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
【摘要】在音樂演奏的過程中,其音樂表現力對其整體演奏效果具有較為重要的直接性影響,在古箏演奏中更是如此。現如今,古箏演奏的技巧正在逐步提升增強并開始了創新性的發展,對其演奏過程的中音樂表現力要求也在相應提高,以此使得古箏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
【關鍵詞】古箏演奏;音樂表現力;演奏效果
音樂是人們抒發自身內心情感的一種良好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心聲以及陶冶情操。古箏作為我國傳承已久的彈撥樂藝術之一,其自身具有較為悠久的文化歷史底蘊以及獨特性的音色魅力,因而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在古箏演奏中,音樂表現力在其中占據了較為重要的地位,也是最能表現演奏者及創作者情感的一個因素。對古箏演奏中的音樂表現力進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古箏演奏中的音樂表現力影響因素
(一)純熟演奏技巧的基礎重要性
古箏演奏整體表現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其純熟的演奏技能。在古箏演奏過程中,想要將演奏效果達到最好,富有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必須將整個曲目的靈魂及內涵完全地展現出來,而其中最為重要且關鍵的一點便是高超純熟的演奏技巧。熟能生巧,只有將演奏技能練就得更加純熟,才能將曲目的內涵完整地表達出來。古箏演奏技巧在其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演奏技巧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加入了時代化的特色,跟隨著時代發展。古箏音階上的逐步創新使得古箏技巧在傳承方面出現了改變。
(二)傳統古箏演奏技巧
傳統的古箏演奏風格主要是將其音色與韻律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得整體的演奏風格能夠實現統一平衡。從專業的技術層面分析,是依靠著左手的潤飾以及右手的取音兩種技法相互協作而成的,其核心主要為右手的取以及左手的韻。傳統的古箏技藝可以用“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揉推自悠然”這首流傳已久的箏技詩來概括。在古箏的演奏過程中,通常會用右手來控制整體的音樂節奏,其技法主要包括單音、多音以及持續音等,其中的單音技法對于古箏演奏而言是最為基礎性的技法。左手技法主要是用于古箏演奏中的弦音變化,也就是對音色的修飾。通過左手與右手的相互協作,才能夠使古箏演奏出的旋律優雅,形成獨特的音樂表現力,表達出作者的內心情感。
(三)現代古箏演奏技巧
現代的古箏演奏依舊采用了較多的傳統性演奏技法,但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古箏演奏也在隨之發展,其技巧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一定的轉變。趙玉齋先生上世紀50年代的箏曲《慶豐年》大膽突破傳統,使用雙手交替彈奏一連串的和弦,徹底打破了“左手司彈,右手司按”單手彈奏古箏的局面。在此之后,古箏演奏技能便發生了相應的轉變,呈現出了一種現代氣息的故障演奏手法。在傳統演奏技巧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完善,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推廣應用。
二.音樂表現力的實現途徑——文學作品的欣賞閱讀
每一首古箏作品在其創作過程中均會受到一定的故事影響,對相關類文學作品的欣賞閱讀能夠使演奏者更好地理解曲目作者背景、年代及其內心情感意圖。對演奏曲目的深入了解能夠使演奏者對所奏作品的內涵情感體會更深,對其中情感的濃淡能夠正確的區分。在對《臨安遺恨》古箏曲目演奏之前,先閱讀了解相關的文化歷史,了解到此曲目的創作源頭。對曲目的創造背景進行深入了解之后,在實際的演奏時,才能夠將其中濃厚的悲壯氣氛描繪表現出來,使整個作品富有音樂表現力。依靠古箏演奏中力度、音色以及節奏的相應轉變,使整個演奏作品富有深厚的內涵。
三.演奏技巧與文學修養不可分割
古箏的演奏技巧與文學作品欣賞積累下的文學修養兩者之間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演奏技巧與文學修養共同作用影響著古箏演奏的音樂表現力。所有音樂的實踐演奏其實都是對其藝術本身的再次創作,古箏演奏自然也不例外。古箏曲目在被作者創造出來之后,其本身便成為了一個富有藝術性的客體,其形態是穩定化的,但在成為音樂的過程中,卻又存在著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在古箏曲目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往往會將自身的知識經歷與技巧相互結合作用,使整個曲目在演奏過程中具有較為突出的音樂表現力。在表現演奏曲目深刻內涵的同時,又賦予了其時代性特點,給予了古箏作品靈魂及生命。
四.結語
古箏演奏中的音樂表現力其實包含著許多的內容及其影響因素,文中所提到的不過是其中較為重要的幾點,不是能夠一次性分析研究完的。要想古箏作品在演奏過程中獲得更加完美的效果,富有濃重的音樂表現力,必須從其演奏技巧以及相關文學作品的欣賞閱讀等幾方面進行提升增強。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古箏藝術這一文化歷史瑰寶在今后更好地傳承延續下去,表現出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使古箏作品演奏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