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衛東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學習物理知識要尊重學生的一般認知規律:由現象到問題,由猜想到驗證,由理解到應用。運用實驗組織教學可以強化學生的感知并糾正感知中的原始概念,加強了理性認識。通過實驗,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實用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然而,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迫于升學壓力,部分教師仍然以分數為教學導向,在實際教學中并不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再加上部分學校實驗室器材不足,于是很多實驗能免則免。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更談不上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筆者認為,物理教學應該切實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對教學的引領作用
物理實驗教學,不僅是學習前人成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現成的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思維。因此,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和“教師做實驗學生看實驗”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更新觀念,認識實驗對教學的引領作用。在實驗教學中,要求教師了解班級學生的特點和基礎,充分吃透教材,構思多種實驗方案,使學生的思維在興趣和教師的引領下積極思考、積極動手,有效完成實驗探究過程和教學任務。
培養學習興趣,提高觀察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那些神奇的、貼近生活的現象和問題,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物理實驗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整個現象發生的過程、條件和物理特征等。例如,在觀察“驗電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現象時,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①箔片原來的夾角?②靠近后夾角發生怎樣的變化?③夾角變化的原因?④有幾種辦法讓其變小?通過觀察和討論,學生自己得出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結論。通過對上述物理現象的觀察,不僅成功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實驗
實驗有其直觀性,學生很感興趣,充滿好奇但是又不敢隨便動手,怕做不好。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學生,使其大膽參與演示實驗、做好趣味實驗,無論成功與否都要肯定其閃光點,給學生樹立自信心,慢慢地,這種積極參與的熱情會讓學生躍躍欲試。在各種小實驗、小制作過程中,學生們積極準備實驗材料,各小組紛紛獻計獻策,成功的很高興,失敗的不氣餒,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牢固。如課本中“覆杯實驗”“瓶子吞雞蛋實驗”“小小蒸汽機”“小電動機”“硬幣跳欄”這些實驗和制作,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物理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這些課外小實驗、課外制作,并合理加以引導。這些活動,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相互之間得到學習交流機會,滿足了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學生會結合教師所講授內容,加深對物理知識理解和記憶,促進了一系列相關知識點的學習。
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中學物理實驗是學生將來從事科學實驗的起點,傳統教育培訓出來的學生往往是高分低能,加強實驗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定義和定律的理解,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因此,在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協作精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每次實驗,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原理,正確使用各種物理器材,學會數據整理和結果處理,并且能夠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結論。物理教學的過程也是學習前人成果并形成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初中物理課本實驗過程與方法單一,不利于發散思維的培養。因此筆者在教學中,以常見實驗知識為基礎,從不同角度挖掘實驗,利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來設計實驗,選擇最合適方案,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然創造性思維也離不開合理猜想,因此教師要正確對待和引導學生的奇思妙想,為創新思維的培養插上騰飛的翅膀。
大家都知道,實驗對于物理教學的重要性,不僅要教會學生文化知識,更應該立足于實驗教學,只有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物理人才。
(作者單位:山東省即墨市北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