各得其所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內在要義。四、構建和諧的職工隊伍。和諧企業不是一句空話、套話,和諧企業要從關心職工的思想動態、家庭和諧程度、職工關系、子女教育問題等等方面來講,要樹立企業與職工共同發展的理念。健全人才培養機制,著力加強青年人才培養,使每個職工都有發展目標和成長空間。不斷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推動發展企業文化、工會文化、職工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團結引領廣大職工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參與企業各項活動,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加強員工培訓意識。由于現在新型的職工隊伍,人員的文化水平相對提高了,那么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新思想、新技術的能力也就相對提高了,企業的領導能利用好這個新型隊伍的優勢,不但可以依據本行業需要,大力開展相應的適合本行業需求的各種培訓,利用相應的職工獎勵機制,激勵職工參加培訓的熱情,強化職工自身素質的培養。還可以增加更多形勢多樣的培訓課程,讓企業職工參與其中,豐富企業職工的業余生活,提高職工在企業這個大家庭的幸福度。
只有職工在和諧的氛圍中工作、生活,由一個個的小和諧組成企業的大和諧,企業要在經濟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企業內部的機制問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歸結到人的作用上,只有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發揮職工的創造力上。企業必須有和諧的氛圍,才能使他們跟上時代,適應技術及經濟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