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偉 劉同林
【摘要】近年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醫學信息技術在現代醫療各環節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代醫學的信息化具有高效、私密、功利性等特征。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部分醫療工作者對信息時代及信息技術缺乏足夠的認識,部分醫療結構對信息化缺乏相應的重視與監管等原因,使得信息時代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將就目前醫療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尋信息時代醫學信息化發展的前景。
【關鍵詞】信息時代;醫學信息化;發展前景;研究
1.引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加快了人類信息社會的建設步伐,信息化、數字化已經逐漸進入到醫學的各領域中,成為醫學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與手段。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正改變著醫學的教學、研究、醫療服務等的諸多傳統方式,并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推陳出新。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現代信息技術在醫學方面的應用不僅為醫學的認知帶來了新的渠道,轉變了醫學的思想觀念與工作方式,同時也為醫學界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新的倫理問題等。因此,在醫學信息化建設迅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的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醫學中,醫學信息化的發展前景如何?對醫學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長遠意義。
不可否認,醫學信息化的建設是長期的,只有符合醫學發展的信息化才具有生命力。在醫院中,我們隨處可見的CT、彩超等大型的數字化醫療設備、計算機網絡的各種醫療收費系統、醫療信息處理系統等,還有在醫學教學、科研領域,都逐漸開始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來提升教學與科研的水平。信息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與改造與創新,使得醫學的教學、科研、臨床、管理、藥品、醫學器械的研制等都在借助信息技術來加快自身的發展,很難想象沒有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醫學院校或者醫院將會使什么模樣。
2.信息時代醫學信息化所面臨的新挑戰
2.1 數據的共享問題
美國在醫學信息化數據的共享方面比較開放,美國的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中存儲大量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信息對科學家是無償提供研究的。但是,在我國的生物醫學研究部門或者是醫療機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科研與臨床數據,這些數據目前大多數仍處于獨立使用的狀態中,各機構之間缺乏數據共享數據孤島現象嚴重制約著我國生物醫學的研究與發展,同時也為我國社會醫療健康保障體系的建立帶來了困難。在實際中,這些醫療機構之間由于存在各種利益關系,一般都對自己所持有的醫學科研數據及診療數據資料保密,不愿意向同行與社會提供數據共享的服務。
2.2 數據標準化的問題
美國的著名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基因租的科學部主任表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能夠建立統一的電子醫療系統,這些醫療病歷系統應該具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在我國的醫學現實中并非如此。各醫院存儲的各種數據標準不同,不同的系統在存儲的信息方面也不一樣,目前,醫療系統與醫療科研機構之間的信息數據標準很難實現統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種醫療設備的生產廠家、醫療系統的軟件開發商之間的技術標準各不相同造成的。例如:不同的醫院對信息管理系統中的電子病例數據信息的記錄格式、標準不同,而信息中心的數據存儲設備在構架上也不相同,這就造成各醫院之間的醫療數據信息無法實現交流溝通、共享。如果同一個病人想在不同的醫院進行治療,就必須在不同的醫院分別再做一次相應的檢查,這不僅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嚴重的更影響了病人的最佳治療時期。因此,要想在醫學領域實現信息化就必須先打破各醫院之間的技術壁壘,解決信息化的標準化問題。
2.3 醫學信息化綜合應用型人才嚴重匱乏
目前,醫學信息學是建立在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統計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基礎上的一門交叉性的學科,在實際中,真正了解并掌握、精通信息科學知識的專業人才非常少。為了真正實現醫學信息化并促進多學科的研究與教學,于2009年美國的特拉華大學創立了生物信息學與計算機生物學中心,這一中心集中了來自美國的5個學院的60多名知名教師,并創立了負責多個生物信息學教育的研究項目。縱觀我國高校的現狀,還尚未成立專門的醫學信息專業,或者是生物醫學與信息學相交叉的學科專業。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中的一些復合型研究人才大部分是由學生自己自學而成的,或者是由不同學科的導師共同培養而成的。這種狀況就造成我國醫療信息化應用人才的嚴重匱乏,并為我國醫療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帶來了阻礙。不過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醫學教育界一定會認識到這一問題。
3.信息時代醫學信息化的發展前景
3.1 醫學信息化正朝著遠程醫療與區域醫療的信息化發展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曾經提出過實現遠程醫療的發展,很多偏遠地區的醫院與大城市中具有實力的綜合醫院之間建立了遠程醫療咨詢會與會診聯系,但是由于當時采取的是調制解調器的電話網絡或較高成本的衛星傳輸信息,在實際應用中很難得以實現,因此也就未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進入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網絡音頻技術、視頻會議技術等在醫學界得到廣泛的推廣,并實現了遠程醫療教育,從而推動了我國醫學影像信息的異地遠程傳輸,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的遠程醫療發展。隨著醫學界對信息共享、電子病歷等問題的探討與研究,我國醫學信息化逐漸向著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3.2 數字化醫院是醫學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對于數字化醫院的定義至今還尚無定論,從一般意義上來看,它與醫學信息化所寓意的實質性內容并不存在本質上的區別。目前,我國以病人為中心的HIS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已經在很多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還遠遠不能滿足病人、醫護人員、管理者實現方便、低廉、高效、安全的就診環境與模式,因此,數字化醫院的發展還需要建立信息化條件下合理的診療流程與復合業務的需求。總之,實現數字化醫院在研究、開發、應用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總之,目前我國醫療領域信息化應用還屬于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們堅信,在不遠的將來,在我國政策的推動下、在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下,信息時代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將不斷深入,將在我國生物醫學領域中得到不斷地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許德瑋,桑梓勤.基于云計算的醫療衛生位置服務平臺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3(6):8-13.
[2]李華才.大數據挑戰醫院信息化服務模式[J].中國數字醫學,2013(4):1.
[3]高漢松,肖凌.基于云計算的醫療大數據挖掘平臺[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3(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