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近年來,隨著現代化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農村經濟也在不斷發展,社會對農村衛生要求日益增加。現階段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固體垃圾構成成分的變化增加了農村垃圾處理的難度,雖然我國在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工作中取得一定進展,但是管理工作還不成熟。本文就針對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解決方案與對策,從根本上推動農村衛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策略
為了積極響應農村衛生環境改善的號召,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水平,確保農村居民的健康用水,要嚴格處理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排放問題,徹底改善我國農村的衛生面貌。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固體垃圾在一定程度上給環境帶來了視覺上的污染,造成農村水質污染和農田土質,從而直接影響到農村作物的生產產量。因此,有關部門領導要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固體垃圾管理工作,確保農村健康發展。
一、農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構成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來源于廚房洗菜等的污水、洗浴污水、衛生間廁所的糞便污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洗衣污水等,農村洗衣生活污水中,洗滌劑的使用量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發展而不斷增加[1]。由于部分地區農村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社會發展水平、農村文化背景、水資源使用情況以及農村生產活動等不同,在生活污水的排放類型與處理方式上存在差異,他們對生活污水的認識程度也不盡相同。
二、農村固體垃圾的主要構成
農村固體垃圾的主要組成包括農村居民的生活垃圾、街道清潔管理的清除垃圾、農村食品加工和餐飲業等小型工業市場的廢棄物以及農村學校單位的垃圾等。比如,農村居民的生活垃圾中的燃燒殘渣、紙張塑料金屬等制品的包裝紙、廢舊電池電器元件以及一次性生活用品垃圾污染,餐飲業的廚房殘余固體生活垃圾以及不能分解的包裝物。
三、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的處理策略
(一)完善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的相關管理規章制度
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工作中,要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形成農村環境衛生專人負責的良好管理機制,增強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以及環境保護意識,盡量倡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確保全體農村居民都參與到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的管理工作中來。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加強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管理制度的宣傳以及學習教育培訓,積極開展農村環境衛生評比活動。此外,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工作,加大財政支出,最大限度的設立污水與垃圾處理基礎設施設備的專用資金,用于生活污水與垃圾處理系統化管理運營工作。
(一)創新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保潔市場機制
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的集中處理模式需要大力推廣,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農村保潔市場機制。可以安排農村每個村莊都聘用部分保潔人員,并且要嚴格規范保潔人員的招聘考核錄用管理工作,形成競爭上崗的良好局面,確保農村保潔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保證農村保潔工作的順利開展,不能將農村保潔機制流于形式。加大對農村保潔人員的檢查監督力度,定時定期對保潔工作的內容進行監督檢查,加強保潔人員衛生知識的教育培訓,保潔人員的工資績效考核要規范化、制度化[2]。農村保潔人員的工資發放可以分為三個組成部分:首先,農村居民承擔一部分。其次,當地政府單位承擔一部分。最后,村集體的財政資金支出。三者之間可以進行合理分配。
(二)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工作中增強居民的綠色消費觀念
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工作中要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居民的綠色消費觀念,最大限度的減少農村生活污水與固體垃圾。利用電視媒體、廣播電臺、新聞報紙以及計算機網絡等形式積極倡導農村居民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理念,引導廣大農村居民增強保護農村衛生環境的責任,創新消費觀念,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做到節水、節能以及減少糧食浪費。生產生活用品的選擇方面要自覺選擇環保性能較強的產品,食品的包裝袋盡量使用易分解易處理的外包裝,購物使用環保袋等。強化農村居民的分類回收意識,減少垃圾總量,農村生活垃圾主要從企業單位、農村日常生活家庭、商場集市以及農村醫院門診等方面進行集中分類處理,可以大體分為紙張、金屬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以及有機垃圾和其他垃圾五類,電池的污染較大、體積較小,可以進行特殊分類。有用的垃圾可以放在自家角落中,回收利用或者專業回收隊進行集中垃圾回收。其他垃圾可以通過農村衛生管理部門統一收集,從而大大降低了農村生活垃圾的總量,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衛生管理部門的工作任務量,避免農村垃圾污染工作的人力資源管理浪費,降低了農村垃圾填埋處理工作的資金成本,從根本上減輕了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對農村環境的污染破壞。
(三)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中加強農村沼氣管理
農村的沼氣工程屬于環保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的工作任務量。農村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糞便以及洗滌劑污水廢水,農村居民人口總數決定了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是很可觀的,同時也與農村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3]。生活廢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包括淀粉、脂蛋白、纖維素以及糖等,還存在大量的病毒細菌以及豐富的無機鹽成分。在厭氧細菌的作用下,非常容易產生惡臭氣味。農村的沼氣建設工程正好可以利用生活污水的這一特點開展沼氣工作,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處理技術減少糞水中的有機質,在達到沼氣工程標準規范的基礎上,產生大量沼氣,然后再利用先進技術設備的輔助作用,科學管理沼氣的日常使用。沼氣可以用于生產生活的發電、供暖等,沼肥可以作為一種農作物有機肥。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對于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改善農村的衛生面貌,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管理工作中,要根據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從整體出發,綜合考慮多方面問題,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以及處理技術措施,最大限度滿足農村居民切身利益的情況下,提高農村生活污水以及垃圾處理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安徽省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3,64:3-57.
[2]韓智勇,旦增,孔垂雪.青藏高原農村固體廢物處理現狀與分析——以川藏5個村為例[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4,03:451-457.
[3]鐘格梅,唐振柱,黎勇等.2011—2013年廣西農村垃圾和污水處理監測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4,05:25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