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影響;對策
利率市場化是指中央銀行逐步放松和消除對利率的管制,由市場主體根據資金市場的供求變化來自主調節利率,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引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從1993年利率市場化的基本設想的提出到1996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放開,到2000年外幣貸款利率放開,再到 2004年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放開,直到2013年7月貸款利率完全放開,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步伐正在以必然的趨勢穩步推進著,目前已進入最后、最關鍵階段,即存款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目前我國社會融資的主要渠道,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擁有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威脅與風險,更意味著一個挑戰、一場革命、一次蛻變。
利率市場化下商業銀行的機遇。
利率市場化有利于逐步完善金融市場的經營環境,為商業銀行參與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創造條件。目前,信托等信用債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各類理財寶、余額寶的出現,在存貸比的控制與存款利率的管制下,傳統商業銀行的存款資源受到一定沖擊,金融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非正規的資金分流。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步伐,從某種角度來說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等傳統正規金融機構的競爭需求。雖然商業銀行未必會選擇以提升存款利率增加儲蓄成本獲得貸款規模為主的道路,甚至會在某種程度上放棄該道路,但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確實可以使商業銀行可以不受利率管制而根據與客戶的雙方實際需求,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實現自主定價,具備了自由的定價權利,為商業銀行吸收資金和參與金融市場經營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威脅與沖擊。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將難以避免的會使商業銀行競爭加劇,從而使得利差收窄?利潤下降,加大經營風險。大型商業銀行由于其規模優勢,存款來源相對穩定,傳統業務占比較低,收入渠道相對較寬,同時由于其風險定價能力較強,受到利率市場化的沖擊會相對較小。但是對于大型商業銀行來說,可能會面臨貸款結構的逐步調整。存款利率上限管理,會使商業銀行資金成本較低,所以他們會傾向于選擇那些大企優質企業,即使貸款定價較低,也能取得穩定的利差收入,從而缺少服務中小企業的動力。利率市場化之后,由于資源競爭,銀行存款成本可能會加大,大企業貸款業務會使商業銀行盈利空間受到壓縮;同時貸款利率的放開,銀行可以更好地根據風險收益情況自主確定貸款利率。在面臨大企業客戶的激烈競爭與定價偏低的雙重局面下,銀行可能會逐漸將目標移向貸款定價較高、融資渠道相對較困難但發展能力較好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
中小商業銀行,由于規模較小、客戶資源較少,業務模式單一,盈利模式過度依賴傳統存貸,利率市場會使其受到較大的沖擊和影響。部分中小銀行會出現經營不善、損失破產或逐漸失去競爭力退出市場或會面臨被大型銀行收購兼并的風險。從存款方面來說,為了在利率市場化的競爭環境下吸收存款,中小商業銀行難免會競相抬高存款利率水平,選擇增加攬儲成本以吸收存款。從貸款方面來說,一方面,由于利率市場化后,大型商業銀行可能會為了彌補競爭下的存款成本穩住經營利潤而將貸款目標的焦點由定價較低的大型企業逐步轉向定價較高的中小企業,從而結構性的參與到中小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競爭中來,無疑對中小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定價產生沖擊,使得中小商業銀行可能在競爭中難以將利率水平提高到彌補存款成本的水平,使得存貸利差收窄,利潤降低;另一方面,存款利率的提高無疑會導致貸款利率的上升,而過高的利率會使許多低風險的借款人退出信貸市場,只有高風險的借款人保留在市場,而中小商業銀行為了生存,難免會增加逆向選擇風險。
利率市場化下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
一、利率風險,包括利率定價風險與利率風險管理。利率市場化后,宏觀經濟形勢、利率市場競爭狀況、重要對手利率定價、自身資金流動性及經營管理需要等都是影響商業銀行利率定價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因素又常常處于變化之中,商業銀行必須對其及其變化趨勢做出準確的判斷,否則,可能只是一個因素判斷失誤,就會錯失盈利或是徒增虧損。利率市場化后,特別是初期,將會伴隨著利率的常態性波動,這樣商業銀行的經營無疑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利率風險管理難度加大。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會處于競爭比較激烈階段,存貸款利率都尚不穩定,當存款利率上升,如果初存期限較短,存款客戶可通過提前支取再投入方式套取較高利率;當貸款利率下降時,貸款客戶可增加新的貸款,以低利率的貸款資金提前償還前高利率貸款。
二、信用風險。對于中間業務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尚無法在經營利潤中起主要作用,仍然以傳統存貸差為主要盈利點的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后,由于競爭,存貸款利差將會收緊,難免會為了提高貸款利率而選擇一些高風險客戶,導致信貸客戶的信用風險管理難度加大,從而會增加形成不良資產的風險,甚至于出現大額損失。
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
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從利率管制的保護中釋放出來,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金融市場的重新洗牌、市場資源的重新配置,銀行的并購重組趨勢將會加強,一些經營管理能力低的銀行可能面臨被淘汰或被兼并的危機。
利率市場化使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在定價上有了自主權,也使同業間競爭更加激烈,因此健全成本控制制度,科學合理的定價,加強預算約束與內部風險管理,將是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下面臨的巨大挑戰。商業銀行應如何調整經營方向、改變經營結構、加快經營轉型將是其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會迫使其經營發生根本性變革。
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緊迫性,提早制定有效措施與合理方案。我們應清醒的認識到,利率市場化是金融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金融市場實現供求自由化的內在需要。目前,金融托媒現象的趨勢化,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社會資金從客觀上已經實現了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必須提高思想認識,意識到市場競爭的殘酷性與必然性,不能存有任何僥幸心理,加強時代緊迫感,提前做好措施、制定方案、積極應對,跟上改革的發展步伐,才能不被新的市場所淘汰。
二、合理定價、內涵集約化經營。利率市場化將會使商業銀行的存貸差利潤空間縮小,且面臨著利率定價和管理風險及信用風險等。因此,商業銀行必須根據實際,合理的進行市場定位,通過精細化的資本管理,制定個性化的競爭策略,合理地確定存貸款利率水平,實現內涵集約化經營,以最小的資本消耗獲取最大的經營收益。
三、逐漸轉變商業銀行以存貸差為主要甚至唯一盈利點的傳統經營模式,調整收入結構,尋找新的盈利點。一方面利率市場化使得存貸利差不斷縮小,傳統存貸業務對商業銀行的利潤貢獻度將變得越來越低,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引起的同業競爭,對存貸款利率定價難度加大,利率風險管理難度加大,容易造成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上的多重風險,因此商業銀行應逐步調整經營模式,調整收入結構。首先,重視并加快中間業務發展。中間業務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風險小的特點,商業銀行不會直接承擔債權債務風險,且能夠通過代理、咨詢等中間業務,更好的拓展客戶、服務客戶、穩定客戶。同時,銀行開展中間業務,不需動用自有資金,降低了資本金對銀行業務的限制。其次,加快金融創新。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后,存款利率會相應上浮以增加儲蓄存款的吸引力,投資者對于最低風險的投資品種需求可以通過存款來實現,商業銀行需加快創新,推出新品種的理財產品等金融創新產品,以滿足變化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場化推進過程中,利率變動會更加頻繁,市場波動加大,相應需要金融創新來控制風險。
利率市場化的步伐正在穩步推進著,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風險,我國商業銀行必須接受挑戰,通過改革創新、加強自身經營管理,完成金融革命中的完美蛻變。
參考文獻:
[1]張志前.利率市場化下的理財策略[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3.12
作者簡介:
薛雅杰,天津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在讀。2008年畢業于天津理工大學,畢業后至今在中國農業銀行天津分行從事金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