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華 羅凌云
【文章摘要】
面對新時期、新任務,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思想政治建設的延伸,用先進的文化豐富思想政治建設的內涵,用文化落地地實現思想政治建設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是我們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考量,也是從企業角度實現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五位一體”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
企業思想政治;文化考量;建設
用文化落地實現思想政治建設對各項工作的指導,用文化軟實力,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和諧健康發展。
1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在黨的建設中,思想政治建設從事沒有離開文化內容,不論是戰爭年代的支部建設在連隊上,用解放勞苦大眾的文化在思想上武裝我們的戰士,從而建立了新中國;建國初期,黨中央要求領導干部進行文化學習和政治思想建設,做又紅又專的帶頭人,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打下了堅強的干部隊伍建設;改革開放中,我們黨用先進文化作為引領方向,堅決掏腐朽落后的思想,保證了改革開放的過程,讓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起到了火車頭的作用。今天,十八大報告指出的五位一體,更是強調思想政治建設與文化建設的一體結合,從而實現中國夢。
經濟社會中,優秀的企業賣文化,這已被眾多人所接受,中國煙草行業“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的核心價值觀,是煙草行業30年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也是文化發展的亮點。她被社會廣泛接受,被行業廣大職工所認同,并持續著“寬容開放、改革創新、敬業奉獻、自律自強”的行為精神,實踐證明: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文化建設這個抓手,就有了實質性的方面,就有了鮮活的內容,就有了共同的語言,就有了行為規范,就能朝著一致的方向前進。
建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統領廣大職工的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主題。將其在行業VI標準的推廣中,利用延伸部分進行視聽走廊的規范,把過去單純的口號宣傳演義成職工新聞樂見的活色生香的表現形式,從視覺角度用無聲語言教育大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在文化建設中,建立思想道德教育這個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為每個中共黨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但要解決現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仇富、仇官、仇權的社會失衡心態,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用優秀文化教育人。
用思想道德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腐敗是威脅黨、社會、國家的大敵,許多經驗告訴我們建立廉潔文化,形成風險防控機制,讓廉潔文化進家庭,不單是掌權、掌錢的人,全社會都能筑牢思想道德這個基礎,才有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幸福。
樹立社會講信用的人和誠信的社會風氣,誠信是道德的第一要求,誠信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戰略,誠信是易碎資源,需要倍加珍惜。貴陽卷煙廠開展了職工誠信檔案制度,他們從自然人、企業人、社會人的角度進行分析認識。一個自然人你能否做到不隨地吐痰、沒有不雅舉止等;一個企業人你能否遵守企業的各項制度,能做到行為有底線等;一個社會人你能否遵守交通規則,能否見義勇為等,進行職工誠信檔案建設,做評比先進,培養提拔的重要參考依據,時時公開信息,全體職工無不重視此項活動,可見禮儀恥孝的文化對人們還是起著重要作用。
建立集體主義榮譽觀,企業里的人讓工序和管理環節,把他們組成團隊集體,思想政治建設和企業文化都共同強調集體感和共同認知,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作用和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共同與操行,都在精神層面和踐行上有異曲同工之處。
3加強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升全員素質
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漢朝講八德即“三綱五常”;唐朝講八德即“忠、孝、仁、義、誠、信、禮”;宋朝講八德“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美國的文化是“民主、平等、自由”。今天繁榮的中國與時俱進地提出24個字概括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層面來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從公民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從理論上我們要深入學習和深刻理解,用以武裝全黨和教育人民,在不同領域進行創新和推進。從行動上在生活工作中,踐行核心價值觀強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不斷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真正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企業是社會的經濟細胞,在進行廣泛理想信念教育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建立符合正確導向的核心價值觀,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族美德、個人品德;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族責任;做到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讓企業職工能有真正意義的素質提升。
4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建設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體現在人們在物質生活提高時,要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設優秀文化承載體系,用健康、有益、豐富的文化生活引導人們積極向上的精神。企業可利用自身條件建立職工書屋,開展團隊拓展訓練,舉辦詩歌、書法、歌詠比賽等,讓人們在工作之余,能在精神上享有。
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和諧服務。建立企業自己的企業文化內訓師隊伍,讓他們自覺、主動、經常地對身邊的人進行文化宣傳和教育,不斷地用文化建設影響自己和他人建立宣傳員、通訊員隊伍,讓職工自己拿起筆,寫出自己和身邊的人物故事,展示班組、車間、企業的良好風貌,用正面引導的方法為企業的和諧發展服務。
5讓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更加持久、深刻、廣泛影響
企業硬實力相同時,能勝出的一方必定是靠的文化軟實力,文化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維度,為企業家們所共識,他已為強企的重要標志,文化建設及向文化管理邁進的著力點,就是形成文化力,形成企業真實的實力,而不是建立一個形式,做成一個空殼,更不能把文化建設虛化和神化,做文化的起始就要放在文化落地上,只有文化落地才有文化結果,才能構成企業軟實力。
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在掌握政工崗位的知識上,也要具備高素質文化內涵,在中央提出的“五位一體”建設中,深刻把握文化建設的內涵是政工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對每個領導者的要求,要在學習和實踐真正掌握文化內涵。用科技和創新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和文化融合。
文化力的形成是循序漸進的,發展是持續的,推進是不斷的,這是競爭力的突出表現,文化力只有在持續發展中才有生命力,才有深刻、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