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題目在景觀設計教學中導入景觀設計案例的探索(院級課題)課題編號2013022
【文章摘要】
景觀設計是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環境與藝術設計等專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在設計課程中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設計知識整合要求,本文根據自己在景觀設計教育中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為景觀設計教育提出的幾點思考。文章就在景觀設計教學中如何導入景觀設計案例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
景觀設計;教學;案例;任務驅動
景觀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景觀設計設計很多領域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社會環境、人工建筑環境,還涉及建筑、藝術、規劃、園林等多個專業。近年來,隨著城市和鄉村建設的發展,景觀設計本身也得到很大的發展,而社會對景觀設計方面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加大,尤其是具有較好動手能力的人才。
因而,加強教育和相關設計知識的融合,如開設高職院校城市規劃,室內及景觀設計環境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對學生景觀設計能力的培養是為了培養未來人才的必然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和任務驅動教學采用案例導入的情況下,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 為什么要運用案例導入這種教學模式
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學習的過程是人的認知思維活動主動建構的過程,是人們通過原有的知識經驗與外界環境進行交互活動以獲取建構新知識的過程。理論的核心是知識的獲得是由學習者本人構建的,而不是傳授的。以該理論為基礎的“任務驅動”有利于在景觀設計的課堂當中,教師對學生布置任務和學習目標,以引導學生達到課堂教學任務。案例導入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建立在以上理論基礎之上的一種教學模式,它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景觀設計學習任務展開教學,最終將景觀設計理論和景觀設計中應該具備的技能,在完成任務中得到落實和掌握。從中不僅培養了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力,與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非常吻合。
2 在景觀設計教學過程中怎樣把案例導入用于任務驅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且擁有學習主動權。學生學習和完成任務的真正動力系統是成就動機。學習的橋梁是任務,驅學生完成任務的而是學習者本身,而不是老師也不是任務。它的指導思想包括以下七個方面:(1)圍繞被教學者為中心,即在教學過程中為被教學者提供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規定的學習進程,這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習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2)適合兩個或多個學習者之間、教與學之間的互動;(3)強調知識建構的過程而不是結果;(4)學習環境可以提供有效的反饋手段;(5)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6)教師的作用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表現為組織、監控、指導、輔助;(7)創建與學習相關的真實環境,尤其是基于任務和解決問題的情景。
基于上述理論,在教授景觀設計這門課時,教師首先需要給學習者布置一個任務,學生會在任務活動的驅動下,通過利用學習資源來對所運用到的知識點來學習和交流。例如在學習《道路景觀規劃設計》這個知識章節時,根據道路景觀設計任務的要點老師可將任務設計成兩個主要部分,一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類活動,二是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類活動,教師在整個過程當中分飾三個身份,分別為教學資源補給者、主導者和協助者。
設計任務時難點要設計精確到位,其中需要注意的點分別為:(1)道路景觀設計的任務要有明確的目的,設計定位是什么;(2)要比較具體,可操作性要強;(3)在難度上要有層次,要根據學生特點來設計;(4)在道路景觀設計的任務設計時要注意問題的綜合性和多元化;(5)設計的任務要以學生為主體;(6)任務要易于實施和反饋。
3 案例導入任務驅動法在景觀設計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
3.1 設計任務
這里我們選取了一個章節----“景觀種植”,它是《景觀設計學》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章節,它的學習目標如下:景觀種植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場地的特色,規定土地利用形態。以綠化中對植物的選擇和植物的配植要素進行分析,給出注意點,讓我們學生在任務最后要學會用植物選擇和植物配置來為場地進行造景設計。
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職業技能為能力目標,教師用案例導入任務驅動開始給出一個教學任務—--設計校體育館周圍的綠化景觀。學生在面對這個任務時會有很多疑問,例如什么是景觀種植,怎么選擇植物,怎樣配置植物及體育館周圍該怎么設計綠化景觀等。隨后教師可以就學生所提的問題一一做出解答并安排教學活動。
3.2 提出任務來對學生針對性指導
教師對一些專業概念可以讓學生首先在書本里尋找答案,然后教師再用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對于景觀種植要做到怎樣才算完成,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和圖片講解,并引入典型案例來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
3.3 指導學生互相討論并最終完成任務
教師要給完成任務給定具體時間并運用合適的教學工具,教師可以在授課計劃中設置師弟考察課,帶領學生到其他學校校體育館考察景觀設計情況,并考察自己學校體育館周邊的環境,包括地質、地貌等,收集和整理相關材料,然后設置實踐操作課,首先是在圖紙上畫概念方案,等方案確定下來再通過專業機房運用制圖軟件制作一系列的景觀設計圖,再配合文字說明和示意圖,來表達學生自己對景觀種植的想法。
3.4 匯報和評價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章節結束后會布置相應的作業,學生完成作業等教師批改完作業就結束了該章節的教學,而缺少了對任務的匯報評價的環節,而匯報和評價恰恰是整個教學方法進行中最關鍵最畫龍點睛的環節。只有通過這樣才能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最終指導了學生的能力培養,是一個較為完整的過程。因此,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匯報對自己在設計過程中的想法進行答辯,這一環節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評價是教師對每位學生進行評論和點撥。這樣師生可以共同總結來達到學習目標。綜合以上四個步驟才是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完整實施過程。
4 結論
綜上在景觀設計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比較合理地運用案例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法,有目的地啟發學生去自主思考和不斷地探索,課堂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技術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比較直觀的了解知識點。任務驅動法實施過程中學生會在不同階段獲得成就感,最終通過對任務的匯報和修改來完成任務,可以很好的培養出獨立探索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3.
[2]馬克辛,卞宏旭.景觀設計教學[M].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周亮亮 (1985.01 -),男,工作單位:浙江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藝術分院,主要研究方向是:景觀規劃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