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共識,但對培養的方式、目標、規格等并沒有明確的界定,創新能力的培養還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創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培養要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全面開放實驗室就是提高學生各種能力的一個最有效手段。將綜合素質教育貫穿于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原創精神,使其創新興趣得到鼓勵、創新實踐得到指導、創新才能得到展示、創新進步得到欣賞。全面學生的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開放實驗室;創新能力;綜合素質
我國《高等教育法》第五條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近年來,中央和各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各高等學校都十分重視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部把實踐教學作為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關鍵指標之一。各高等學校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改革,這些對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開放實驗室就是切實可行的一個有效手段。所謂開放實驗室,不僅僅包括時間上的開放,也包括內容上的開放。時間上的開放又分為定時開放和預約開放。內容上的開放則包括把實驗課的提前準備工作,交給部分同學來完成。開設提高型和綜合性的實驗項目,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參與大學生創新活動。創新能力是各類學生培養的重要內容。雖然創新能力不是教出來的,但卻可以著力培養。保持訓練系統性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原則。
一、實驗教學階段
1.常規教學階段
以往的實驗教學中,我們總是提前做好實驗準備工作,學生進入實驗室后只是按部就班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記錄相關數據,寫出一份合格的實驗報告,認為這就是完成了整個實驗內容。而學生對在實驗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不能從根本上進行分析。而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有機會參加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在這個工作中發現實驗成功的決定因素,從而自己預習實驗內容,把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找出一個可行的預案。因此實驗準備工作在實驗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學生在實驗準備工作中學到了許多實驗課上學不到的知識,并且加強了實驗技能的掌握。
另外,實驗教學的內容必須及時更新、難度要增加、水平要提高,除必要的驗證性實驗以外,要大力增加研究性、探索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有目的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在數電、模電實驗課教學環節中,對有創新性設計思想、能力較強的優秀學生,可以允許其免做普通實驗,而為其安排難度較大的實驗課題。允許其自擬實驗課題和設計方案,由實驗室提供所需的特殊器件。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而且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2.實驗創新階段
創新是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的靈魂,知識經濟對勞動者創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緊迫要求。實驗室是教學實驗的重要場所。開放性實驗室為學生的科學研究和參與各類社會活動,提高實驗水平,加強自身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實驗室開放不僅對學生的技能訓練,而且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驗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的培養。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和要求,確定開放內容。設計性、綜合性和研究性實驗,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等課外科技活動實驗均可。提倡學生自擬實驗課題,鼓勵學生參與教師課題,學習解決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問題,鼓勵學生把他們的實驗成果轉化成科研論文,專利。這樣的訓練可以讓學生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使學生產生駕馭知識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創造熱情和創造能力。
二、實踐教學階段
1.基礎實踐教學階段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要兼顧理論教學體系和實驗教學體系,既要相對獨立又要服務于其他教學體系,還要充分利用實踐教學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上。集中性實踐教學包括實習、課程設計、綜合實訓和畢業設計等。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積極聯系企業讓學生走向生產一線,借助這樣一個平臺,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生產力,又借助這樣一個時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漏洞,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動力。根據課程安排帶領學生做課程設計,題目可以自擬也可以選用教師選定題目,這樣把本門課程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還可以利用其他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綜合實訓階段,針對不同專業設計適合本專業的實訓內容,比如針對電子、電科專業的學生可以設計電子電工實訓,針對機電專業學生可以設計金工實訓等。每次實訓有特定的目的,主要以提高學生的基本實踐技能,提高動手能力為主。對于個別動手能力極強的學生,實訓結束時還可以推薦他們參加一些電子大賽。
2.綜合實踐教學階段
利用競賽等多種形式和機會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讓他們對研究工作有初步的洞察能力、科學方法的應用能力。在完成基礎實踐教學的前提下,選拔部分學生參加各級大賽,比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大學生ICAN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山東省機器人大賽,大學生物理科技創新大賽,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參加各類比賽的學生,在資料查閱、元器件選擇、系統設計、新器件應用、方案論證調整,以及創新能力,團隊意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比如考取研究生的學生,很快成立了自己的獨立工作室。我們的學生也被華為這樣的著名企業錄用。
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職業資格證書與職業勞動活動密切相聯,反映特定職業的實際工作標準和規范。鑒于職業資格證書的重要性,我們對學生也進行相關培訓,指導學生取得了電子儀器儀表裝配工、維修電工、汽車修理工等和專業比較相關的各種證書,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砝碼。
三、結束語
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共識,但對培養的方式、目標、規格等并沒有明確的界定,創新能力的培養還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創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培養要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很多學生總是習慣于高中的教學模式,過于依賴老師,缺乏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使學生改變這一現狀,要改革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將綜合素質教育貫穿于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原創精神,使其創新興趣得到鼓勵、創新實踐得到指導、創新才能得到展示、創新進步得到欣賞。總之,大學生創新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要以提高學生就業為突破點,注重實踐教學從重結果向重過程的轉變,注重在理論教學中積極引導和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充分利用大學生創新競賽項目周期長、綜合性強、覆蓋面廣的特點,推動課本知識向專業素質的轉化,完成從簡單到綜合、從知識到能力的升華。全面開放實驗室就是提高學生各種能力的一個最有效手段。當然還要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計劃,適當壓縮理論課學時數,增加實驗、實踐教學時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凌六一.以智能車競賽為契機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J].中國電力教育,2011(31).
[2]廖繼紅.從電子設計競賽談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7(2).
項目來源:德州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作者簡介:王靜(1973—),女,山東陵縣人,高級實驗師,現供職于德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