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京豐 鐘斌
摘 要 目前,現行的醫療體制所存在的缺陷也漸漸浮出水面,在社會輿論等因素的刺激下產生了不少醫療糾紛事件,所衍生的惡性事件也不在少數,嚴重的影響了正常的醫療工作開展,甚至影響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醫療糾紛與法律賠償直接掛鉤,尸檢是確定死者死因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法醫病理人員在工作中更為仔細,一些與醫療糾紛相關的尸檢要求更為嚴格。將死者的真正死因找出,還真相于社會。
關鍵詞 法醫病理學 尸檢 醫學司法鑒定
作者簡介:尚京豐、鐘斌,本科,新余市分宜縣公安局法醫師,研究方向:法醫臨床學。
中圖分類號:D92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9-0592(2014)12-178-02
在經濟、文化、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的就醫觀念也有了極大的轉變,醫療體制也在發生變化。目前,現行的醫療體制所存在的缺陷也漸漸浮出水面,在社會輿論等因素的刺激下產生了不少醫療糾紛,所衍生的惡性事件也不在少數,嚴重的影響了正常的醫療工作開展,甚至影響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法醫所進行的病理尸檢就是了解死者死因的重要程序,為醫學司法鑒定提供有力依據,在解決醫療糾紛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一、醫療司法鑒定中的作用
(一)尸檢對處理醫療糾紛重要作用
醫療糾紛與法律賠償直接掛鉤,醫學司法鑒定是確定死者死因的重要手段,這是還公正于死者的有力支撐。因此,需要法醫病理人員在工作中更為仔細,一些與醫療糾紛相關的尸檢要求更為嚴格。在與醫療糾紛中,尸檢所發揮的作用在處理醫療糾紛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就列舉幾個例子進行闡述:
例1,男性、61歲。患有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等病癥,在某醫院實施切除手術,在手術中、手術后均順利完成。但是在手術后的第76天,患者解手后,突然臉色蒼白、血壓下降、心率遲緩,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家屬認為這與醫院76天前實施的手術有這直接的關系,與醫院糾纏。為確定死者死因,在取得患者家屬同意后實施司法鑒定和尸體解剖。通過尸檢發現,在患者的肺動脈處有一塊7cm?cm? cm的血塊,在顯微鏡輔助檢測后證實血塊為混合血栓。因此,患者的死因為混合血栓栓塞猝死。在事件中,在尸檢診斷結果的支持下,還真實結果于公正,在解決醫療糾紛、為司法鑒定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現實依據,由此可見尸檢在醫療糾紛中的重要位置。
例2,男性、46歲。在旁人的眼中他是一位身體健康、體型偏胖的中年人。由于關節疼痛,他曾在當地某醫院實施靜滴治療。在完成治療的第5天,在家突胸悶、面色蒼白,在返院治療的路上已死亡。死者家屬認為是由于醫院5天前的治療中藥物存在差錯導致了男子的死亡。在取得患者家屬同意后實施司法鑒定和尸體解剖。通過尸檢發現,患者的心臟體積為554g顯著大于正常值(250g)。在顯微鏡輔助檢測后發現患者心臟冠狀動脈管腔呈裂隙狀,心肌纖維化(myocardial fibrosis)。由此認定患者的死因為冠狀動脈性猝死。例2中的醫療糾紛中通過司法鑒定和和尸體解剖化解醫患間的糾紛,讓真相浮出水面,使案情得到公正的解決,可見尸檢在處理醫療糾紛中的作用。
(二)對當事人雙方公正結論
死者的死因指的是直接或間接導致死者死亡的原因。在法醫病理學中則提出了更為詳細的解釋和概念,死者死因是導致死亡的原因,其中包括:疾病、病情、暴力、生理、損傷、事故等因素。法醫病理學以死亡中作用的不同對死因進行劃分,將死因分為5類,分別是:(1)死者的直接死亡原因來自死因的并發癥;(2)死亡誘因是由于死者身體內存在病變,在誘因的刺激下形成病變而導致的死亡;(3)直接導致死者死亡的原因,例如:中毒、失血過多、感染等;(4)在主要死因中存在輔助死因,在死亡過程中另一死因起到了輔助作用;(5)合并死因是兩種死亡原因存在同一病例中。在兩種死亡原因并存時,劃分那一種為死亡的主要原因稱之為死因競爭。在司法鑒定中,通過解剖尸體明確死者的死亡原因在劃分醫療糾紛、民事責任認定中發揮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3,男性、26歲。在發生爭執中與他人廝打、追趕中倒地死亡,家屬提出訴訟要求,將對方告上法庭,在公安部門的協調后對死者實施尸體解剖。通過尸檢發現,患者的心臟二尖瓣增厚、狹窄,導致二尖瓣口徑縮小了0.5㎝。死者兩側肺組織體積存在萎縮變小且質地偏硬,在兩側肺組織表面存在大小不同的棕色斑點。死者為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肺組織偏硬。由此可見,死者死亡原因與自身身體原因在與他人追趕、爭執中由于心率加速、狹窄的心臟二尖瓣無法承受血液而引發了急性左心衰竭死亡(acute left heart failure),屬于死亡誘因。通過司法鑒定和和尸體解剖了解死者死亡的直接原因、誘因,為公安部門進行責任劃分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從法醫病理學的角度上進行尸檢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作,通過實體解剖、組織觀察后得出最后的結論,證實死者的真正死亡原因。在死亡病例中存在醫療糾紛時經常需要司法鑒定和尸體解剖做出醫學證明。
二、在處理醫療糾紛司法鑒定中的地位
(一)法醫病理學在司法鑒定中的作用
法醫病理學是醫學中病理學的分支,通過對病理學的觀察做出病理診斷。法醫病理學不僅包含了大量的病理學知識,也有著許多法醫學基礎,在提高醫療糾紛死者死因鑒定結論的準確性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為司法鑒定和醫療糾紛處理提供真實依據。由于,病理學診斷是一項具有特殊性、可靠性的工作,在處理醫療糾紛、司法鑒定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法醫病理工作者在進行尸檢工作應將自身置于雙方當事人、爭議外,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在取得公安部門、患者家屬同意后實施司法鑒定和尸體解剖,對死者的病變作出公正、客觀的判斷,在解決醫療糾紛、為司法鑒定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現實依據,發揮尸檢在處理醫療糾紛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法醫病理學尸檢工作的特殊性
在醫療糾紛中采取尸檢是一項敏感而復雜的問題,首先對病理檢驗人員有著較高的專業水平要求,保障檢驗結果的真實可靠,檢驗程序的公正、公平等,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醫生都可以承擔法醫病理工作者的工作。法醫病理工作者需要將臨床病理學與法醫學緊密的結合,該項工作需要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職業責任感、專業素養等等。具有包括以下5方面的要求,分別是:(1)在尸檢之前要了解死者生前的病歷,對死者生前的健康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在實施解剖前制定專門的方案和治療事項等等,做到有目的操作尸檢中的每一步。(2)死者的臟器一經取出,不可歸還死者,應長時間進行保存,待無其他異議后再進行操作。(3)在尸檢的過程中應保障當事人雙方均有人在場,保障尸檢的公正性和透明性。(4)在解剖中在死者的頭顱、頸部、胸腔、腹腔、心臟、胃等重要的臟器均需要提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避免遺漏。(5)作為法醫病理工作者應秉承著對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在做出檢查結果中做到客觀、準確、真實,不能存在偏向性。由于法醫病理工作者是一項特殊的職業,在處理醫療糾紛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公正提供真實的科學依據。
例4,男、68歲。與鄰居發爭執,輕微廝打,在結束后的半小時內突然暈倒至昏迷,在醫院搶救2天后死亡。死者家屬將鄰居告上法庭,在公安部門、患者家屬同意后實施司法鑒定和尸體解剖。通過尸檢發現死者的腦部左半球近內囊處存在3㎝?.5㎝?㎝的出血灶,再進行全身臟器觀察后,發生心臟體積超過正常人體,其中左心室壁高于正常人體的2.3㎝;脾小體動脈壁厚腔狹;腎臟存在呈顆粒性固縮腎;在死者生前的病歷中記載了死者生前曾有嚴重的高血壓,在與鄰居發爭執,輕微廝打的過程中腦內硬化的小動脈破裂死亡。通過實體解剖、組織觀察后得出最后的結論,證實死者的真正死亡原因,為解決民事案件提供真實依據。
三、結語
醫療糾紛是一項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事件,尤其是涉及人員死亡的醫療糾紛。由于牽扯賠償金額較大,涉及人員較多,若處理不當很容易產生惡性事件。因此,公安部門、當事人雙方對尸檢環節有為重視,這是由于死因鑒定對糾紛的處理和調節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法醫病理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在這種狀況下,法醫病理工作者更需要增加自身專業素質,以公正、嚴謹的工作態度完成工作,為公正提供真實的科學依據,發揮其他部門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長新.尸檢問題在訴訟中的重要意義.中國衛生人才.2010(12).
[2]徐冬冬,黃花,張明陽.改變思路提高法醫物證學實驗教學效果.科技信息.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