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黑龍江志陽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為了使得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也將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其中。其中單元式隱框幕墻的應用,由于有著良好的抗震性能、密封性較好,因此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應用。本文首先對單元式隱框幕墻的相關內容和技術性能進行簡要的介紹,討論了單元式隱框幕墻制作安裝的相關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單元式隱框幕墻;外墻飾面;技術性能;制作安裝
目前我們在對建筑物的幕墻結構進行建設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傳統的玻璃幕墻在使用時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我們就要將一些先進的施工技術應用到其中,從而使得幕墻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其中單元式隱框幕墻的出現,其實就是在傳統幕墻結構的基礎上利用標準單元構件來對其進行處理,進而使得幕墻結構制作安裝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1、單元式隱框幕墻的概述
1.1、單元式隱框幕墻的定義
隨著高層建筑物的不斷增多,建筑幕墻結構在逐漸的增多,而傳統的幕墻結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了相應的質量問題,因此我們就采用單元式隱框幕墻來對其進行處理,從而使得高層建筑幕墻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所謂的單元式隱框幕墻就是指墻面和支承結構在工作制作的過程中,組合而成的幕墻結構基本單位,它可以直接的安裝在建筑物的主體結構上,以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1.2、單元式隱框幕墻的特點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單元式幕墻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應用,但是在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們對幕墻結構的要求也就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我們這就使得單元式幕墻的種類在逐漸的中墻。其中單元式隱框幕墻的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幕墻結構,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單元式隱框幕墻的應用,可以很好的解決建筑結構的漏水問題,從而使得建筑物的工作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滿足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在高層建筑工程幕墻施工中,單元式隱框幕墻由于其安裝速度比較快,而且幕墻結構形式得到可靠性也比較強,因此就很好的解決了傳統幕墻結構安裝難的問題。
第三,在工廠加工制作的過程中,人們可以實現工業化生產,這就使得幕墻施工的進度和質量得到很好的保障。
第四,我們在對單元式隱框幕墻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將雙層密封系統結構,從而幕墻結構的密封效果得到保障,有效的避免了建筑能量的流失。
2、案例概況
在某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人們為了使得外墻結構的裝飾效果和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就將單元式隱框幕墻應用到其中。該建筑物的總外墻面積有53050㎡,而單元式幕墻的面積為47000㎡。這種新型的幕墻結構形式,不僅有效的解決了傳統幕墻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還使得建筑物的藝術美感和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在單元式隱框幕墻施工的過程中,人們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材料有鋁材、玻璃、石材和結構膠等,人們在對這些材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也必須嚴格按照工程施工的相關要求來對其進行選取,從而使得人們在單元式隱框幕墻施工的過程中,建筑單元式隱框幕墻結構施工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提高單元式隱框幕墻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幕墻系統性能測試
在正式制作安裝前,應對幕墻系統進行性能測試。試驗以實際樣本和模擬狀況測試幕墻各種性能。試驗樣本使用與工程相同材料及制作安裝方法。試驗樣本為四跨、二層半層高玻璃和石材幕墻,包括12個單元件,其中9個玻璃單元、3個石材單元和2個開啟扇。樣本尺寸6000mm×9120mm。樣本安裝于試驗箱中模擬實際狀況。
3.1試驗設備
使用壓力計、測壓計、空氣流量計和水流量計測量試驗箱內壓力、水流量和空氣量。電子風機提供氣流。電子傳感器測量構件變形。
3.2主要測試內容及結果
3.2.1空氣滲透性能試驗
按JGJ102-965《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GB/T152265《建筑幕墻空氣滲透性能檢測方法》檢測,開啟部分與固定部分的空氣滲透量分別為0.015m?/(m·h)和0.0024m?/(m·h),根據GB/T152255建筑幕墻物理性能分級6為I級標準。
3.2.2雨水滲透性能試驗
根據JGJ102-96和GB/T152285建筑幕墻雨水滲透性能檢測方法6試驗結果如下。
靜態雨水滲透試驗中開啟部分窗角加壓至1600Pa后6min開始滲水;開啟部分拉手在加壓至1600Pa后6min開始滲水;固定部分加壓至350Pa后5min及1600Pa后2min出現水點;加壓至2500Pa后7min出現水滴。
動態雨水滲透試驗,開啟部分窗角及窗底加壓至2500Pa后4min開始滲水;固定部分加壓至250Pa后2min個別點出現輕微滲水。根據GB/T15225之分級標準雨水滲透性能為I級。
3.2.3風壓變形試驗
根據JGJ102-96,本次試驗進行了風壓變形試驗、風壓反復受荷試驗、風壓安全檢測和150%超負荷測試。幕墻設計風壓為3.75kPa。試驗結果為施加安全荷載后,試驗樣本無任何損壞。
3.2.4平面內變形性能試驗
試驗程序是將承托中層單元的結構體側向平移,然后再朝另一方向移動,重復三次為一個階段,共做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位移量為9.0mm,第二階段位移量為18.0mm。兩階段試驗后,樣本無任何永久損毀、變形或組件脫落。
4單元式幕墻制作、安裝工藝
4.1單元式幕墻制作
幕墻單元件復雜的裝配加工過程完全在工廠內完成。首先確定合理的組裝工序,配備各種組裝機具和人員,按工序先后排列生產,實行流水作業,其制作管理要點如下。
(1)硅酮膠注膠須在室內進行。室內溫度在8e以上并要求干燥、清潔。凡用膠結合的材料表面必須采用專門的清潔劑,清洗干凈后才可注膠。
(2)已注膠的單元件要平放在養護區進行固化,不能隨意移動及翻轉,禁止陽光直射。
(3)建立完善的檢驗制度和檔案資料,包括自檢、互檢、單元件出廠質量檢驗和單元件進場檢查、注膠過程中粘結性測定、蝴蝶試驗、剝離試驗和雙組分固化速度試驗等。
4.2單元式幕墻現場安裝
4.2.1預埋件檢查及鐵碼定位放線
(1)預埋件隨混凝土結構施工埋設,埋件應牢固、位置準確。
(2)鐵碼定位基準線(標高和軸線控制點)按照主體結構控制軸線和各層標高線,由各相關單位共同確認。幕墻定位測量應與主體結構的測量相配合,及時調整偏差,不得積累。
(3)根據基準線測設每個樓層的軸線控制線和標高控制線,做閉合校驗。然后分別測設各預埋件的準確位置。在預埋件上劃出幕墻分隔線的十字中心線并記錄每個埋件的垂直度偏差。規范要求埋件水平方向偏差不大于20mm,標高偏差不大于10mm。單元式幕墻由于采用預埋件上另焊接鐵碼的安裝方法,預埋件的允許偏差可適當加大,水平方向結構內偏差可允許至100mm,垂直方向偏差可允許至25mm。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化高層就愛你住外墻裝飾施工的過程中,單元式隱框幕墻的應用,不僅使得建筑幕墻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的增強,滿足了工程設計的相關要求,還有效的解決了傳統幕墻結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過,我們在對其進行制作安裝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對其技術性能和制作安裝方法進行分析,從而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完善,以確保單元式隱框幕墻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林宇熙.高層單元式玻璃幕墻的監理[J].福建建筑.2001(S1)
[2]黎明鋒.建筑幕墻的施工[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