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祥 王炎鋒
摘要:BT建設模式深受我國政府重視,在近年的工程實踐中出現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如何發揮BT模式下監理的作用,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介紹了目前我國運用于不同屬性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幾種管理模式,圍繞BT模式概念界定,改模式對國家、企業的現實意義,同時,還就BT模式目前在我國公共基礎設施運用針對性地提出了規范和完善的BT模式運作流程。
關鍵詞:BT模式;監理工作;管理模式
一、BT項目管理模式的概念
1.BT模式的涵義說明
BT模式是一種運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方式創新,其實質是一種項目融資方式。我國目前BT模式運作的項目,為了減少投資者在項目中的直接風險,大多是以項目公司為主體的項目融資方式。項目的投資者通過成立項目公司,將項目公司作為投資載體,以項目公司的名義進行融資。這種融資方式的特點是項目公司代表投資者承擔項目中全部或主要的經濟責任。但是,由于項目公司是投資者為單個具體項目專門組建的,缺乏必要的信用、經營經歷和足夠的資金,所以會需要投資者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擔保。這種方式與出資人以自身良好資信狀況安排的直接融資方式相比,融資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建議在一些政府信用良好、回購能力強的項目中,一些綜合實力強且自有資金雄厚的施工企業也可以嘗試采用直接融資方式。
2.我國基礎設施項目的管理模式的發展
我國的基礎設施項目長期以來以政府為投資主體,各級政府對于政府資金用于基礎設施項目的管理方式長期實行過于單一、簡化的方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的全面展開和深入發展,投資主體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有關基礎設施領域的市場化改革在實踐中開始了一些改革嘗試,基礎設施項目管理模式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3.BT模式的建設管理方式
BT模式是一種運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方式創新,同時也是建設管理方式的創新。由于BT模式的運用目前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進行規范,所以,即使在同一地區同一政府的管理下,也很難找到完全一樣的建設管理模式。盡管各BT項目的實際運作過程復雜且存在較大區別,但根據其實際運作的主要特征,分門別類的運用 BT項目模式的建設管理方式分為;施工二次招標型BT模式和施工同體型BT模式以及墊資施工型BT模式。
二、BT模式的運用對政府、企業的重大意義
1、BT模式的運用對政府的現實意義
(1)有利于緩解政府的資金壓力,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BT模式可將大量的國外資金、民間資金引入基礎設施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能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BT模式將項目建設職能從政府手中分離出來交由專門的項目公司實施,一方面實現了建設管理的市場化、社會化與專業化,提高了建設效率;另一方面,幫助政府從瑣碎的事務管理中脫身出來,專門致力于建設資金的籌措,對項目進行宏觀監督管理,從根本上改變了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職能。
(2)有助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由于BT項目建設的資金最終來源于政府的財政資金支出,在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時,政府通過BT模式提供基礎設施產品進行積極的財政資金支出,并且通過引導國外資金和社會資金進入基礎設施領域,進一步擴充社會需求,最終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適度平衡,促使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成為政府的積極財政政策得到順利實現的重要手段。
2、BT模式對企業的現實意義
(1)為企業開辟了新的投資渠道
BT模式的實施使眾多企業可通過招投標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改變其投資渠道單一的局面,獲得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使企業降低了投資的盲目性,減小了風險,更能保證資本的增值。通過BT模式,生產經營與資本經營相互融合,提高了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實現了資本的有效擴張。通過參與BT項目進一步推動了工商企業與金融企業通過信貸、股權、人事等方式走向結合,改善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2)項目回購資金有保證,企業投資風險小
BT模式通過設置回購承諾和回購擔保的方式,可降低投資回收風險,其投資回收期限較短。對大型施工企業而言,BT項目是一種良好的投資渠道,通過BT方式參與工程項目的投資建設,提高了準入門檻,既有利于避免與中小建筑企業的惡性競爭,又能發揮企業自身技術和資金的綜合優勢。
三、BT項目管理模式下做好監理工作的措施
1、公正和公信原則
篩選程序的公正和增強人們對它的信任,旨在確保公平對待投標人,減少或制止主持篩選程序的人員或參與該程序的公司有意或無意濫用該程序的行為,并確保在正確的基礎上做出挑選決定的規定。
2、法律和程序的透明原則
法律透明是指政府和投標人應遵守的規則和程序充分披露,不過分復雜,而且以系統和可理解的方式加以表述。程序透明是指能使投標人弄清政府實行什么程序和它所做決定的依據。而促進透明度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要求政府對篩選程序保有記錄。
3、政府的監督權力
在有些法律制度中,業主方通常保留由于公眾利益原因而命令暫停或中斷工程的權力。不過,為了使潛在投資者感到放心,需要限制這種干預的可能性,并規定考慮到導致要求暫停或中斷工程的情況,這種中斷不得超過必需的期限或必要的范圍。可能還需要議定此種暫停的最長期限并規定給予特許公司適當的補償。另外,可以提供擔保以確保支付賠償或者補償特許公司因暫停項目而造成的損失。
四、BT項目管理模式下做好監理工作的實踐
1、發揮BT承辦方的監管作用,降低監理管理成本
在項目運作中采用“投融資+設計施工總承包+回報”模式,由其旗下的公司全面負責。在這種模式下,BT承辦方需按BT合同進行履約,并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向業主移交合格項目,勢必要求BT承辦方加強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安全、質量、進度和投資的監管與控制。與傳統模式相比,增加了BT承辦方對工程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管,可以充分利用BT承辦方的專業管理優勢,加大對BT項目的安全、質量、投資和進度的控制,減少監理管理單位和標段監理的監理工作量,降低監理管理成本。
2、建立了一套嚴密、協調、高效的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質量可控
一是監理單位配備了業務能力強的高素質監理人員,針對項目重點部位制定監理質量管理細則。二是在材料檢驗工作中堅持“進場審驗、見證送檢”的原則,加強鋼材、混凝土等材料質量監控工作。三是在隱蔽工程檢查和驗收中堅持“施工單位自檢、監理旁站、監理工程師現場簽證”的原則。四是BT承辦方實施精細化管理,建立了一整套質量管理制度和辦法,嚴把質量源頭,嚴格過程控制,杜絕質量通病,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保證工程質量受控,形成自下而上、環環相扣的質量控制鏈。五是加強技術交流,適時組織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召開質量工作專題會議,共同商討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六是加大質量隱患排查和整改力度,發現質量問題和缺陷,監理現場監督及時整改,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五、總結
因此,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BT模式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研究BT模式的監理管理對我國BT項目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文章提出由BT承辦方代替業主管理監理單位,進一步理順BT承辦方、業主和監理單位之間的關系,更好地發揮監理職能,進一步完善監理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監理的作用,提高BT項目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林昌,鄭樹成.北京地鐵5號線軌道工程施工監理質量控制措施[J].鐵道標準設計,2007(10):7-9.
[2]謝建新,鄭樹成.地鐵監理在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要點[J].鐵道標準設計,2008(7):8-10.
[3]建監[1995]737號,工程建設監理規定[S].
[4]王士勇.BT建設施工總承包模式下監理相關問題的探討[J].工程與建設,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2014,(03);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