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龍
我國金字塔式的教育結構,層層考試,分數選拔,一考定終身畸形的教育,突出地表現為“片面追求升學率”,學校領導和老師只把著眼點放在少數能考上重點中學和能上大學的學生身上,對大多數學生采取放任自流的辦法。教師只管教書,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或放棄后進生和一般學生,甚至歧視、打擊那些升學無望的差生,迫使他們離校。形成差生的原因是復雜的,但主要來自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
1 學校的原因
有的學校不能正確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上下功夫。許多學校把較好教師放在重點班,對重點學生重點輔導,而對大部分學生卻棄之不管。甚至拋棄了一切課外活動,教改難于施行,學生完全成了瓶子、罐子、壇子,成為任人擺布的機器。久而久之,學生思想僵化,思維呆板造成學生成績兩極分化。有的學校規章制度不健全,思想教育工作薄弱,管理混亂。學生違反了紀律,出了問題,無人管或不敢管教,有的對差生的思想、缺點、錯誤,不愿做艱苦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喜歡訓人、整人、或用行政處罰,工作敷衍塞責,對學生態度冷淡無情,校風日下,為差生的產生準備了土壤。這樣做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不能使他們轉化為好學生,相反,差生反而越來越多。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增添了學生的逆反心理,惡化了師生關系。有的教師素質較低,不懂教育藝術,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缺少必要的教書育人的專業知識,造成許多人不能接受講課內容,另外由于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不同,致使那些需要時間長的學生,不能達到教學目標要求,造成有些學生成績越來越差,時間久之便淪為差生。有的教師對學生期望過高,對學生估價往往脫離學生真實情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愛好,差生生也不例外。但有的老師因他們學習等的困難,便覺得他們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或覺得他們功課需要補,就不讓他參加一些活動,不讓他們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甚至于處處都鄙視他們。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錯誤地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喪失了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漸地對人、對集體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誘惑面前,甚至會失去理智而無法控制自己,來個“破罐子破摔”,從此一蹶不振。僅有的一點興趣也消失了,厭學情緒自然也就乘虛而入了,學習上的困難者很快就變成學習上的落后者。
2 家庭的原因
2.1 父母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有的家長熱衷于賭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閑。有的父母性格暴躁無知,教育子女沒有耐心,動不動就大打出手,家庭缺乏溫暖;有的家長本身道德敗壞,自私自利;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認為不值得聽取;有的父母見識面狹窄,難以教育“見多識廣”的子女。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2.2 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困難
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較慢,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存在著許多障礙。做父母的對孩子情況知之甚少,甚至認為只要有錢給他們用就行了,殊不知其實孩子們最需要的是心靈的溝通。存在這種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談得上因勢利導呢?
3 對策研究
我們必須認識到差生存在的客觀性,轉變差生的艱巨性,和承認差生的可塑性。端正學校的教育思想,因為在任何一個集體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總會有優、中、差的區別。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差生),樹立差生也能成才的觀念,當盡一切努力轉化差生。對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3.1 轉變教育觀念,用辨證的觀點對待差生
首先,要堅持歷史的觀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在向前發展,同樣,人類也在向前發展,差生也是如此,因此我們決不能用“今不如昔”、“很難教育的一代”等,諸如此類的話來諷刺差生;其次,要堅持全面的觀點。用一分為二的辯證法來分析差生,相信差生有壞的一面,同樣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說,差生在思想上也有進取精神,在學習上也有渴望新知識的意念等;最后,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信心,挖掘差生的潛力,堅信差生并非永遠是差生,差生也有可塑性,也有成才的可能。
3.2 要善待差生
差生在各個學校都是客觀存在的。大多數差生的學習成績雖然差,但自尊心很強,往往爭強好勝,喜歡顯示自己,企圖在同學中樹立威信,但一貫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會自暴自棄,自感落后;雖有上進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學習興趣。這時,他們便另謀途徑,如通過與別人打架、頂撞老師,以其來滿足自己爭強好勝的虛榮心。因此,教師熱愛好學生,更應該厚愛差生,分析差生的心理,熱情耐心幫助他們找出自己差的真正癥結,對癥下藥,培養他們的進取精神,做差生的良師益友。
3.3 在轉變成績差生的工作中,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動力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精心設計良好的教學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分層教學使尖子生吃的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創造一種有利于激發學生內驅力的教學氛圍。對差生應以表揚為主,激勵他們有向更高目標奮進的希望。制定可行的目標循序漸進地幫助差生夯實知識基礎。
3.4 幫助差生重新樹立起自信心
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是轉化差生的關鍵,教師要花功夫下大力氣,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特別要教他們認真處理好教和學的雙邊關系。要他們認真聽老師講,提高學習效率。在差生取得成績時,既要及時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標。在班級工作中可有意識安排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他們看到希望激發進步的潛力。確立起進步有望的信心,教師應不失時機地關心他們,引導和鼓勵他們站立起來前進。
總之,差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轉化過程中,差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近14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體會到要想讓孩子親近你,你得首先走進孩子的內心靈。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班主任就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注重與孩子情感的溝通與交流,給予他們母親般的愛,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