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長 牛鵬超 郝慧華 王丹丹
摘 要:原油倒銷屬于危險品運輸,站點高度分散、流動性強高,易燃易爆,涉及環節多,影響因素多,作業風險高。通過對目前采油礦倒銷油各環節存在的隱患和問題的排查、風險的分析,對一些共性的問題和隱患提出了應對措施,控制和降低倒銷油風險,努力實現倒銷油本質安全、過程控制。
關鍵詞:倒銷油;安全;風險;措施
引 言
倒銷油一直是油氣生產過程的危險環節之一,歷年來,在此方面有過深刻的教訓。在日常檢查過程中,發現倒銷油管理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曝露出一些薄弱環節,也常有違章現象出現,極易引發著火爆炸等事故。因此,對倒銷油全程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并針對性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降低風險,對確保采油廠安全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倒銷油基本情況
目前采油廠倒銷油工作主要是通過承運承包商完成的。因采油廠油區面積大、單井均產低,單井拉油點具有高度分散、多數偏遠的特點。全廠共有單井拉油點305個,裝車棧臺4個,卸油臺11個,平均日拉運液量2200立方米左右 ,油量1230噸左右,每天約58臺罐車承運該項工作(具體分布見下表)。這些拉油點主要集中在二礦、三礦等偏遠站區,部分井油質好,輕質組分多,揮發性強,燃點低,氣量大,裝卸油都具有較高的風險。
2 倒銷油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分析
2.1倒銷油事故情況
采油廠倒銷油次數多、工作量大,并頻繁接觸油、氣、火源,容易產生靜電,道路危險品運輸難,存在較高的火災爆炸、交通、中毒、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設備事故等風險, 從歷年事故統計情況看,倒銷油事故中著火爆炸事故占2/3(這類事故多數是爆燃著火),其中基本都是裝油的多功能罐著火事故,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10-12月份。著火爆炸應該是倒銷油事故的主要事故類型。
2.2倒銷油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隱患
2.2.1準備.通過對30個單井拉油點現場監督檢查結果進行匯總,發現單井拉油點準備階段存在的影響倒銷油安全的主要問題和隱患有11項,其中:無靜電接地樁或不規范15頻次,安全閥刺漏、超檢或引管縮頸10頻次,大罐煙道風門關閉不嚴、煙囪擋板缺失、煙道積灰14頻次。運用安全檢查表法對以多功能罐為例準備階段靜態隱患進行分析。
2.2.2 裝車.(1)人的不安全行為:裝油現場使用明火、抽煙、接打手機、未嚴格進行條件確認,穿戴化纖衣物,站在下風口,用鐵制物品工具敲擊,違規憋壓,脫崗;司機違章啟動車輛;(2)物的不安全狀態;(3)管理缺失。車輛停放位置不合理;高架罐裝車未提前斷電;雷雨天、夜間發油;防爆工具(燈具)配置不足;發油前加熱溫度過高或未加熱;鶴管凍堵;靜置時間不足;多功能罐未定期清灰;發油前關火時間不足。
2.2.3 運輸. 常見事故類型:交通事故、著火爆炸。常見問題:大霧、雷雨冰雪等惡劣天氣行駛,路況差;行駛路線不合理,途徑人口密集區、火源區;違規行車違規停車;靜電拖地帶不規范拖地。
2.2.4 卸車。常見事故類型:閃爆、著火;特點:容易導致次生災害。常見問題(除裝車問題外):未設置雙靜電報警,發油短管未連接靜電接地;卸油池漏氣;使用非防爆工具器具;靜置時間不足;卸油過程無人監控。
3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3.1 原因分析.(1)源頭管理不到位,建設水平低,歷史欠賬較多。設計建設水平不高,導致多功能未注冊、高架罐建設標準不高、安全距離不足等問題出現。(2)日常監控落實不到位,現場受控程度低,單井發油流動性強,監控難度大,動態檢查少。(3)安全意識不強,責任意識不夠,使現場本質安全化水平低,事故隱患點多。如安全閥刺漏、超溫加熱、卸油池裂縫等等。(4)投入不足。如出現不密閉裝卸車、液位計缺失或損壞隱患、護欄爬梯不全或腐蝕嚴重;熱油車輛靜電接地報警夾、防火帽、滅火器等配置不足等等問題。(5)承包商管理不嚴。拉油罐車實行單車效益核算,拖地帶、滅火器滅火器、防火帽等配置和使用存在差距;車輛檢維修不到位;惡劣天氣管理難以有效落實。(6)存在多頭管理現象。多功能屬注采科管,倒銷油歸生產辦管,特種設備歸安全科管,未形成系統、規范有效體系,造成維修、注冊等管理過程脫節。(7)HSE教育培訓不到位。押運人員流動性強,時間難以確定,難以組織有效的學習;相對取得押運證的人員少,內倒車輛押車安排隨意性強。(8)部分生產現狀與配套工藝不適合。部分井剛投產適合用多功能罐,隨著液量氣量的減少或竄氣惡化,造成多功能罐無法加溫或長期處于超壓狀態,沒有及時進行更換為高架罐的工藝調整。
3.2采取的對策及措施
3.2.1針對火源采取的措施. (1)嚴格裝卸油條件確認,裝卸油前按照條件確認表,逐項聯合確認;(2)加強裝卸及周圍人員、車輛的監控,杜絕裝卸油區域內抽煙、打手機、啟動車輛、啟停電器等情況出現;(3)使用防爆工具、防爆手電;裝卸油現場嚴禁使用鐵制工具敲擊;改進卸油臺鐵制蓋板為鋁制;(4)穿防靜電工作服;上車前進行靜電釋放;(5)控制裝卸油速度,使用黑膠管做為裝卸油短管,且確保裝卸油短節沒入液面;(6)卸油臺嚴禁攜帶手機、煙火進入;裝車區域內嚴禁接打手機;(7)改進鶴管方向或加長鶴管,使裝油口遠離爐口;(8)雷雨天氣嚴禁裝卸油;(9)加強HSE監督檢查和教育,嚴禁裝卸油現場動用明火,對于凍堵采取開水燙、吹掃、或改進發油方式等方法。
3.2.2針對油氣聚集。(1)裝卸油車輛停靠合理位置;及時清理罐周圍影響空氣流通的設置(如泥漿池);(2)改進多功能罐鶴管方向,避免形成封閉、半封閉空間;(3)控制裝卸油速度,增強空氣流通;無風天氣、霧天需延長靜置時間;(4)進行改造做到密閉裝卸車;整治現場卸油臺無泄漏油污、卸油池、卸油口密封等隱患;(5)加溫不得過高;恢復高架罐電加熱自動溫度保護功能;確保電加熱高架罐鶴管高度要高于電加熱棒位置;(6)加強管理,運用火把排空、串連利用天然氣等方式,避免高氣量井的罐憋壓;避免安全閥漏氣、管線漏氣、原油泄漏、罐車及周圍污染等情況;(7)火把遠離裝車點設置,裝油前提前關閉。
3.3其它措施。(1)準備階段:(a)加強大罐接地、護欄護圈、安全閥等隱患整改,提高大罐本質安全程度;修復或安裝大罐液位計;搞好防雷檢測;強化特種設備日常檢查和檢驗;加強裝卸油安全警示,設置顯著高架罐液面警示線;(b)做好工作計劃,加強聯系協調,提前加溫或停火停電;減少夜間發油;發油后吹掃,減少管線凝油、凍堵問題頻次;有針對性制作安裝漏斗型加溫解堵裝置,便于現場操作;(c)人車證件齊全有效;加強人員操作燒傷、中毒窒息、高處墜落風險防護;(d)改進工藝:使用降粘劑代替原油加熱;根據生產情況及時進行多功能罐和高架罐的更換;淘汰改造老式多功能罐;盡快完成罐車卸油口氣動緊急切斷閥安裝。 (2)裝卸油階段:開展裝卸油目視化管理,對相關人員進行風險告知,提高安全意識;嚴格組織實施聯合確認;增加單井拉油點視頻監控數量,充分運用視頻監控。(3)運輸階段:保證押運員全程監控帶車;罐車按指定路線行駛,避開鬧市或人口密集區;運用GPS加強車輛監控,促使駕駛員嚴守交通法規,杜絕超速、違規停靠等違章違法行為;強化惡劣天氣倒銷油安全管理,停用活動罐。(4)加強HSE教育培訓、強化檢查監督和考核。(5)運用ABC分類法加強裝油風險監管,有效降低著火爆炸風險。
4 結論
采油廠倒銷油點多分散、工作量大,易燃易爆,存在較多問題。因此相關部門、單位要落實責任、明確目標,從HSE隱患治理入手,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抓實HSE教育培訓,規范員工安全操作行為;推行風險管理,落實可靠保障措施;創新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強化HSE檢查監督,突出倒銷油過程安全的受控程度,多管齊下,齊抓共管,完全可以實現超前預防式管理,確保倒銷油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GB50183-2004 《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規范》
2、SY/T632-2008 《陸上油氣田集輸安全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