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兆展
【摘 要】課堂中教師的評價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習興趣。有的老師把甜言當作鼓勵,把蜜語當作呵護,使數學課堂評價失去了實效性,學生或變得麻木,或變得貪婪,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教師的評價要體現民主,做到精準巧妙?!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p>
【關鍵詞】評價;有效;發展
根據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甄別與選拔,也不是單一的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給予的傾向性意見。讓學生通過課堂評價實現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美麗!下面談談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些感想。
一、評價語言應靈活親切,激發學習興趣。
靈活親切的語言能一下子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有一次我在別的平行班上課,學生進教室時,我正在測試課件,并打開了課件的首頁,其中有課題以及授課老師的姓名。當學生們坐定后,問: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我的信息嗎?生:想!師:那怎么辦?生1:想請老師介紹。生2(指著屏幕):可以看到了。師:你很會觀察!我喜歡!根據老師的名字想到什么?學生們紛紛各抒己見彼此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二、評價語言應注重引導,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馬卡連柯曾說:“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提出堅定明確和公開的要求?!薄敖處煹脑u價,不只停留于表層的簡單肯定,而是指出錯在哪里,好在何處。評價語要同教學意圖結合得相當緊密?!笨梢姡鳛榻處煟敯l現學生理解上有偏差時,教師應該及時抓住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因勢利導,使他們在啟發引導下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例如有位老師在教學《分數混合運算復習》中教師出示了三個分數■、■、■。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題,并選出一題交流。
小組1:一個數的■與■的差是■,求這個數。
師:其他小組有沒有友情提示?
生1:編題時注意說清楚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敘述盡量完整。
生2:這道題的答案有兩個:一種是用一個數的■,減去■,差是■;另一種理解是一個數的■減去這個數的■,差是■。我如果只是寫其中一種答案,是對還是錯?
生3:我認為如果說成“一個數的■比■多■,求這個數”會更明確。
師:同學們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從你們的友情提醒中,我感受到大家學習的熱情、學習的主動和思維的活躍。
……
三、巧妙精準批評,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
“評價應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边@是新課程的重要要求。因此,評價必須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適時地運用贊賞、鼓勵的評價,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活動中充分地表現自我,不斷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成功”和“快樂”;對于一些學習主動性欠缺的學生,又要恰當地運用幽默的帶有鼓勵性的批評,激勵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我平時課堂上除了通過夸獎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外,也做到關注全體,對一些沒那么積極的學生采取婉轉、幽默的批評。
如對某個分心的學生說:同桌,你聽明白他說什么了嗎?
當全班學生集體回答不夠投入時,師:我想聽聽大家的聲音!
當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評價時,師:有時候掌聲是送給別人的,也是送給自己的,說明你也做對了。
當學生收拾學具動作較慢時,師:不拖沓就更好了。
當有學生沒專心聽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師:傾聽也是很好的學習方式。
當學生舉手不夠積極時,師:我看見有些同學又要舉手了。
四、評價語言應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因為新課程強調,課程改革絕不僅僅是換一本教材,而是一種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種包含新教育理念的實踐。所以我認為教師要打破以往那種陳舊的做法,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讓他們感到自己確實是與眾不同。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的恰當評價和鼓勵,對他們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所以在平時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會讓學生進行開放性提問,在解答問題時,讓學生互相參與,誰來回答他(她)的問題?還有其他的答案嗎?這樣讓學生各抒己見,積極討論,并讓他們在討論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另外,在提問學困生時,我還為他們留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并常使用一些激勵性語言,如:你再想一想好嗎?你的學習態度好,也很積極,老師很喜歡你,你也很棒!讓我們都來幫幫他(她),等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表現得也不錯。還有讓學生討論問題時,我會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主動走下講臺,對他們進行個別引導,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不太好而又調皮的學生,這樣做會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而且他們還會認為自己是班中的一員,以此激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總之,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再也不能想以往一樣,就是你一個人說了算,把學生當作普通的“觀眾”。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教師應具有創造新意識、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尋找一切有利于他們發展的評價方式,以評激趣,以評促學,讓學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小學)endprint
【摘 要】課堂中教師的評價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習興趣。有的老師把甜言當作鼓勵,把蜜語當作呵護,使數學課堂評價失去了實效性,學生或變得麻木,或變得貪婪,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教師的評價要體現民主,做到精準巧妙?!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p>
【關鍵詞】評價;有效;發展
根據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甄別與選拔,也不是單一的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給予的傾向性意見。讓學生通過課堂評價實現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美麗!下面談談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些感想。
一、評價語言應靈活親切,激發學習興趣。
靈活親切的語言能一下子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有一次我在別的平行班上課,學生進教室時,我正在測試課件,并打開了課件的首頁,其中有課題以及授課老師的姓名。當學生們坐定后,問: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我的信息嗎?生:想!師:那怎么辦?生1:想請老師介紹。生2(指著屏幕):可以看到了。師:你很會觀察!我喜歡!根據老師的名字想到什么?學生們紛紛各抒己見彼此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二、評價語言應注重引導,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馬卡連柯曾說:“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提出堅定明確和公開的要求。”“教師的評價,不只停留于表層的簡單肯定,而是指出錯在哪里,好在何處。評價語要同教學意圖結合得相當緊密。”可見,作為教師,當發現學生理解上有偏差時,教師應該及時抓住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因勢利導,使他們在啟發引導下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例如有位老師在教學《分數混合運算復習》中教師出示了三個分數■、■、■。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題,并選出一題交流。
小組1:一個數的■與■的差是■,求這個數。
師:其他小組有沒有友情提示?
生1:編題時注意說清楚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敘述盡量完整。
生2:這道題的答案有兩個:一種是用一個數的■,減去■,差是■;另一種理解是一個數的■減去這個數的■,差是■。我如果只是寫其中一種答案,是對還是錯?
生3:我認為如果說成“一個數的■比■多■,求這個數”會更明確。
師:同學們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從你們的友情提醒中,我感受到大家學習的熱情、學習的主動和思維的活躍。
……
三、巧妙精準批評,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
“評價應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边@是新課程的重要要求。因此,評價必須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適時地運用贊賞、鼓勵的評價,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活動中充分地表現自我,不斷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成功”和“快樂”;對于一些學習主動性欠缺的學生,又要恰當地運用幽默的帶有鼓勵性的批評,激勵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我平時課堂上除了通過夸獎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外,也做到關注全體,對一些沒那么積極的學生采取婉轉、幽默的批評。
如對某個分心的學生說:同桌,你聽明白他說什么了嗎?
當全班學生集體回答不夠投入時,師:我想聽聽大家的聲音!
當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評價時,師:有時候掌聲是送給別人的,也是送給自己的,說明你也做對了。
當學生收拾學具動作較慢時,師:不拖沓就更好了。
當有學生沒專心聽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師:傾聽也是很好的學習方式。
當學生舉手不夠積極時,師:我看見有些同學又要舉手了。
四、評價語言應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因為新課程強調,課程改革絕不僅僅是換一本教材,而是一種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種包含新教育理念的實踐。所以我認為教師要打破以往那種陳舊的做法,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讓他們感到自己確實是與眾不同。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的恰當評價和鼓勵,對他們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所以在平時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會讓學生進行開放性提問,在解答問題時,讓學生互相參與,誰來回答他(她)的問題?還有其他的答案嗎?這樣讓學生各抒己見,積極討論,并讓他們在討論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另外,在提問學困生時,我還為他們留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并常使用一些激勵性語言,如:你再想一想好嗎?你的學習態度好,也很積極,老師很喜歡你,你也很棒!讓我們都來幫幫他(她),等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表現得也不錯。還有讓學生討論問題時,我會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主動走下講臺,對他們進行個別引導,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不太好而又調皮的學生,這樣做會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而且他們還會認為自己是班中的一員,以此激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總之,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再也不能想以往一樣,就是你一個人說了算,把學生當作普通的“觀眾”。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教師應具有創造新意識、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尋找一切有利于他們發展的評價方式,以評激趣,以評促學,讓學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小學)endprint
【摘 要】課堂中教師的評價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習興趣。有的老師把甜言當作鼓勵,把蜜語當作呵護,使數學課堂評價失去了實效性,學生或變得麻木,或變得貪婪,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教師的評價要體現民主,做到精準巧妙?!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p>
【關鍵詞】評價;有效;發展
根據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甄別與選拔,也不是單一的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給予的傾向性意見。讓學生通過課堂評價實現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美麗!下面談談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些感想。
一、評價語言應靈活親切,激發學習興趣。
靈活親切的語言能一下子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有一次我在別的平行班上課,學生進教室時,我正在測試課件,并打開了課件的首頁,其中有課題以及授課老師的姓名。當學生們坐定后,問: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我的信息嗎?生:想!師:那怎么辦?生1:想請老師介紹。生2(指著屏幕):可以看到了。師:你很會觀察!我喜歡!根據老師的名字想到什么?學生們紛紛各抒己見彼此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二、評價語言應注重引導,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馬卡連柯曾說:“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提出堅定明確和公開的要求?!薄敖處煹脑u價,不只停留于表層的簡單肯定,而是指出錯在哪里,好在何處。評價語要同教學意圖結合得相當緊密?!笨梢?,作為教師,當發現學生理解上有偏差時,教師應該及時抓住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因勢利導,使他們在啟發引導下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例如有位老師在教學《分數混合運算復習》中教師出示了三個分數■、■、■。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題,并選出一題交流。
小組1:一個數的■與■的差是■,求這個數。
師:其他小組有沒有友情提示?
生1:編題時注意說清楚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敘述盡量完整。
生2:這道題的答案有兩個:一種是用一個數的■,減去■,差是■;另一種理解是一個數的■減去這個數的■,差是■。我如果只是寫其中一種答案,是對還是錯?
生3:我認為如果說成“一個數的■比■多■,求這個數”會更明確。
師:同學們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從你們的友情提醒中,我感受到大家學習的熱情、學習的主動和思維的活躍。
……
三、巧妙精準批評,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
“評價應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边@是新課程的重要要求。因此,評價必須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適時地運用贊賞、鼓勵的評價,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活動中充分地表現自我,不斷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成功”和“快樂”;對于一些學習主動性欠缺的學生,又要恰當地運用幽默的帶有鼓勵性的批評,激勵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我平時課堂上除了通過夸獎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外,也做到關注全體,對一些沒那么積極的學生采取婉轉、幽默的批評。
如對某個分心的學生說:同桌,你聽明白他說什么了嗎?
當全班學生集體回答不夠投入時,師:我想聽聽大家的聲音!
當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評價時,師:有時候掌聲是送給別人的,也是送給自己的,說明你也做對了。
當學生收拾學具動作較慢時,師:不拖沓就更好了。
當有學生沒專心聽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師:傾聽也是很好的學習方式。
當學生舉手不夠積極時,師:我看見有些同學又要舉手了。
四、評價語言應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因為新課程強調,課程改革絕不僅僅是換一本教材,而是一種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種包含新教育理念的實踐。所以我認為教師要打破以往那種陳舊的做法,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讓他們感到自己確實是與眾不同。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的恰當評價和鼓勵,對他們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所以在平時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會讓學生進行開放性提問,在解答問題時,讓學生互相參與,誰來回答他(她)的問題?還有其他的答案嗎?這樣讓學生各抒己見,積極討論,并讓他們在討論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另外,在提問學困生時,我還為他們留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并常使用一些激勵性語言,如:你再想一想好嗎?你的學習態度好,也很積極,老師很喜歡你,你也很棒!讓我們都來幫幫他(她),等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表現得也不錯。還有讓學生討論問題時,我會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主動走下講臺,對他們進行個別引導,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不太好而又調皮的學生,這樣做會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而且他們還會認為自己是班中的一員,以此激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總之,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再也不能想以往一樣,就是你一個人說了算,把學生當作普通的“觀眾”。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教師應具有創造新意識、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尋找一切有利于他們發展的評價方式,以評激趣,以評促學,讓學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