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 劉洪滔

開展科研生產管理最佳實踐的識別、總結和推廣工作,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推行科研生產管理評估,推動各研究院模式轉型和管理成熟度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2013年初,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對年度科研生產管理最佳實踐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策劃,具體工作中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加強了年度計劃的執行落實,充分運用評估手段推動科研生產管理最佳實踐總結、交流活動在院屬廠所的深入開展,提升了科研生產管理的成熟度。
管理最佳實踐存在于企業管理的多個領域、多個層次,只有主動、系統地搜尋和總結提煉,才能挖掘出優秀的管理經驗。對管理實踐經驗的挖掘過程,是一個發現、總結、再完善的過程,這一過程的成果既為別人創造了價值,也為自己創造了價值。所以,開展最佳實踐活動的本質就是充分發掘優秀實踐經驗,經過總結實現再提高,通過交流實現知識和經驗的復制增值,促進組織對知識和經驗的主動優化管理。
雖然研究院的最佳實踐總結、交流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開展最佳實踐活動的本質,以及對知識進行深入挖掘、總結、學習、推廣、提高的角度來看,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因此,研究院明確了“深化最佳實踐管理機制建設,推動科研生產管理成熟度提升”的工作方向,并提出了3個方面的改進目標:一是提高最佳實踐總結交流工作在基層單位延伸的深度和廣度;二是提高最佳實踐經驗學習、借鑒應用的主動性、有效性;三是引導廠所建立內部經驗交流平臺,促進優秀經驗的深入挖掘、總結、交流和借鑒應用。
開展科研生產管理最佳實踐總結、推廣的目的不是提煉若干篇論文,而是通過對管理實踐的總結,從隱性知識中提煉固化成功的經驗并推廣到一定的范圍,從而提升組織的整體管理能力和水平。所以,開展最佳實踐總結交流工作不能是一項短期工作,應形成長效機制。

為了有效促進先進管理經驗的推廣應用,規范科研生產管理最佳實踐的識別、總結和推廣工作,研究院制定了科研生產管理最佳實踐的評估和管理辦法,明確了研究院及廠所開展最佳實踐管理的組織機構和責任主體,規定了總結、提煉、交流的有關程序要求。在日常工作中,通過培訓、現場評估等多種方式向廠所傳導最佳實踐管理制度的要求,推動了其在廠所層次的總結、交流及應用推廣活動。
基層單位是科研生產管理實踐經驗的創造者,也是最有潛力的借鑒、應用實踐者,所以研究院最佳實踐管理工作的關鍵是推動優秀管理經驗在廠所的發現、總結、交流及借鑒應用。
建立研究院層面的最佳實踐總結、交流機制,可以在較高的層次、較大的范圍開展對科研生產管理優秀實踐經驗的識別、發現、總結、交流,而推動建立廠所層面的最佳實踐總結、交流機制,可以使優秀管理經驗挖掘更豐富、交流更充分,借鑒應用更生動、有效。
識別發現。為了使優秀管理經驗被有效地識別、發現,研究院利用科研生產管理現場評估的手段,經評估專家發現、評估組研究討論確定。一方面要考慮項目的亮點和實際應用價值,另一方面還要橫向與其它單位比較,綜合考慮項目的創新性、示范性和可借鑒性。
篩選評審。好的管理經驗不一定能夠被轉化為好的論文表達出來,為了確保論文的質量,研究院對各廠所提煉報送的論文進行3輪篩選評審。
第一輪評審初步選定參加研究院級交流的論文,重點把握論文是否有效表達了識別項目的亮點和推廣價值,并提出文章結構方面的修改建議,對總結提煉內容比較單一、推廣價值較低的文章提出重新提煉的要求。

第二輪評審選定上會交流的文章和選入論文集的文章,并在完善文章結構、豐富內容等方面提出改進要求,要求文章達到結構清晰、亮點突出、措施具體、便于推廣交流等。
第三輪評審是確保上會交流文章的PPT形式和內容符合要求。
多渠道交流推廣。研究院層面的推廣交流形式主要包括,按年度組織院級最佳實踐經驗交流會并出版科研生產管理最佳實踐論文集,另外采取專題協調調研、牽頭對口廠所互學等方式來提高交流、應用的效果。
在廠所深入開展推動科研生產管理最佳實踐總結、交流活動,是研究院最佳實踐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研究院在最佳實踐管理制度中明確了廠所建立最佳實踐交流機制的要求,并通過調研、培訓等多種方式與廠所充分溝通,傳導研究院開展最佳實踐工作的目的與要求,促進廠所深入理解開展最佳實踐活動的意義和目的,提高廠所開展豐富多彩的最佳實踐總結交流活動的積極性。
在研究院評估機制的推動下,多數廠所對年度最佳實踐工作進行了策劃,一些廠所建立了內部總結交流機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廠所級交流平臺,使得發現、總結、交流、借鑒應用及提高知識和經驗的活動在院屬廠所得到深化和延伸。例如,院屬某公司把最佳實踐工作融入到了學習改善工程、班組建設中,在班組層面推動了對優秀管理經驗的學習、借鑒活動;有的廠所還出版了最佳實踐交流論文集,建立了內部交流平臺。
在研究院的推動下,院屬廠所開展了對最佳實踐經驗的學習、借鑒、應用活動,并取得一定成效。納入學習、借鑒范圍的最佳實踐包含航天科技集團、研究院以及廠所層面的交流經驗。
借鑒航天科技集團推廣的流程優化最佳實踐項目經驗,研究院針對現階段某平臺系統配套關系復雜、研制過程困難的狀況,從優化生產布局、提高生產效率的角度提出了該平臺系統生產關系布局狀況和后續優化方案。通過對該平臺產品開展流程優化和模式轉型,結合產品化工作實施組批生產,提升了管理水平,解決了型號短線問題。
借鑒航天科技集團推廣的“生產線實時在線管控”最佳實踐項目經驗,院屬廠所積極推動了聯合研制管理平臺的應用以及應用信息化手段優化產品管理流程,優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
借鑒航天科技集團推廣的型譜建設工作經驗,院屬廠所積極策劃了廠所級單機產品型譜建設與實踐活動,以及開展了研制流程優化及通過產品型譜和共用基礎模塊構建產品研發平臺的實踐活動。
借鑒航天科技集團科研生產模式轉型的實踐經驗,院屬廠所積極開展了以科研生產轉型促進制造與管理能力提升的實踐活動,如院屬某公司面對產品市場需求以及生產任務跨越式增長的雙重局面,提出在內部推行包括產品化、技術轉型、管理轉型的科研生產轉型工作,促進了制造與管理能力提升。
借鑒航天科技集團推廣的生產線建設認證工作經驗,研究院機關對生產線建設認證工作進行了詳細策劃,完善了相關制度。在研究院的牽引下,院屬7家單位對生產線建設進行了方案策劃并通過了院級評估。
借鑒研究院推廣的生產線管控經驗,桂林航天電子有限公司積極開展生產計劃JIT看板管控系統建設與運行的實踐活動。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以產品流為管控線索,利用電子JIT看板,實現以產品合同拉動生產,以生產計劃為牽引實現物料采購、儲運配送、零組件生產、裝配生產、試驗檢查全過程控制,做到生產管理精細化,生產進度控制最大化。
借鑒研究院推廣的產品化管理實踐經驗,院屬某研究所積極開展了1553B總線控制器系列電路產品化推進工作。通過3級研制流程優化,多種手段解決瓶頸問題,實現了產能的提升。
院屬某研究所在開展單機產品型譜建設的經驗基礎上,拓展對“兩器”產品的型譜化工作,對數百種“兩器”產品按12種類型進行了型譜規格梳理,對現今和未來的需求進行了分析,按類別梳理了36項共性問題,并制定了解決方案。在產品化工作的基礎上,針對“兩器”產品實施了多項改進措施,使產能得到大幅提升。
院屬某廠將電裝中心星級現場管理的經驗進行了再推廣,在多個車間逐步推開了星級現場建設工作。
近幾年,在航天科技集團科研生產管理評估工作的推動下,研究院深入學習和貫徹了集團公司的相關要求,同時在學習借鑒兄弟研究院管理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規范了相關業務管理工作;充分利用評估手段推動最佳實踐經驗在廠所的發現、總結、交流、借鑒及提高活動,對經驗的學習應用在廠所得到深化和延伸,廠所及研究院機關的管理成熟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2012年前,研究院產品工程建設的多個子要素比較薄弱,航天科技集團現場評估成熟度多在二級水平,經過近2年的改進和提高,各個子要素的成熟度均已達到三級或三級偏上水平。研究院的各項管理也更加規范,科研生產能力有較大提高,交付短線、質量事故頻發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在廠所層面,隨著研究院科研生產管理評估工作的逐年深入,院屬15家法人單位的科研生產管理成熟度均取得明顯進步,多數單位在科研生產任務管理、市場開拓與立項、售后服務與支持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成熟度均得到穩步提高。
研究院科研生產管理評估工作及對最佳實踐經驗的總結、交流、推廣、學習借鑒,起到了規范科研生產管理、提升科研生產能力的作用,為助力組織管理、產品管理升級,支撐航天任務的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
為了深化已有最佳管理實踐的成果應用,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還推動了對實踐成果深化的工作,鼓勵將管理實踐經驗進一步升華,從中提煉、固化出有關技術管理、工藝流程等的實踐標準,從而形成有關的管理辦法、作業流程、指南、程序規定等,以進一步提升研究院的管理成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