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書瑩
摘 要:為提高道路運輸企業應對惡劣天氣的安全管理能力,本文筆者首先分析不同惡劣天氣大風、暴雨、大雪等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然后提出應對惡劣天氣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降低惡劣天氣下交通事故發生率,如加強對駕駛員安全管理、車輛的安全管理等。
關鍵詞:惡劣天氣 運輸企業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a)-0144-01
通過對北京市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交通事故與氣候關系研究,得出氣候與交通事故之間關聯度R雨=0.8800,R雪= 0.8714,R霧=0.8709,R大風=0.8712[1]??梢姁毫拥臍夂蛞蛩啬軌蚝艽蟪潭葘е陆煌ㄊ鹿实陌l生。因此,加強對惡劣天氣道路運輸管理對增強道路安全極為關鍵。
1 惡劣天氣對安全行車的影響
2004年8月份《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試行辦法》的出臺,強調當臺風、寒潮、暴雨、大霧、沙塵暴等十余種惡劣天氣可發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當前影響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的惡劣天氣主要有暴雪、大霧、高溫、大風等。
1.1 大風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
車輛在道路上由于受到風的影響,常會產生“擺動”現象,尤其遇到大風時,車輛所受到風力影響車身受力不均勻,在加上車輛縫隙受氣流影響形成摩擦,車速達到一定程度將會發生擺動。有專家測量發現,一般普通車輛當車速保持100 km/h時,若遭遇約8~10 m/s大風時,車輛會在百米范圍內出現橫向的4~5 m的偏差。[2]此外,卡車和客車的偏移距離更大,而一旦風向和車輛行駛同向時,車輛制動距離會有所增長;當大風情況下轉彎時,車輛的轉向半徑會發生相應變化,給駕駛員的架勢增加難度和風險。
1.2 冰雪、暴雨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
當出現冰、雨雪時,公路里面的附著系數降低,容易打滑導致汽車制動失靈,進而導致交通事故的出現。研究顯示,普通的瀝青路面附著系數為0.6,而結冰路面和積雪路面附著系數不高于0.2,[3]從巨大的附著系數差距就可以想象雨雪、結冰路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當駕駛員面對雨雪天氣時,除了受到雨雪造成的路面因素影響外,駕駛員還受到能見度影響和個人心理壓力的影響,當駕駛員遇到風雨雪天氣,能見度低,交通道路標志辨認難度大,在加上駕駛員心理壓力作用,制動次數頻繁,這些均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出現。
1.3 大霧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
大霧天氣引導交通問題的根源在于“能見度”,能見度的降低,直接造成駕駛員可視距離變短,按照交通車輛安全測量結果,在路況、天氣、車輛等良好情況下,車距保持的距離不小于車速的數值,但大霧天氣下,由于能見度低于平常,駕駛員對車距判斷難度增大,當駕駛員發現潛在危險時,已經來不及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從而導致交通事故較容易發生。
2 道路運輸企業應對惡劣天氣的安全管理措施
由于惡劣天氣對道路交通系統的人、車、路-環境因素都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從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風險。因此,道路運輸企業應加強惡劣天氣下的安全管理,確保道路運輸的安全。本文從人、車、路-環境三個方面,討論惡劣天氣條件下道路運輸企業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駕駛員安全管理
(1)駕駛員的遴選。
駕駛員個人是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甚至駕駛員群體中存在一類“事故專業戶”,他們受到自我心理、身體缺陷的制約,事故發生率高于其他駕駛員。2001年初我過敏交通部頒布《職業汽車駕駛員適宜性檢測評價方法》,嚴格對駕駛員進行檢測,通過對其速度估計、選擇反應、動體視力、暗適應、處置判斷、深度知覺等方面綜合評判。對駕駛員進行適宜性檢測會將那些潛在的事故多發者檢測出來,阻止其進入駕駛隊伍,《職業汽車駕駛員適宜性檢測評價方法》的頒布和實施,使得駕駛員隊伍水平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從源頭上預防事故的發生。
(2)駕駛員的模擬培訓。
一旦駕駛員面對惡劣的非正常天氣時,危險出現時留給駕駛員反映時間較短,導致交通事故出現。如若能在平時惡劣天氣情況下安排模擬訓練,使駕駛員能夠感受惡劣氣候可能出現的狀況,輔以正確緊急處理方法。加強惡劣天氣駕駛員緊急情況的培訓力度,可幫助駕駛員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減少反應對策的時間,從而最大限度避免惡劣天氣下交通事故發生率。因此,道路運輸企業為保障安全性,應在日常加強模擬訓練頻率和強度,讓駕駛員能感受不同的惡劣天氣,如大雨、暴雪、大霧等,從而增強駕駛員面對惡劣氣候應變能力,從而提高運輸企業的安全性。
(3)駕駛員安全意識教育。
道路運輸企業除加強對駕駛員惡劣天氣的培訓外,更應該對駕駛員進行針對性安全意識教育,讓駕駛員充分了解不同惡劣天氣氣候條件對路況、車輛、駕駛員的影響,并教授駕駛員駕駛時的注意事項和可采取的對策。如遇到結冰、大雪、大雨條件下,由于路面附著系數較低,駕駛員應減緩行車速度,并增加行車距離;若出現大霧天氣,由于能見度低,駕駛員最好選擇適當的位置停車等待。為警示駕駛員,珍惜生命,安全意識教育開展的同時可加入惡劣氣候條件下重大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借助已成現實血淋淋悲劇案例,提升駕駛員安全意識,進而規范自己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駕駛行為。
2.2 車輛安全管理
惡劣天氣下行車對車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運輸企業應該針對不同的惡劣天氣,制定一整套車輛安全管理措施,確保行車安全。例如,針對冰雪天氣,安裝防滑鏈,檢查防凍液是否需要更換;針對高溫天氣,應該確保冷卻系統的正常工作,滅火設備齊全;大霧天氣下,出車前檢查防霧燈、示寬燈和尾燈是否完好等。除此之外,道路運輸企業應該制定惡劣天氣下車輛安全檢查制度、調度制度,安排專門安全人員加強對車輛的安全檢查,調度車輛技術狀況良好車輛進行運營。
2.3 道路-環境的安全管理
在環境方面,運輸企業應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尤其是大風、暴雨、冰雪、大霧及高溫等惡劣天氣的監測,充分做好應對惡劣天氣,確保行車安全的措施,提高快速處置,緊急反應的能力。
3 結論
而今,惡劣天氣現象發生越來越頻繁,因惡劣天氣導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因此,有必要加強道路交通系統的人、車、的三個影響因素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定有效的應急預案,提高企業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有效預防惡劣天氣條件下的道路交通事故。
參考文獻
[1] 戴曉云,田曉,容俊.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探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2(3):109-111.
[2] 董珂洋,陸百川.惡劣天氣對車輛安全行駛的影響[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8(6):24-26.
[3] 劉飛舟,劉浩學.現代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有效性分析[J].交通標準化,2006(9):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