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魅力不再《經濟學人》2014年1月24日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仍是世界上最誘人的市場。但對很多外國企業來講,日子正變得越來越難過。部分原因是中國增長停滯成本上升,有才華的年輕雇員越發難找,而工資水平卻不斷飆漲。
中國的某些領域存在市場管制,外國銀行和證券公司很難進入中國市場。思科、IBM和高通正面臨后斯諾登時代的強烈反彈,葛蘭素史克陷入腐敗丑聞等等,跨國公司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
同時,競爭也不斷升溫。很多中國公司擁有了海外經驗,有些還在開發創新性的產品。消費者不再會因為一個外國品牌而支付高額溢價,中國人精通網絡又缺乏品牌忠誠度。
對那些想留在中國的企業來說,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首先,成本上升意味著企業必須從追求增長轉變為提高生產率。
此外,必須加強管控。總部的負責人必須確保中國區官員的行為和安全標準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高。
最后,中國統一市場的策略不再有效。中國很多省或大城市的人口和一個歐洲同家一樣多,它們的飲食風俗各異,大約有4億中國人不說普通話,繼續實行中國統一市場的策略顯然行不通。
美國房價繼續上漲《巴倫周刊》2014年1月1日
2013年,美國房地產開始復蘇,但仍有一些觀察家質疑房價回升到底能持續多久。《巴倫周刊》認為今后三年房價仍將上漲,但是漲速要慢得多。因為房屋購買者預期的慣性會引發市場失靈,所以通常房價上漲趨勢會維持五到十年。
另一個積極因素是大多數買家還買得起房子。今年房價上漲了,購買房子的負擔確實比五年前大了,但是經過對比分析了不同地區收入中位數和房價中位數后發現,人們購買房屋的能力比危機爆發前40年的任何時候都強。
房地產市場走強的另一個原因是影子庫存(處于喪失抵押品贖回權通道的房屋和嚴重拖欠貸款的房屋)大大減少了。
此外,還有供給不足也會推升房價。根據美國全國地產商協會的數據,以現在的銷售速度,庫存的房產只夠維持5個月,而正常水平是10個月。供給不足的問題不會在未來兩年內快速解決。
2013年8件半驚喜《商業周刊》2014年1月6日
以下是2013年幾件意外驚喜:
1.華盛頓突然和解:就在10月,這看起來還是奢望,但最終達成和解。
2.美國醫療費用恰到好處:醫療費用連續3年增長低于2%。
3.婦女撐起半邊天:想想那些女性領導人和商界領袖。婦女真的頂起半邊天。
4.石油峰值還未到來:水力壓裂法和水平鉆探給美國頁巖富集區賦予了新的生命。
5.太陽能成主流:共和黨選區出現了倡導太陽能的環保人士,同時一些大公司開始加大對太陽能的投資力度。
6.告別武器:總體看來,21世紀還是和平多了。
7.歐元區復蘇并增長:盡管問題重重,但是這個貨幣依然有吸引力。
8.美聯儲對緊縮政策謹言慎行:當伯南克宣布不會減少債券購買計劃,股市聞言開始暴漲。
8%,中國的改革:中國放松了計劃生育政策,取消了勞改制度,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宣布要加大打擊腐敗。
技術創新和工作《經濟學人》2014年1月22日
很多人相信技術進步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它消滅一些工作崗位,但同時也會創造更多更好的工作。
但現有的創新能夠摧毀那些過去從未被影響過的工作。
目前為止受機器影響是那些日常的重復性的勞動,由于運算能力的指數化提升以及數字化信息無處不在,計算機可以比人類更加廉價高效的執行復雜任務。一項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今天47%的工作可以在以后二十年里實現自動化。
與同時,創新過程本身也被數字革命改變。由于網絡上有現成的代碼,再加上各種現成服務商,如亞馬遜的云計算、銷售是蘋果的app store、市場推廣是Facebook平臺,很多數字創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和從前不同,現在這些數字企業并不需要太多勞動力。2012年圖片分享軟件Instagram以1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Facebook時,它擁有3000萬用戶卻只雇傭了13名員工,而幾個月前剛剛申請破產的柯達公司在其最鼎盛時候雇傭了145000名員工。
這對社會的影響將非常巨大。大部分最受威脅的工作地位會更低,而受自動化影響較小的技術崗位的地位將提升(如創造力和管理經驗),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工資中位數保持不變,但收入差距卻可能急劇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