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要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本文嘗試把市場經濟的科學原理運用到組織工作中,從注重著眼長遠、科學配置、管理防范、民主團結等四方面展開論述,實現以較低的行政成本培養出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
【關鍵詞】深化改革;干部培養;成本;效益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造就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生動局面的制度保證。《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適應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對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新部署,提出要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使各方面優秀干部充分涌現。換而言之,就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出好的干部,而且要以較低的行政成本確保出好的干部。我們要嘗試把市場經濟的科學原理運用到組織工作中,正確認識和處理干部培養中成本與效益的關系問題,謀求以“小成本”產生“大效益”。
一、注重著眼長遠,提高培養收益,讓年輕干部“強起來”
大力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優點,在于可以獲得持續回報,有投入小、收益大的特點。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關鍵在于形成“讓能干事者有機會、干成事者有舞臺”的平臺。一是設好制度平臺選“苗子”。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及配套制度,為想干事、肯干事、會干事的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營造有利的條件和氛圍。二是建好培訓平臺給“路子”。通過多種培訓和學習形式,加強對年輕干部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他們駕馭和解決新問題,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三是搭好鍛煉平臺壓“擔子”。年輕干部難免有“急浮淺虛”等不足,要注意在經濟建設一線、在艱苦環境、在解決復雜問題和突發事件處置中鍛煉和培養年輕干部,砥礪品質、錘煉作風,不斷提高他們做群眾工作、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和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構好關愛平臺醒“腦子”。領導干部對年輕干部要“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及時發現、及時儲備、及時關心,全方位關注年輕干部成長、成才。五是筑好使用平臺給“位子”。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氛圍,大膽地將那些德才兼備、思想解放、銳意創新、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讓“有為者有位”。
二、注重科學配置,提高運營收益,讓各級干部“動起來”
“流動的才是美麗的”,動起來的人力資源才是有效的資源。必須通過建立科學的調動機制,充分發揮人的潛質,把各級干部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第一,把年度考評與日常考察有機結合,積極探索發揮年度考評與日常考察對干部激勵及在選拔中的識別和評價效用,建立科學規范的評價體系。第二,把提拔任用與雙向交流有機結合,探索“熱門”平移、“冷門”提拔、“機關基層雙向交流培養”等新的交流選拔制度,充分激發干部隊伍的責任心和創造力。第三,把班子結構優化與特殊崗位配備有機結合,切實調動“非職”干部、任現職級時間較長的干部、任現崗位時間較長的干部和軍轉干部的積極性,實現干部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三、注重管理防范,降低風險成本,讓監督機制“建起來”
“善為德之首”,一個干部無能固然不好,但才高而缺德,才是最可怕的!投資有風險,干部工作同樣有風險。規避風險,在于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防范體系。第一,必須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致力提升干部的道德水準。第二,必須通過積極推進“科學規范用人”工作,探索全程公開、全程監督、全程差額和全程醞釀的選拔任用和監督機制,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第三,必須進一步完善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派駐紀檢組等載體,堅持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專門機關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增強干部監督工作的合力,健全和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
四、注重民主團結,降低內耗成本,讓黨政班子“和起來”
只有維護領導班子的團結和諧,才能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運用科學發展觀干事創業水平。必須在強素質、建架構、重方法三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統一思想強素質,為團結和諧奠定思想基礎。在抓好民主集中制等理論學習的同時,引入人力資源管理學、心理學等課程,緊扣“增進班子團結”等課題開展專題調研和攻關。切實使每個班子成員對重大問題的意見都有一個統一的思想基礎,思想認識就容易達到一致,解決問題也就容易“合拍”。二是倡管齊下促民主,為團結和諧夯實組織架構。首先黨委班子率先垂范,特別是在重大決策部署和重要干部任用、以及大額資金的安排使用等問題上,務必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集體討論決定,避免在這些“敏感問題”上影響班子團結。其次,將班子的整體形象和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列入每年的實績考核并占一定的比重,要求班子成員要用制度來規范言行,用制度協調化解矛盾,經常跟蹤考核,隨時監督檢查。再次,加強、指導派駐紀檢組的工作,加強黨委對重要權力職能部門班子作風和廉潔情況的監督。第三,講究方法重感情,為團結和諧營造良好氛圍。堅持營造風情氣正、團結一致的氛圍,在班子成員中堅持講諒解、講友誼,融洽成員間的感情。打造領導多溝通、常交流的平臺,營造生活上多關心、感情上常交流的風氣。不搞庸俗“關系學”,增強協作精神,在共同工作中建立真摯感情。
作者簡介:
潘潤嬌(1981—),女,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環境監測站,人力資源經濟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