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中拉經貿合作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13年,中國成為拉美僅次于美國、歐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拉美是中國的第七大貿易伙伴。17日,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時,中國提議,力爭實現10年內中拉貿易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對拉美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中拉雙邊經貿合作領域越趨廣泛,合作領域從農業、礦產、能源等領域逐步向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和金融等領域延伸,形成相互倚重、共同發展的經貿關系新格局。
貿易投資雙邊貿易已達2615億美元
“近年來,中國和拉美國家的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利益交匯點和切入點也日益增多,中拉經貿合作的規模也在持續擴大,并且形成了相互倚重、共同發展的經貿關系新格局。”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5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13年,中國成為拉美僅次于美國、歐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拉美是中國的第七大貿易伙伴。2014年上半年,中拉貿易繼續保持增長,特別是我國對拉美的進口增長很快,前4個月我國對拉美進口同比增長了15.2%,遠遠高于總體水平。
進入21世紀以來,中拉雙邊貿易規模迅速擴大。數據顯示,2000年,中拉貿易規模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達126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7%;2013年,中國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中拉雙邊貿易規模也迅速拉升至2615.7億美元,超過2000年雙邊貿易規模20倍之多。
這些年來,中國對拉美投資快速上升、方式更趨多元。2005年,中國在拉美直接投資存量首次超過100億美元,2012年則達到了682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對外投資直接投資存量的12.8%。2013年,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達到151.6億美元,同比增長42.9%,“這是非常高的一個增長速度。”沈丹陽表示。
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90.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2%,投資領域從農礦領域逐步向制造業、電力、農業和金融等領域延伸,投資方式也日趨多元,工程承包、勞務合作也不斷發展。
17日,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時,中國提議建設“三大引擎”,即以貿易、投資、金融合作為動力,推動中拉務實合作全面發展,力爭實現10年內中拉貿易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力爭實現10年內對拉美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還提議推動擴大雙邊貿易本幣結算和本幣互換,這一提議得到了拉美國家的響應。17日發表的《聯合聲明》表示,支持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中央銀行之間加強合作。
能源資源原油鐵礦石貿易劇增
中國同拉美國家經貿合作領域中,能源資源領域合作是重中之重。
其中,作為中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國之一,巴西2013年累計向中國出口約1.5億噸鐵礦石,占中國全年進口量的20%左右。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數據預計在今年還有增幅,預計將達到1.6億-1.7億噸。
實際上,早在2013年10月下旬,全球最大的油田巴西里貝拉油田舉行首輪鹽下層油田招標會,多家國際能源巨頭參加競標。多位能源人士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來自中國的“三桶油”中標概率極高。
談及石油,則不得不提及中國重要原油供應國之一的委內瑞拉。數據顯示,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向中國出口的石油數量從2006年以來增加了接近10倍,目前每天平均達到50余萬桶,并預計于2015年年底之前突破每天100萬桶大關。
基礎設施參建鐵路水電站
中國對投資南美洲基礎設施也表現出濃厚興趣,中國北車就是里約熱內盧在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之前改善鐵路網絡的主要參與者。中國領導人在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還親自宣傳兩洋鐵路計劃,該計劃將從秘魯的太平洋西海岸延伸至巴西的大西洋東海岸。
早在去年夏天,中國和洪都拉斯就建立后者境內跨州鐵路達成了諒解備忘錄,中國和哥倫比亞就建立境內跨州鐵路也進行了討論,在巴西境內建立幾條跨州鐵路的工程也處于討論之中。
17日,中方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時簽署的《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巴西利亞會晤聯合聲明》提出,將正式實施100億美元中拉基礎設施專項貸款,并在這一基礎上將專項貸款額度增至200億美元。
在日前同阿根廷簽署的多項協議中,基礎設施建設就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根據協議,中國將向阿根廷提供20.99億美元的資金,用于阿根廷國有鐵路運營公司更新鐵路設備,購買機車、車廂以及道路修繕物資,同時還將更新改造阿根廷鐵路網。另外,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為阿根廷提供47億美元貸款,用于修建兩座水電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