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國際經濟日益發展,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來說,面臨著更大的資源配置挑戰,在跨國公司跨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確、客觀地認識和分析文化差異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必將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問題。本文將從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概念出發,探究不同文化沖突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關鍵詞】
跨國公司;跨文化;人力資源
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強勢發展,在國際分工與合作日益滲透的大環境下,面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特別是對于跨文化差異下的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無疑是新的研究課題和挑戰。本文將結合跨文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現狀及問題,從文化差異下提出推進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對策,以增強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競爭力。
1 跨文化概述及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特征
文化的概念是綜合的,是人類社會歷史沉淀的產物。而跨文化是文化的交叉與融合,不同地域下的文化主體是有差異性的,尤其是在現代跨國企業文化建設中,面對不同信仰、價值觀的多種類型文化的交叉,如何從文化的差異性上來實現溝通的順暢與和諧,將是跨文化時代迫切面對的首要問題。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更是重中之重。跨文化企業主要是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跨文化差異的員工所組成的企業。對于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來說,主要是從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資源進行獲取、保持、評價、發展和調整等一體化管理的過程中,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工作生活質量,進而取得經濟效益。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幾點:一是對管理范圍的廣度來說進一步擴大,通常對于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面對其文化間的差異性,通過對異國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從減少文化沖突中來規避管理問題。二是對管理者的要求來說顯得更高,特別是對于文化間的差異性,如何從人力資源的功用上來整合,來形成新的“文化組合”競爭力,從而拉近企業成員間的距離,使綜合人力資源優勢得到發揮。三是必須從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中來掌握相應的管理技巧和方法,面對跨文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新問題,從原因的分析中尋找科學有效的方法來改進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
2 當前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從我國跨國公司的發展來看,截止2010年末,我國在在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共有1.6萬家境外企業,投資覆蓋率達到72.7%,其中對亞洲、非洲地區投資覆蓋率分別達到90%和85%。在跨國企業經營性質上,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化,投資領域上也由傳統的資源開發與加工逐步向產業優勢上的轉移。總的來看,在國際化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的競爭下,我國跨國公司在經營戰略與核心競爭力上還顯得不足,自主經營權力相對缺乏,尤其是在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由于面臨跨文化的差異與沖突,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表現在人力資源的選拔與配置上,特別是西方思維模式下對企業管理的理念與我國傳統文化存在差異,西方企業在員工競爭中注重評價與測試,尤其是對于公正公平的推崇,而我國人力資源選拔上側重于資歷與關系背景,尤其是對權力的組織與分配上,存在一定的思維局限性。二是表現在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培訓上,由于跨國公司經營活動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特點,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培訓工作,母國公司管理培訓與東道國的勞動法律法規存在差異,在跨文化培訓中難以有效顧及各員工的民俗信仰與習慣,不利于母國人力資源的開發,同時,對于東道國員工的培訓,雖然能夠從社會文化、法律法規給予引導,而對于國際化市場的變化與反應上顯得難以適應,特別是跨國公司在兼顧本國組織文化與其他文化間的沖突時,往往帶來更多的情緒對立。三是表現在人員的考評機制上,績效考核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于跨文化環境下員工績效考評來說,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如西方崇尚個人主義,而東方注重集體主義,在人際關系的調整中無法兼顧全面,特別是對于相關規范的量化與考核上,無法有效促進績效機制的順利實施。四是表現在薪酬政策及管理上,科學、有效的薪酬激勵機制能夠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與均衡發展,尤其是在吸引、保留、激勵員工等方面發揮其積極優勢。而在實際跨文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由于不同工種、不同國籍、不同崗位的員工在制定相應薪酬管理制度時,中國企業注重忠誠與關系的維系,側重于團體獎金的發送,而西方國籍員工更青睞金錢激勵與個人獎勵,從而給企業人力薪酬管理帶來更多問題。
3 跨文化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文化差異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該結合企業實際,從以下幾個文化策略中來平衡。
3.1 管理策略的選擇
一是母公司文化的移植策略,其主要適應于母公司的派遣人員擔任子公司的重要職務,從而能夠從信息的溝通與有效監控上來把握平衡,特別是對于母公司風俗文化習慣的漸進式滲透,能夠讓當地員工從中認識了解,從而實現對公司企業文化的融合。二是跨文化間的融合策略,對于不同文化下的企業,從雙方文化間尋找基礎和平衡點,特別是對公共文化的提取來減少文化間的排斥與差異性,從時間積累上來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協調。三是文化的多向交叉與滲透策略,對于跨文化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在尊重各國文化的前提下,以利用文化的獨特性來展開文化間的交流與滲透,如“混合人事管理策略”的運用,更多的是將全球人力資源優勢作為企業人力管理的重要依據,以最大化效益的發揮來挖掘人力資本。
3.2 人力資源管理各職能的對策
一是從人力資源選聘機制上建立文化差異性對策,特別是對于通過學習后具有豐富管理知識與經驗的管理者,更應該從其個人業績和表現上來選聘,對于注重集體主義導向的團隊,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應注重有交集的人,而對于強調個人主義的團隊,在人力資源管理決策上應該注重公平與公正。二是對于文化差異下的員工培訓工作,結合員工所在國的文化傳統與習慣,對于權力化程度高國家的員工,體現在培訓的絕對服從上,相反,則培訓方式要融入靈活性,以避免文化間的失衡。三是對于跨文化下的績效考評,對于個人主義傾向高國家的員工,其考評模式應該側重于個人的績效,而對于集體主義傾向的國家員工,其考評機制應側重于集體主義文化,特別是在考評指標及工作任務的制定上,應該從文化差異性給予靈活地把握。
【參考文獻】
[1]朱兵,王文平,王為東,張廷龍.企業文化、組織學習對創新績效的影響[J].軟科學. 2010(01).
[2]魏杰,鄭道淑.在華韓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本土化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0(10).
【作者簡介】
張成(1977.11-),男,漢族,湖北松滋人,學歷: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