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偉萍
摘 要:建立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和靈活運用相關技術手段,對提升電網的可靠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分析了自動化主站系統的關鍵技術,提出了提高饋線自動化一次性成功率的措施,實現了饋線自動化功能安全、可靠、高效運行的目標。
關鍵詞:配電網;饋線自動化;光線以太網;供電公司
中圖分類號:TM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7-0041-02
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化管理系統的基礎是全新推出的自動化配電設備,該設備集自動控制、電子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一體,對配電網實施智能化的監控管理,可確保配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而提高系統的供電質量。配電管理的核心是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包括饋線自動化系統和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前者主要借助現代通信技術和自動化開關設備來實現遠程調控功能,從而確保系統供電的可靠性。
1 配電網饋線自動化技術簡介
配電網饋線自動化是指饋電線路通過及時的故障檢測和定位隔離,使系統供電恢復正常的一種技術手段。自動化處理主要包括對電纜線路的饋線進行自動化的開閉處理和線路恢復。新型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以網絡為基礎,采用了多種通信方式,比如無線網絡、光纖雙環和光纖以太網等,這些方式的使用均符合我國國情,有利于我國供電網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光纖以太網是使用最普遍、效率最高的網絡通信方式,而我國的網絡發展具有普遍性,因此,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可采用以太網絡的方式形成三網合一系統,充分發揮以太網和光纖的優勢,實現遠距離、高速通信。
對三網合一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可適當進行分層管理,即在主站層、站端層和配電網子站層等處實現各功能之間的相互獨立,以確保在出現突發事故時,供電系統能夠維持正常的工作狀態。配電網子站層負責對當地的站端設備傳輸數據,此外,子站層還具備診斷、分析故障和自動恢復非故障區域控制的功能。一旦主站出現癱瘓現象,配電網子站層將繼續完成主站未完成的通信管理任務,確保數據的保存功能正常。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通過建立以太網分層體系結構,實現了路由器與IP層路由之間的信息連接,還可以通過在應用層進行分組數據交換來實現各個子站之間的相互連接。
2 系統的可靠性分析
本文主要以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自動化系統為例,分析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可靠性。該單位在項目驗收工程時表現突出,配調一體自動化系統的數據質量良好,且數據的接入量較大。結合饋線自動化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對該單位的主站系統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造成配電網供電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因主網數據轉發過程中出現錯誤,導致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中的程序不能及時發現故障,導致系統供電失敗;②因配網終端在呈報過量信息時發生故障,上傳了錯誤的信息,導致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中的程序不能及時定位故障發生部位;③因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中的相關程序無法及時判斷出故障的類型,導致系統的分析結果有誤;④當現場的一次或二次設備硬件出現問題時,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不能及時提供解決方案,最終造成系統供電失敗。實際上,在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中,可靠性主要由通信質量、數據的正確性、饋線自動化功能的可用率和一次、二次設備的工況等決定。
圖1 饋線自動化處理流程
3 利用關鍵技術提升系統的可靠性
當配電線路出現故障時,需要加強各方面的配合,盡最大的可能去解決系統故障。利用可靠性指標監測、實用化軟件校驗和系統運行狀態監測等關鍵技術,可提升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可靠性。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加強對可靠性指標監測的日常檢查、監視工作,確保系統的對外接口處于正常運行狀態。還應監視系統自身的運行狀況,確保配電自動化系統能夠正常供應驗證工具和完成日常統計工作。②強化實用化軟件校驗技術,使系統在出現故障時能及時發現并做出正確的處理。這就需要在故障發生前,對饋線自動化功能進行檢查、校驗。③加強系統運行狀態監測技術。不僅要加強日常的檢查工作,還應對該技術進行改革和創新,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從而解決一次設備的遙控問題,大大提高系統饋線自動化的成功率,進而滿足供電公司的實際要求。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用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化系統分析、研究了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針對系統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全面分析。加強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關鍵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從而保證系統供電的安全。
參考文獻
[1]董霞威,焦少軍,周仁華.配電網自動化中饋線自動化的實現及分析[J].內蒙古電力技術,2013,9(05):63.
[2]馮祖仁,徐為綱,徐丙垠.一種電壓型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處理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15(05):24.
[3]于海濤,陳冠勇,武建文.以電壓式饋線自動化為基礎的配電自動化方案[J].供用電,2012,2(17):67.
〔編輯:張思楠〕
With the Key Technical Analysis Grid Master Feeder Automation System
Qi Weiping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feeder automation master system and flexible use of relevant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grid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alysis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automation master syste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disposable feeder automation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feeder automation saf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goal.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feeder automation; Rays Ethernet; supply companies
摘 要:建立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和靈活運用相關技術手段,對提升電網的可靠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分析了自動化主站系統的關鍵技術,提出了提高饋線自動化一次性成功率的措施,實現了饋線自動化功能安全、可靠、高效運行的目標。
關鍵詞:配電網;饋線自動化;光線以太網;供電公司
中圖分類號:TM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7-0041-02
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化管理系統的基礎是全新推出的自動化配電設備,該設備集自動控制、電子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一體,對配電網實施智能化的監控管理,可確保配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而提高系統的供電質量。配電管理的核心是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包括饋線自動化系統和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前者主要借助現代通信技術和自動化開關設備來實現遠程調控功能,從而確保系統供電的可靠性。
1 配電網饋線自動化技術簡介
配電網饋線自動化是指饋電線路通過及時的故障檢測和定位隔離,使系統供電恢復正常的一種技術手段。自動化處理主要包括對電纜線路的饋線進行自動化的開閉處理和線路恢復。新型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以網絡為基礎,采用了多種通信方式,比如無線網絡、光纖雙環和光纖以太網等,這些方式的使用均符合我國國情,有利于我國供電網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光纖以太網是使用最普遍、效率最高的網絡通信方式,而我國的網絡發展具有普遍性,因此,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可采用以太網絡的方式形成三網合一系統,充分發揮以太網和光纖的優勢,實現遠距離、高速通信。
對三網合一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可適當進行分層管理,即在主站層、站端層和配電網子站層等處實現各功能之間的相互獨立,以確保在出現突發事故時,供電系統能夠維持正常的工作狀態。配電網子站層負責對當地的站端設備傳輸數據,此外,子站層還具備診斷、分析故障和自動恢復非故障區域控制的功能。一旦主站出現癱瘓現象,配電網子站層將繼續完成主站未完成的通信管理任務,確保數據的保存功能正常。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通過建立以太網分層體系結構,實現了路由器與IP層路由之間的信息連接,還可以通過在應用層進行分組數據交換來實現各個子站之間的相互連接。
2 系統的可靠性分析
本文主要以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自動化系統為例,分析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可靠性。該單位在項目驗收工程時表現突出,配調一體自動化系統的數據質量良好,且數據的接入量較大。結合饋線自動化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對該單位的主站系統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造成配電網供電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因主網數據轉發過程中出現錯誤,導致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中的程序不能及時發現故障,導致系統供電失敗;②因配網終端在呈報過量信息時發生故障,上傳了錯誤的信息,導致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中的程序不能及時定位故障發生部位;③因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中的相關程序無法及時判斷出故障的類型,導致系統的分析結果有誤;④當現場的一次或二次設備硬件出現問題時,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不能及時提供解決方案,最終造成系統供電失敗。實際上,在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中,可靠性主要由通信質量、數據的正確性、饋線自動化功能的可用率和一次、二次設備的工況等決定。
圖1 饋線自動化處理流程
3 利用關鍵技術提升系統的可靠性
當配電線路出現故障時,需要加強各方面的配合,盡最大的可能去解決系統故障。利用可靠性指標監測、實用化軟件校驗和系統運行狀態監測等關鍵技術,可提升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可靠性。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加強對可靠性指標監測的日常檢查、監視工作,確保系統的對外接口處于正常運行狀態。還應監視系統自身的運行狀況,確保配電自動化系統能夠正常供應驗證工具和完成日常統計工作。②強化實用化軟件校驗技術,使系統在出現故障時能及時發現并做出正確的處理。這就需要在故障發生前,對饋線自動化功能進行檢查、校驗。③加強系統運行狀態監測技術。不僅要加強日常的檢查工作,還應對該技術進行改革和創新,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從而解決一次設備的遙控問題,大大提高系統饋線自動化的成功率,進而滿足供電公司的實際要求。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用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化系統分析、研究了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針對系統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全面分析。加強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關鍵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從而保證系統供電的安全。
參考文獻
[1]董霞威,焦少軍,周仁華.配電網自動化中饋線自動化的實現及分析[J].內蒙古電力技術,2013,9(05):63.
[2]馮祖仁,徐為綱,徐丙垠.一種電壓型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處理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15(05):24.
[3]于海濤,陳冠勇,武建文.以電壓式饋線自動化為基礎的配電自動化方案[J].供用電,2012,2(17):67.
〔編輯:張思楠〕
With the Key Technical Analysis Grid Master Feeder Automation System
Qi Weiping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feeder automation master system and flexible use of relevant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grid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alysis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automation master syste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disposable feeder automation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feeder automation saf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goal.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feeder automation; Rays Ethernet; supply companies
摘 要:建立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和靈活運用相關技術手段,對提升電網的可靠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分析了自動化主站系統的關鍵技術,提出了提高饋線自動化一次性成功率的措施,實現了饋線自動化功能安全、可靠、高效運行的目標。
關鍵詞:配電網;饋線自動化;光線以太網;供電公司
中圖分類號:TM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7-0041-02
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化管理系統的基礎是全新推出的自動化配電設備,該設備集自動控制、電子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一體,對配電網實施智能化的監控管理,可確保配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而提高系統的供電質量。配電管理的核心是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包括饋線自動化系統和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前者主要借助現代通信技術和自動化開關設備來實現遠程調控功能,從而確保系統供電的可靠性。
1 配電網饋線自動化技術簡介
配電網饋線自動化是指饋電線路通過及時的故障檢測和定位隔離,使系統供電恢復正常的一種技術手段。自動化處理主要包括對電纜線路的饋線進行自動化的開閉處理和線路恢復。新型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以網絡為基礎,采用了多種通信方式,比如無線網絡、光纖雙環和光纖以太網等,這些方式的使用均符合我國國情,有利于我國供電網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光纖以太網是使用最普遍、效率最高的網絡通信方式,而我國的網絡發展具有普遍性,因此,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可采用以太網絡的方式形成三網合一系統,充分發揮以太網和光纖的優勢,實現遠距離、高速通信。
對三網合一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可適當進行分層管理,即在主站層、站端層和配電網子站層等處實現各功能之間的相互獨立,以確保在出現突發事故時,供電系統能夠維持正常的工作狀態。配電網子站層負責對當地的站端設備傳輸數據,此外,子站層還具備診斷、分析故障和自動恢復非故障區域控制的功能。一旦主站出現癱瘓現象,配電網子站層將繼續完成主站未完成的通信管理任務,確保數據的保存功能正常。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通過建立以太網分層體系結構,實現了路由器與IP層路由之間的信息連接,還可以通過在應用層進行分組數據交換來實現各個子站之間的相互連接。
2 系統的可靠性分析
本文主要以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自動化系統為例,分析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可靠性。該單位在項目驗收工程時表現突出,配調一體自動化系統的數據質量良好,且數據的接入量較大。結合饋線自動化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對該單位的主站系統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造成配電網供電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因主網數據轉發過程中出現錯誤,導致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中的程序不能及時發現故障,導致系統供電失敗;②因配網終端在呈報過量信息時發生故障,上傳了錯誤的信息,導致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中的程序不能及時定位故障發生部位;③因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中的相關程序無法及時判斷出故障的類型,導致系統的分析結果有誤;④當現場的一次或二次設備硬件出現問題時,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不能及時提供解決方案,最終造成系統供電失敗。實際上,在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中,可靠性主要由通信質量、數據的正確性、饋線自動化功能的可用率和一次、二次設備的工況等決定。
圖1 饋線自動化處理流程
3 利用關鍵技術提升系統的可靠性
當配電線路出現故障時,需要加強各方面的配合,盡最大的可能去解決系統故障。利用可靠性指標監測、實用化軟件校驗和系統運行狀態監測等關鍵技術,可提升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可靠性。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加強對可靠性指標監測的日常檢查、監視工作,確保系統的對外接口處于正常運行狀態。還應監視系統自身的運行狀況,確保配電自動化系統能夠正常供應驗證工具和完成日常統計工作。②強化實用化軟件校驗技術,使系統在出現故障時能及時發現并做出正確的處理。這就需要在故障發生前,對饋線自動化功能進行檢查、校驗。③加強系統運行狀態監測技術。不僅要加強日常的檢查工作,還應對該技術進行改革和創新,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從而解決一次設備的遙控問題,大大提高系統饋線自動化的成功率,進而滿足供電公司的實際要求。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用東方電子的配調一體化系統分析、研究了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針對系統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全面分析。加強配電網饋線自動化主站系統的關鍵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從而保證系統供電的安全。
參考文獻
[1]董霞威,焦少軍,周仁華.配電網自動化中饋線自動化的實現及分析[J].內蒙古電力技術,2013,9(05):63.
[2]馮祖仁,徐為綱,徐丙垠.一種電壓型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處理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15(05):24.
[3]于海濤,陳冠勇,武建文.以電壓式饋線自動化為基礎的配電自動化方案[J].供用電,2012,2(17):67.
〔編輯:張思楠〕
With the Key Technical Analysis Grid Master Feeder Automation System
Qi Weiping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feeder automation master system and flexible use of relevant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grid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alysis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automation master syste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disposable feeder automation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feeder automation saf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goal.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feeder automation; Rays Ethernet; supply compan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