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勇
【摘 要】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飛速發展,對于電教教材建設的重視力度也應當隨之加大,針對如何進行電教教材編排,目前形勢而言是所有電教工作者的工作重點,注重電教教材建設,保證電教事業穩定發展的工作需要還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編制出適應教學需要并且具有相當水平的電教教材意義重大。
【關鍵詞】電教教材;電教事業;建設
隨著不斷發展的教育形勢,電教教材已經逐漸成為現今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全方位地實施素質教育以及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教育時評不斷提高,電教教材在其中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電教教材質量的高低,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注重電教教材的建設是重中之重,是能否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
1.認識到電教教材的作用及具體意義
電教教材直觀、形象、活動變化、聲像并茂,因為其具備的顯著特點,使得電教教材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教育上,而且還超出了僅提供形象化具體化的相關資料的范圍。因為電教教材能夠展示出非常逼真的道德情境,學生很容易產生身臨其境的意境感,因此能夠感染到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得教學課堂不僅僅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還使得學生置身在第二課堂。電教教材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形式多種多樣,因此,學生能夠更加有興趣的學習課堂知識,加上電教教材本身的特點,學生眼界將更加開闊,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在現代的社會生活中發揮出更大的用武之地。
2.注重電教教材建設的具體做法
2.1提高教員的電教教育素質
提高教員的電教教育素質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幫助他們理解并且掌握電化教育的規律,幫助他們能夠熟悉地運用當前所擁有的電教教材,從而為以后可以直接的進行教材制作做好基礎工作。但是,基于教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深蒂固,許多的教員一時很難接受電教教材的大幅度運用,他們將傳統教材和電教教材進行聯合起來的能力尚且比較薄弱,因此,高校或者是教育機構要經常對教員進行使用電教教材的宣傳,令教員的電教教育素質逐步提高,并且能夠逐漸的習慣電教教材的授課方式,不斷地提高主動制作教材的能力。
2.2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因為電化教育的實踐問題就是將電教教材的相關建設在各個學科之間加以運用,充分的調動起教師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使得電教教材可以在學科之間形成一種風氣。因為黨校的教學需要,包括電教教育以及傳統的教學方法,兩種方式的有效結合,才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因此,針對這一形勢,需要采用各式各樣的方式,譬如獎懲制度、宣傳力度等方式,充分的調動起教師們的積極性以及創造力,結合教學經驗,有機的結合,來編制電教教材,全面注重電教教材的建設問題。
2.3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現有資源大部分是指影視中的軟件資源,充分的對其加以利用,從而進行電教教材的編制。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電視臺,類似于中央以及省市的電視節目,會經常性的播出一些教育性質的節目,這些節目可以擔當非常好的電教教材原材料或者是直接材料,它對于電教教材的編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此,所有的電教工作者應當充分的對現有資源加以利用,注重對于黨校教學或是教學改革等多方面資料積攢,利用這些信息編制電教教材,或者直接采取形式轉化的方式,將其轉化為電教教材,總而言之,這些現有資源的利用對于電教教材的編制有很大的價值。
3.發揮電教教材功能,保障電教事業的穩定發展
3.1明確目的
教師在使用電教教材時,要有明確的目的,全方位的發揮各自的特長。教學環節部分,利用幻燈片以及投影片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可以放大,可以活動,錄音的部分可以是單獨播放,也可以是通過與幻燈片的組合進行使用。教師的錄像內容領域廣闊,無論時間還是空間的限制,都可以有所突破,而且還可以全方位地展現出所有教學手段不能展示的事實以及場景,真實,可靠,有很高的可信度。總之,無論什么形式的電教教材,還是什么樣的組合形式,都需要教師進行相關的總體設計,要目的明確。
3.2注重講解與演示的結合
注重講解與演示相互結合是非常有利的,因為演示可以為學生展示出非常豐富的感知材料,演示時機同樣需要正確的把握,綜合學生的心理活動、教學過程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相關演示。講解可以使學生將支離破碎的感知內容聯合起來,可以把紛亂的思路形成完整的、科學合理的道德觀念,教師的引導和啟發,學生的學習才可以籠統起來,學生的學習是有目的的,有層次的,并且重點明確,可以從中深入的進行思考,將演示的內容、感知到的內容系統起來,加工處理成自己的認識。
3.3大力提高電教教材質量
電教教材的質量對于教學的總質量問題是有很大的影響作用的,因此電教教材的質量問題不容忽視,并且不能過分的苛求。電教教材從數量上而言,要有一個在從無到有積累過程,從質量上而言,要注重對教材質量不斷地提高,逐步的進行完善。無論什么事物,都必須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過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步驟,電教教材的編制過程和編制環節同樣也是這樣。
4.結語
總而言之,電教教材對于電教事業的穩定發展有很大的決定作用,注重電教教材建設,把這一內容作為電教工作的首要任務,全面的加強在整體領導力度,統一的進行相關規劃,采用分工制作的方式,進行嚴格的審查,并且要積極的發行,從而全面的而科學的發展電教教材建設,旨在能夠更好的適應現代教育模式,滿足信息化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南國農,李運林,祝智庭.信息化教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40.
[2]劉雁軍.關于院校實施電化教育的幾個現實問題[J].電化教育研究,2013,(02):12-13.
[3]張春榮.電教教材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12,(08):23-24.
(作者單位:泰州市教育局電化教育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