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肖 劉學梁
【摘要】21世紀中,社會需要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高師的鋼琴課程教學是音樂教育專業學科的內部課程,是培養全面人才素質的途徑之一,而鋼琴音樂教學的改革,能夠積極地推動鋼琴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合理地優化和整合交叉各個課程之間的關系,能夠以更高的標準積極地響應高校教育改革的總體趨勢,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
【關鍵詞】高師;鋼琴課程教學;個別課;集體課
鋼琴課教學內容的調整是高師音樂教育改革中的一項重要環節,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主干課程,鋼琴課課程體系的拓展能夠提高鋼琴教學的科學水平,同時也能夠提高鋼琴教學的藝術水平,具有實現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因此,針對目前鋼琴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及特點,改革就顯出其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傳統鋼琴課教學的弊端
目前,隨著社會對音樂教師的需求不斷增加,各個高師音樂專業也在不斷擴大招生。但是,在高等師范院校中,高師音樂專業鋼琴教學具有“高投入、低產出”的特殊性,鋼琴專業教師的編制很少,同時一些鋼琴個別教學模式又具有很大的教學工作量,在音樂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高的今天,導致鋼琴教師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和負擔,很難適應當前教育形式的發展。那么高師鋼琴課教學計劃要求是什么呢?教師不但要具有鋼琴演奏的基本規律,還要具有講授感情概念彈奏的基本方法,不但要具有分析鋼琴音樂作品的能力,也要具有傳授鋼琴家伴奏理論和技術的教學方法。鋼琴音樂課堂教學的內容較多,教學任務重,學生往往會陷入一種填鴨式的教學困境中,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與積極性較差,獨立思考的空間較少,基本遵循教師對樂曲處理的方式,并且因為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單獨面對教師演奏時,不可避免地產生緊張的情緒,而教師在教學中也帶有主觀的隨意性。
二.高師鋼琴課教學改革建議
隨著高校招生量的擴大,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顯然不能適應廣大學生的教學需求,并且目前師范院校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內容以及方法等等已經顯得很陳舊和單一,這有悖于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因此高師鋼琴教學要進行改革。
(一)教學模式
1.集體課的教學模式
鋼琴集體課的教學要注重大課,以小課為輔導,以大、小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可以把5名(左右)鋼琴程度相近的學生組成一個鋼琴集體課教學組,每周由主教老師布置新的演奏曲目,上一次大課,集中做示范,講解曲目中彈奏時的技術要點,勾勒出曲目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檢查作業的時候,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參加,采用小演奏會的形式,學生既是演奏員,也是觀眾和聽眾。并且為了增添演奏會濃厚的演出氣氛和色彩,在每個人演奏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輔導工作,增強學生藝術實踐的效果。演奏結束后,教師要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和優點,給演奏的學生打好評語。同時為了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全貌,在評分成績的時候,要加上期末考試成績。
2.集體課的優越性
通過鋼琴教學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使我們體會到,鋼琴集體課具有以下三點獨特的優勢:(1)在學習上,鋼琴集體課調動了學生的主以觀能動性,體現出了師范院校的特色,減少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同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增強了“教”與“學”的觀摩和交流,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2)集體課不但促進了教師自身建設的能動性,同時也提高了鋼琴教師的備課要求,從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3)在教師的數量和教學實踐上,緩解了學生、教師之間的負擔和矛盾,降低了鋼琴課的成本投入,從而提高了音樂教育的普及度,并且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授課內容
1.統一教學計劃
在小組課的教學過程中,按照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師不但要統一教學計劃和內容,做好集中師范,也要統一教學進度和要求,做好集中講授。首先,教材的統一,才能統一講授理論知識,檢查作業,總結作業情況,講授新課以及留作業。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進度的掌握上,盡可能處理好統一的教材、進度與因材施教之間的關系。同時在教材選用上,要為完成好的具有潛力的學生準備一些教材,補充他們在課堂中的學習,同時也要完成統一的曲目外。
2.適當增加合作性曲目
對學生的工作職位來說,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必要的。而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容易忽視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合作演奏能力。在鋼琴藝術中,合作類作品也是一項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合奏練習只有在鋼琴集體課上才可能進行,是鋼琴個別教學望塵莫及的,這種多樣化課堂演奏形式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在樂曲演奏中的默契配合能力。”另外,鋼琴又是一件獨奏性很強的樂器。因此,在鋼琴教學內容中適當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來彌補教學中的缺憾。如:如何組織四手聯彈鋼琴作品,并且可以增加一些雙鋼琴作品、增加一些鋼琴與其他樂器的重奏作品以及增加一些鋼琴協奏曲等等。
3.如何逐步建立鋼琴藝術資料數據庫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收集、整理和調用各類資料的便利手段。因此,為了逐步建立鋼琴藝術資料數據庫,我們要充分地發揮科學技術的優勢,利用多媒體技術,把鋼琴課程教學的內容制作成電腦文件。并且為了提高高師鋼琴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水平,通過電腦技術這一有效途徑,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從而使學生和教師能夠及時地獲取信息資源。
綜上所述,由集體課、小組課和一對一個別課相結合模式組成的新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吸取了傳統鋼琴音樂教育中一切正確有效的教育思想、教學原則、方法和手段,并結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而進行的新型教育活動;同時又是針對傳統鋼琴音樂教育的一次全面深刻的改革,順應了現代教育改革的趨勢與要求。它不斷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也提高了鋼琴教學的藝術水平,同時也增強了整體教學的質量和科學水平。同時,高師鋼琴課程的教學改革能夠推動學科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各個課程之間的優化整合和合理交叉,使高師鋼琴課程教學改革更加符合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全面需求,從而推動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促進了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