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常 高永利
【文章摘要】
社會養老保險“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采取不同的退休養老保險制度。養老保險“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雙軌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同等學歷,同等職稱,同等職務,同等技能,同等貢獻的人因退休時單位性質的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業比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低好幾倍。隨著社會養老保險的收不抵支,缺口增大,引發對于養老保險“雙軌制”討論的熱潮。本文通過對社會養老保險“雙軌制”的論述,分析養老保險雙規制度深層次的問題及改革。
【關鍵詞】
養老保險;雙軌制;概述;弊端;建議
1社會養老保險雙軌制概述
社會養老保險“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采取不同的退休養老保險制度。建國以后,我國沿襲了東歐以及蘇聯模式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由國家擔當大部分的養老責任,企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員并無差別。隨著改革開放,國有企業大范圍的改革重組,倒閉或退出市場,固有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及市場的要求。自八十年代起,我國逐漸對社會養老保障制度進行改革。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改為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負擔繳費式的養老保險模式,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卻依然沿襲五十年代的養老保障制度,由國家承擔全部的養老責任。二者實行不同的養老保障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保險“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
2社會養老保險雙軌制的弊端
2.1 養老保險長期分屬不同部門負責,導致政出多門,缺乏統一性,難以溝通銜接。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政府機關人員不僅是養老制度制定者,也是受益者,這種雙重身份的利益沖突,在某種程度上也形成了改革的阻力。誰都想有更好的待遇,誰都愿意老有所依,所以,企業人才流入機關單位,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公務員熱”高燒不退的原因之一。不利于流動、統一、有序的勞動力市場形成,造成了“體制內外”的差別。
2.2 有悖于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養老保險是社會財富再分配的一個過程,是用于調整分配差距過大的經濟手段。從社會倫理角度看,養老保險是社會對勞動者的回報,以人為本、公平公正是必要前提;從國家倫理看,每個社會成員離退休后應得到平等的回報。無論是企業職工還是機關單位人員,在退休之后,都已經變成了“社會人”。但目前,我國實行的退休養老待遇“雙軌制”,不僅沒有起到公平分配的效果,更使工作性質相近、年限相同的人員之間產生了過大的養老金收入差距。
2.3 人為制造等級,產生人際矛盾和社會矛盾。無論是在企業或者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都是為國家作貢獻,并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目地就是為了退休時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公務員由國家全數支付其退休金,個人不需要在在職期間繳納社保基金;而企業員工卻需要在在職期間由個人和企業共同繳納社保基金,退休后才能領取養老基金。這種制度不僅造成了企業員工巨大的心理落差,傷害了企業員工的自尊心與積極性,引起了企業退休人員的不滿,還有可能引發社會矛盾,不利于實現國家團結,增大政府和民眾之間的猜疑、隔閡。
2.4 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中,由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全由國家財政撥款,個人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工作滿一定年限退休后按月領取相應的養老金。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現收現付的社會保障制度給國家財政支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國家面臨著每年巨額的財政負擔來為龐大的公務員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嚴重束縛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3對于社會養老保險雙軌制改革的建議
3.1加強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力度。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的改革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改革進程緩慢,無法擺脫原有制度的影響。追根溯源,改革的不徹底與政策法規不配套有著很大的關系。沒有統一的、科學的、權威的法律作為基礎保障,改革辦法勢必不會統一,必然導致各地發展不平衡。因此,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改革,必須要保證立法先行,全國各地依法辦事,保證養老保險的公平性、強制性,提高運轉效率。
3.2逐步推進養老保險“雙軌制”并軌。在進一步提高企業職工養老金發放水平的同時,逐步將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納入社會保險范圍,實行與企業職工相同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確保公務員和企業職工在養老保險的繳納、享受上實行相同的制度。根據職工工資和居民收入增長以及物價變動等因素,按照各地居民消費支出的一定比例支付養老金,使養老保險“雙軌制”走向并軌。
3.3建立相對統一、公平的養老保險制度。在養老保險分配制度的制定當中,要考慮到社會制度建設的統一性,現有的退休養老“雙軌制”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制度管理的差異,無法兼顧公平與效率。因此必須堅持統一、公平原則,把各個群體的利益放在首位,抓好利益的天秤。只要符合規定的條件,不論是何種身份都能做到一視同仁,為其辦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保障其享受到同等的養老保險權益。
3.4建立科學的養老保險管理、組織和監督機制。養老保險屬于部分積累性保障項目,養老保險關系著民眾的老年生活保障水平,對于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和投資是整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將養老保險基金用于投資以使基金保值增值,我國也面臨著養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問題,因此現階段對養老保險基金的運作方法可以采取額度限制、試點的方法,通過多種投資渠道積極穩妥地增加養老保險基金,為以后的養老基金運作提供幫助。由于養老保險基金是長期積累而來的,長期的收支平衡的保證需要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重點監控,建立科學的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組織和監督機制非常必要。
總之,解決社會養老保險“雙軌制”問題,縮小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員工之間的巨大差距,既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科學發展的現實需求,同時也是實現共同富裕、消弭社會隔閡的有效舉措。
【參考文獻】
[1]羅倩妮.淺析公務員養老保險與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并軌[J].科技創業月刊,2010
[2]卞瑞平.論公務員養老保險改革與當前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J].商業文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