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
【摘要】音樂是戲劇舞臺演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戲劇誕生之初,歌舞性的元素被頻繁運用到戲劇舞臺之上,不僅可以增強戲劇的表現力,而且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敘事手段。在東西方戲劇的發展進程中,音樂在戲劇中產生了不同的發展趨勢。東方戲劇是以一種綜合的樣態而流傳于世的。西方戲劇則產生了明顯的分化,音樂逐漸從傳統戲劇中剝離,形成為不同的戲劇類型,歌劇就是在這種分化中誕生的。文章淺析了音樂在舞臺上的作用,認為音樂是舞臺敘事不可或缺的藝術手段。
【關鍵詞】音樂;戲??;舞臺敘事;歌劇
音樂在各種戲劇舞臺表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貫穿于戲劇發展的始終。古希臘時代被稱為戲劇的全盛時期,音樂在戲劇結構形態、戲劇故事發展節奏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古希臘戲劇的典型特征就是把音樂運用其中,音樂融入舞臺戲劇表演從此便開始了。總觀中國音樂歷史長河,中國的先秦時候就產生了一些融入音樂的文學表現形式的作品,《詩經》就是這種音樂性文學作品的典型代表,這種融入音樂的文學形式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后代古典戲劇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甚至于在中國古典戲劇非常成熟的時期,以音樂配合歌舞表演故事的綜合形態成為了舞臺敘事的主要形式。那么在戲劇發展的進程中,音樂對舞臺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作用?戲劇舞臺音樂是向著哪個方向發展?筆者試圖對這些發展脈絡進行整理,剖析音樂對舞臺戲劇的作用,并試圖在分析整個舞臺戲劇音樂的發展的動態過程中尋找答案。
對舞臺敘事概念做一個明確的界定是我們了解音樂在舞臺敘事功能中的作用的前提。舞臺敘事原來只是文學范疇的一個概念,但是舞臺敘事和文學敘事又不是一樣的,各有各自的特點,文學敘事是利用一系列文字符號并將這些文字按照一定的語法結構來完成敘事的功能,敘事的作用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有極大的優勢。讀者很容易對所敘之事在自己頭腦中進行再現和再還原。與此不同的是,舞臺敘事的表現元素不僅有戲劇文本,還有舞美、燈光等各種要素,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呈現出立體的舞臺效果。這種立體化的舞臺敘事表現形式對觀眾的視覺和聽覺都產生很大的沖擊力,使觀眾身臨其境,這正是舞臺戲劇的魅力所在。所有元素的充分發揮和融合是舞臺戲劇的終極追求目標。同時,用有限的元素表達無限的情愫,這是舞臺藝術和文學藝術的本質差別。音樂作為舞臺敘事的表現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聲樂還是器樂,在舞臺戲劇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音樂在舞臺敘事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
一.情緒渲染
戲劇的最高境界就是戲劇想要傳達的情感能和觀眾產生共鳴。雖然人物的對白和語言是建立舞臺與觀眾溝通的橋梁,也能夠傳達情感,但是由于劇場的種種條件的限制,只用對白和言語的表達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音樂與其他類型的舞臺表現手段相比,增強戲劇表現力是音樂最明顯的作用,通過人物的情緒變化烘托出氣氛,最終達到融為一體。在古羅馬戲劇《李爾王》中利用音樂來刻畫人物細膩的內心活動,隨著戲劇的發展,這種用音樂刻畫心理的戲劇手段在當代的戲劇舞臺上被不斷發揚光大。我國的戲劇發展嚴重受西方戲劇發展的啟迪和影響,音樂同樣被應用到戲劇的舞臺上,在《閃閃的紅星》中,音樂就是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的主要方式,而且能烘托出人物所處環境的氣氛,這種方式彌補了其他表現手段的不足。在音樂發展的早期,聲樂配詞具有強大的表現力,這也是音樂被用于戲劇表演的主要原因。而器樂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在西方舞臺戲劇的發展歷史中,戲劇的樣式非常重視對白的作用而忽視了器樂的作用,隨著戲劇不斷發展成熟,器樂被廣泛地應用到舞臺戲劇中。
二.強化主體
莎士比亞認為情節是戲劇的靈魂。戲劇作品作為一門綜合藝術的特征便是利用人物對白來推進情節的發展,但是表達戲劇主體的過程并不是很順暢,會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劇場規模的大小、演員的個人素質良莠不齊等等。因此應該借助一種更有表現力的形式來深化主體和推進情節的發展。古希臘的表演劇場一般都不大,而且大多是露天演出,所以需要利用音樂的形式來強化主題的表達形式,用這種方法來彌補演員的表演當中的不足。隨著舞臺條件的改善,專業的歌對的運用越來越少,而音樂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也開始走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并根據各自不同的表現手法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戲劇形式。
三.暗示
音樂在舞臺喜劇中的作用類似于色彩在繪畫中的作用,根據色彩的不同傳達不同的感情,類似于象征的手法。在象征主義的舞臺戲劇作品中,加爾林作品利用燈光的處理來呈現不同的劇場效果,用這樣的方法來詮釋自己對象征主義舞臺戲劇的理解,阿爾皮斯則利用大屏等造景手段來達到象征性的暗示,這些舞臺戲劇手段都旨在給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視覺沖擊力。而作為另外一種感官體驗——聽覺,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就是音樂在舞臺戲劇中的作用并沒有完全地發揮出來。在舞臺音樂劇《乞丐》中,各種不同旋律不同質感的音樂被夸張地運用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甚至用于烘托人物所處的環境,不同的音樂造成強烈的戲劇效果,這點將音樂的暗示作用充分地發揮了出來。
四.塑造人物性格
舞臺戲劇會通過各種方式塑造舞臺形象,通過舞臺情節的推進和舞臺沖突的上演,塑造了不同的舞臺形象和性格。除了語言、舞臺動作這些傳統手段可以表現人物性格以外,音樂亦是表達和塑造舞臺性格的重要工具,通常音樂更能靈活地表達出來。在舞臺劇《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導演就是通過不同的音樂塑造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戲一開場,白玫瑰聽蘇州評彈,而紅玫瑰聽爵士樂。一弱一強交替出現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表達了保守性格和奔放性格的不同點。這種大膽的探索打破了音樂和戲劇的界限,使舞臺戲劇真正成為一門綜合的藝術,而這種綜合并不是拼拼湊湊,而是能達到真正的融合統一。當然,音樂的敘事功能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五.展現舞臺戲劇節奏
節奏的把握是戲劇舞臺表演的成功與否取決的關鍵,如何很好地控制戲劇的節奏,做到收放自如,必須站在觀眾的角度去設定節奏,考慮觀眾是否能與戲劇融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但是為了不讓觀眾產生疲勞感,這種緊張不能貫穿始終,所以還需要松弛,在一張一弛中完成舞臺敘述,而音樂的敘事性與抒情性的完美結合,是把握戲劇節奏感的關鍵。在很多舞臺音樂中,音樂用于展現戲劇的敘事節奏,情節時而緩緩流淌,時而波濤洶涌,使觀眾不自主地跟著敘事的節奏前行。
音樂用于舞臺戲劇由來已久,但是縱觀東西方舞臺戲劇還是有很多的差別。音樂在西方的戲劇中是以輔助的手段被應用的,而音樂的出色表現使得音樂在歌劇、音樂劇中得到了空前強化和發展,同時戲劇的創作過程中音樂被融入到戲劇的整個創作過程,同時也大大加增強了音樂的戲劇性。而載歌載舞一直是我國戲劇的重要表現形式,體現出東方歌舞劇的美學特質,這成為了音樂與戲劇完美結合的典范。對觀眾而言是獲得了一場視聽盛宴,對戲劇本身來說也是一個海納百川不斷發展的過程。總而言之,音樂是舞臺戲劇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舞臺戲劇中,音樂和戲劇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