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 張秀平 車文實
摘要:本文對照電子設計大賽的要求,查找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實踐教學理念、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群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實踐教學改革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設計大賽;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00-00
隨著大眾化教育的普及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運而生,實踐教學成為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視實踐教學在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強開展實踐教學工作,但從近幾年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的情況來看, 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實踐教學功能的發揮,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對照電子設計大賽的要求,查找出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實踐教學理念、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群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實踐教學改革的措施,以供參考。
1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目的和特點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教育部倡導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于促進高等學校對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其特點是與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密切結合,競賽內容既有理論設計,又有實際制作,可以全面檢驗參賽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能力。
2 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實踐教學理念存在誤區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前身是師范專科學校,重理論課輕實踐課。近幾年,隨著學校升本和社會對人才規格需求的變化,人才培養目標才轉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由于受傳統辦學模式的影響,部分主管領導和一線教師的教學觀念仍未轉變,即使是新辦的應用型專業,也反映出重理論課輕實踐課的教學觀念。課堂教學很規范,有嚴格的制度保障體系、質量監督體系和考核程序,而對實踐課的教學就很不規范,缺乏制度保障體系、質量監督體系和考核程序;在排課時依然依據理論課為主實踐課為輔的模式,把綜合素質高的教師安排上理論課,把綜合素質相對較差的老師安排帶實踐課,這些認識的錯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2.2 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不合理
對照電子設計競賽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設計不夠合理,主要表現在實踐教學內容不能相互銜接、相互配套,相對比較雜亂;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不能有機的結合, 沒有形成系統地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不能成為各門課程的有機聯系體,制約了學生創新精神的培育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2.3 實踐師資力量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師資從整體上看缺乏實踐經驗,因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幾乎所有的實踐教學環節都是由一線任課教師兼任,理論課教師一般很少具有實踐經驗,因為很多老師基本上都是在學科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造就出來的,從學校到學校,一畢業就從事教學工作,理論知識淵博,但實踐經驗缺乏,指導學生進行實踐的能力欠缺。
2.4 實踐基地建設不到位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經費不足,對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不到位,數量嚴重不足,不能滿足本科教學的需要。原有的實踐教學基地主要是初級中學, 只能滿足教育類專業專科學生的教育實習。學校升格為本科的院校后,新建的非師范類的工科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嚴重缺乏,根本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有的院校為了減輕負擔,讓學生自主實習,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2.5 實驗課教學內容和方法陳舊
以電子技術實驗課為例,傳統的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一般是根據理論課的課程進度,分為模電和數電技術基礎實驗、電工基礎實驗、電子電工綜合實驗三個層次。各層次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陳舊、呆板、單一,所有實驗都是統一模式: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與步驟、實驗結果、注意事項等。實驗內容嚴格按照理論教材設計,都是驗證性實驗,主要研究由分立元件組成的各種電路,學生對此類固定模式的實驗不感興趣,對實驗課程產生了厭煩情緒,經常應付了事,達不到提升實踐能力的目的。
3 電子設計大賽促進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改革的對策
3.1 樹立正確的實踐教學理念
作為新建本科院校,必須明確自身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及服務面向,必須轉變思想觀念,要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新建本科院校要符合大眾化教育的要求,不搞精英式教育,而搞大眾化教育,為社會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或崗位群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將實踐教學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真正發揮實踐教學環節的實踐育人作用。
3.2 加強實驗室的建設
大多新建本科院校實驗教學條件較差,部分專業實驗設備過少,尤其有的新建工科專業根本沒有實驗設備,嚴重缺乏實踐性教學環境。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實驗室是由參賽學校自己提供的,競賽實驗室如果具有應變能力和綜合適應能力的功能,才能滿足電子設計競賽各種題目的要求。建議通過電子設計競賽的培訓以及參賽,查找出已有實驗室的建設差距,學校要加大實驗室投入,根據專業需要購買先進的儀器設備,充實與電子專業相關實驗室,建設滿足電子競賽需要和滿足學生進行課外科技活動的創新實驗室。
3.3 科學設計實踐教學體系
電子設計競賽內容不同于一般的實踐教學,它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競賽內容既包括系統的設計和實際制作,又包括報告的撰寫,特別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由于學生在競賽前所學的各門課程知識比較分立,設計制作中學生們普遍缺乏各學科之間的綜合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改革原有的課程體系,科學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增加實驗課程比例。
3.4 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中不僅要考慮到大多數同學的需求,還要滿足參加電子設計競賽學生的愿望,使電子設計競賽的內容成為課堂教學的案例,及早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對競賽的興趣。要更新教學內容,舍棄過時陳舊的知識,比如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過多的小規模集成電路實驗就可以舍棄;引入CPLD、FPGA以及SOC芯片的應用等新的內容。
電子設計大賽要求給學生更多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留給學生更多時間和自主學習的空間,可以將傳統的集中實驗教學改為開放式實驗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和愛好,選擇課程規定以外的實驗內容,使學生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有較大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對那些積極參與競賽的同學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指派指導教師專人指導,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在競賽中脫穎而出。
3.5 加強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打造一批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技能的實踐教師隊伍,應該成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由于電子設計競賽命題范圍廣,涉及的課程多、主要體現新技術的應用,要求指導教師要有很寬的知識面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師層次不同,年輕教師熟悉新技術,但缺乏實踐經驗;老教師有豐富的經驗,但對新技術和計算機應用又不熟悉。建議賽前成立教師指導小組,將不同學科、不同年齡、不同特長的教師進行組合,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競賽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學校可以分批次選派教師到一些企事業單位短期實踐學習,激勵教師考取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積極引進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工程師、技師,改善實踐教學師資結構,這樣才能加速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專業的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會盡快改變應用型專業的實踐教學師資匱乏的困境。
3.6 建立校內外實踐基地群
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有足夠的實踐教學基地,因為實踐教學基地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保證,只有在實踐基地中才能完成對大學生的技能訓練,培養實踐動手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和有效融合社會資源,積極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克服地域、經濟上的重重困難,投入資金全面保障實踐教學條件,逐步形成校內外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分布合理的實踐教學基地群。
總之,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是對高校實踐教學的一種有效檢驗手段,競賽的成功舉辦推動和深化了高校實踐教學的發展。同時,高校實踐教學的發展,也有力促進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的成功舉辦。新建本科院校應當以電子設計競賽為契機,不斷總結、改進和推廣這些經驗,從而使實踐教學更上一個臺階,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文全. 徐建霖.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4):68-70.
[2]謝東.等.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7,(5).
[3]魏山城. 等.改革實驗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對實驗的興趣[J].實驗室研究索,2005,(3).
[4]謝國秋,劉仁臣.應用型本科院校新增工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弊端與對策[J].淮北煤炭師范
學院學報,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