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愛
【摘 要】 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走出金融約束這個瓶頸,鑒于農村經濟的重要性,必須通過發揮農村合作組織作用、給予政策支持、發揮小型金融機構作用等措施解除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約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關鍵詞】 金融約束;農村經濟;產權;政策
2014年4月22日,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村金融服務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三農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金融對三農支持,對于強化糧食安全保障、建設現代化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要意義。”農村作為現階段經濟工作的中心,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對農村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金融約束及其應對措施加以分析。
一、農村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金融約束
1.傳統二元金融體系的約束
現階段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農村正規金融不能有效監督農民借貸的用途,若使用貸款消費可增加還款風險,同時還存在“策略性賴賬”的風險,即是有些農民可能故意不還貸,農村正規金融無法有效運轉,正規金融失靈;而非正規金融雖能提供農業生產必要的資本要素,但通常情況下,農民通過非正規金融渠道獲得資本要素的方式主要是親友間無息或低息借貸和高利貸,前者雖在經濟上的成本較低,但存在很大的“人情債”,后者經濟成本高,因此往往不到不得已的情況,農民并不會通過這一途徑獲得資本要素。
2.現代金融體系的約束
現階段我國的金融體系主要以正規金融機構為資本供給的主要渠道的,金融資本主要集中在工商業領域和城市中,且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出于對經營利益的追求,正規金融機構更偏向于將資本投入到國企及盈利較快的工商業領域,除國家政策性農業貸款及專項外,正規金融機構資本很少投放到農村和農業中;而我國目前非正規金融則仍處于自發、無序的狀態,難以監管,易對經濟造成較大沖擊和影響。現代金融體系的不完備,導致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必要的資本要素投入,從進根本上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
3.小農生產組織形式的約束
由于農民對土地的依賴,使得即便暫時離開農村的勞動力仍眷戀著小農經濟,農業生產難以實現大規模現代化的生產,而小農經濟自身周而復始的簡單生產和難以擴張規模的特點,使得其無法支撐現代意義上的金融體系,現代金融不能適應小農經濟的金融需求,從而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約束。
二、農村經濟應對金融約束的舉措
對于農村經濟而言,解除金融約束的路徑選擇目前還偏少,不過隨著2014年開始我國開始放寬對金融的管制力度,鼓勵民營銀行積極進入市場發展,農村地區在金融方面將會獲得有力支持,對于加速農村經濟振興、降低發展風險、提升經濟效益有積極作用。具體方面,應對金融約束舉措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發揮農村合作組織作用
目前我國農村有大量的農村合作社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這些組織在農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發揮這些組織在資金擔保、融通中的作用,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擔保,更大范圍和程度地以聯合抵押、擔保的方式獲取數額更大的金融資本,為農業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本要素。也可發揮這些組織的監督作用,以規范民間借貸運作、降低借貸風險。農村經濟發展中,一些小額應急資金,也可通過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解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經濟發展金融約束。
2.給予政策支持
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政府應當發揮政策的引導、規范和促進作用,在農村發展全面的金融體系,加快金融結構及相關金融服務的建立,促使金融資本向農村和農業的流動。由于農村合作組織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可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扶持,2014年4月2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創新農村金融產品,鼓勵開展農業機械待方面的金融租賃業務,創新農村抵(質)押擔保方式,推廣以農業機械設備、運輸工具、水域灘涂養殖權、承包土地收益權等為標的的新型抵押擔保方式;支持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在部分地區開展金融支持農業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試點;支持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重點支持農業科技進步、現代種業、農機裝備制造、設施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現代農業項目和高科技農業項目;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推廣農房、農機具、設施農業、漁業、制種保險等業務。地方政府還可根據本地經濟發展需求動員當地大規模企業和農民等參與金融活動,給予這些金融組織拓展業務、壯大自身實力的機會,以更好的服務農村經濟個體,增加農民就業與創業的機會,轉變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單一的農業經濟結構,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多元化發展。
3.發揮小微型金融機構作用
由于農業生產的周期性較長,農民生產過程中易出現暫時性的資金短缺現象,而由于小農經濟的脆弱性,在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中斷都可能導致破產,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及時的資金補充十分重要。針對這一點,小微型金融有著獨特的優勢,能夠便捷有效地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小額資金短缺的問題,對于農民生活中一些非生產性暫時性資金短缺問題也有一定的意義。同時利用還款計劃、抵押替代技術、動態激勵等貸款技術還可減少違約的發生,降低信貸風險。
總之,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突破金融約束,涉農金融要不脫農、多惠農,在實踐中應當積極發揮農村合作組織的作用,通過政策上的支持培植農村金融力量服務經濟,同時積極發揮小微型金融機構的作用,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資本,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忠艷.應對金融約束發展農村經濟[J].吉林農業,2014,(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