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文心雕龍·體性》篇的系統性特征

2014-10-22 19:43:57蒲春燕
名作欣賞·中旬刊 2014年10期

摘 要:《文心雕龍·體性》篇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史上第一篇系統地論述文學風格的論文,其在文學風格理論研究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劉勰的“體性”理論是由構成“體性”理論的主體性要素——才、氣、學、習和“風格”理論的具體表現——八體風格兩個主要方面構成,他們是構成“體性”理論的系統性要素。本論文即從這兩個方面出發,分析《文學雕龍·體性》篇的系統性特征。

關鍵詞:《文心雕龍·體性》篇 主體性要素 八體風格

一、引言

劉勰的《文心雕龍·體性》篇是中國文學理論史上第一篇系統的論述作家個性與作品風格關系的論文。何謂“體性”?黃侃《文心雕龍·札記》認為:“體斥文章形狀,性謂人性氣有殊,緣性氣之殊而所為之文異狀。”①詹先生在其著作《文心雕龍·義證》里對“體性”二字亦有詳細論述,其觀點大致與黃侃先生一致,即認為“體”是指作品風格,“性”是指作家個性:“本篇中體性之體,亦屬體貌一類,但指個人風格,它是與作家的個性密切相關系的。體性之性,即指作家的個性,舊稱性情?!雹诖朔N觀點目前學術上已大致認同,即“體”是指作品風格,“性”是指作家個性。不同作家個性不一,因而其個性外顯的作品也就風格各異?!段男牡颀垺んw性》篇開篇就論述了文學創作中作家與作品的關系“夫情動而言形,理發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雹畚膶W創作活動是人的思想感情外現的過程,作家的“情”“理”要由“隱”“內”而外現,達到“顯”和“外”的程度,就必須依靠文辭的達意功能,有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就會寫出什么樣的文學作品來。故文學作品的“體”與作家的“性”是必然聯系的,作家個性與文學作品是“因內符外”的關系。

這種以人論文的觀點并不是劉勰首創,在他之前已有人論述過,只是在劉勰手中才將其理論化和系統化,這是劉勰對風格理論的突出貢獻。例如先秦《易傳·系辭》稱:“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詞寡,躁人之詞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④就是從人的品性、個性方面來論述其語言風格,不過,其評述人的出發點是以倫理道德為基準,這是其局限性。孟子最早提出了文學欣賞“知文論世”的觀點,《孟子·萬章》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⑤他也認為不了解作家是不可能真正懂得他的作品的,這也涉及作家與作品的關系問題,但是這僅僅只是只言片語的觀點,并沒有過多地展開論述。魏晉之際,個人思想開始覺醒,對于人的重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學理論也經歷了由論人到論文的歷程。這種由論人到論文的過度,使得魏晉時期理論家更熱衷于研究作家個性與作品風格的關系。例如:曹丕的《典論·論文》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從文學角度來論述作家個性和作品風格的關系,在中國古代文論中,第一次接觸到作家的氣質與創作之間的關系,認為作家獨特的氣質、個性,形成了各自的獨特的風格:“王粲長于辭賦,徐干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于他文未能稱是。琳、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班,揚儔也。”⑥曹丕具體對“建安七子”才性與其作品風格進行了論述,認為正是由于七子個性才能各有所長,才形成了他們風格各異的文學風格??上麑τ谧骷也判缘恼J識歸結于“氣”這一抽象概論,強調先天氣質的決定作用,缺乏嚴密系統的論述,這是其局限。曹植《與吳質書》也論及了作家個性與作品的關系,可惜過于簡略。如論徐干“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認為其《中論》“辭義典雅”;陳琳“章表殊健,微為繁富”;認為劉楨“有逸氣,但未遒耳”;阮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王粲“獨自善于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⑦此后,陸機《文賦》也涉及了作家個性與作品風格的關系:“夸目者尚奢,愜意者貴當,言窮者無隘,論達者惟曠?!雹噙M一步將人的個性與作品風格相聯系類比。

這種思想影響了劉勰論文對人才的重視,其在《文心雕龍》中甚至專用一章《才略》篇對歷史上的一百多位作家品行、創作特點進行論述,并總結:“才難然乎,性各異稟。一朝綜文,千年凝錦。余采徘徊,遺風籍甚。無曰紛雜,皎然可品?!雹崴J為作家的才性各有特點,才形成了萬紫千紅的各種風格。總之,劉勰“體性”論正是沿著曹丕、陸機關于作家個性和作品風格的論述發展而來,并將其運用于總結文藝發展經驗,在中國文學理論史上第一次系統地、全面地論述了作家個性與作品風格的關系,這是劉勰對于風格理論的突出貢獻。

前輩學者對《文心雕龍·體性》篇已做了許多開拓性的研究,他們論思縝密,多就“體性”理論的某一方面,如作家個性的構成因素:才、氣、學、習,“八體風格”淵源,人品與文品等做深入研究。本論文站在前輩學者研究的肩膀上,立足于劉勰“體性”理論的整體性特征,以期窺探劉勰“體性”理論的開拓性意義。

二、“體性”理論的主體性要素

劉勰《文心雕龍·體性》篇認為形成作家個性有四個關鍵要素即:才、氣、學、習,這是“體性”理論的主體性要素,是構成“體性”理論的根本。

《文心雕龍·體性》篇:“然才有庸,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并性情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云譎,文苑波詭者矣。故辭理庸,莫能翻其才;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事義淺深,未聞乖其學;體式雅正,鮮有反其習;各師成心,其異如面?!雹鈩③恼J為作家的風格特點與作家本身的才、氣、學、習關系密切?!安拧笔侵缸骷蚁忍焖哂械牟拍?,有庸俊之分。“氣”是指作家的個性、氣質,有剛柔之分,“氣”是先天形成的?!皩W”指作家的學識,有深淺之分,依靠后天學習而成?!傲暋敝缸骷液筇斓牧暼?,有雅鄭之分。劉勰認為“才”“性”是“性情”所管轄,所以是先天所具有的,因各人的稟賦不同而異;“學”“習”是由“陶然”所凝,是后天的,與作家自己的努力和他所生活的社會環境影響有關。正是由于作家才、氣、學、習有庸俊、剛柔、淺深、雅鄭之分,所以作家的個性各有不同。一個作家有什么樣的才、氣、學、習,其文學作品就會表現出什么樣的詞理、風趣、事義、體式,從而使文壇呈現“筆區云譎,文苑波詭”的局面,這是導致不同風格的根源。endprint

“才”“氣”觀是劉勰繼承前代以來“才性”論而來,“學”“習”的提出則是劉勰的自我創見。關于作家的才能,劉勰認為“才力居中,肇自血氣”,作家的個人才能是由血氣所決定的,具有先天性。雖然劉勰強調先天才能的重要性,但他并沒有忽視后天的“學”,甚至高度重視后天的“學”,認為“功以學成”。《文學雕龍·事類》:“夫姜桂因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學,能在天資。才自內發,學以外成,有學飽而才餒,有才富而學貧。學貧者于事義,才餒者劬勞于辭情,此內外這殊分也。是以屬意立文,心與筆某,才為盟主,學為輔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學偏狹,雖美少功?!眥11}他認為文章是“學”來的,寫文章的能力雖然在于天資,即才能是由天性決定的,但是學問則需要靠外吸取,學問和才能不能等同起來。有的人富有學問可是缺乏才能,有的人富有才能卻缺少學問。缺少學問則在引用事例上產生困難,缺少才能的則在表現文情上捉襟見肘。所以要想在文學創作上有所成就,劉勰認為,才能是主宰,學問是輔佐,只有主宰和輔佐同心一德,作品才一定有文采即“才為盟主,學為輔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此外,《體性》篇也認為:“才由天資,學慎始習,斫梓染絲,功在處化,器成采定,難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眥12}才能雖然是由天性決定的,但他不是形成才性的唯一因素,學和習等后天因素在某些方面來說,實際上更重要,就像制木器和染絲一樣,木材和生絲雖然在質地上有高下之別,但是能工巧婦卻可以把質地較差的木材和絲綢染成上等品,可見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劉勰相比曹丕大大進步,曹丕只強調“氣之輕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他只看到了天資對作家才性的作用,沒有看到后天學習的重要性。

三、“體性”理論主體性要素與作品風格的對應關系

為了說明“吐納英華,莫非情性”這一觀點,劉勰列舉了古代歷史上十二位重要作家,從構成“體性”理論的主體性要素——才、氣、學、習出發,說明作家個性與作品風格的對應關系。在論述上,他先論述作家的個性特點,緊接著概括作家的作品風格,中間用以“故”字連接,說明前后兩句的因果關系。他認為作家的個性是因,作品風格是果,有什么樣的個性就有什么樣的風格與之對應。

是以賈生( 賈誼 ) 俊發,故文潔而體清;長卿(司馬相如)傲誕,故理侈而辭溢;子云(揚雄)沉寂,故志隱而味深;子政(劉向)簡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堅(班固)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張衡)淹通,故慮周而藻密;仲宣(王粲)躁銳,故穎出而才果;公干(劉禎)氣偏,故言壯而情駭;嗣宗(阮籍)儻,故響逸而調遠;叔夜(嵇康) 俊俠,故興高而采烈;安仁(潘岳)輕敏,故鋒發而韻流;士衡(陸機)矜重,故情繁而辭隱。{13}

劉勰認為賈誼才氣英俊,所以他的文辭潔凈而風格清新。關于賈誼才氣英俊的個性,《漢書·賈誼傳》有記載:“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焉,征以為廷尉。廷尉乃言誼年少,頗通諸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誼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未能言,誼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諸生于是以為能。文帝說之,超遷,歲中至太中大夫。”{14}賈誼“俊發”個性的形成立足于其學識修養。賈誼年少曾師事張蒼學《左傳》,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說到《左氏傳》的傳授云:“(荀)況傳武威張蒼。蒼傳洛陽賈誼。”張蒼是漢代的律學大師,百家之說,無所不觀,無所不通,其學說多從荀子,與李斯一樣同是荀子的學生。荀子學說的實用色彩在賈誼身上也表現得較為明顯,使其作品文辭潔凈、風格清新。如賈誼《過秦論》,以高屋建瓴的視角,歷數史實,層層推理,文字潔簡,說理透析。賈誼為了達到文章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目的,借鑒戰國縱橫家的捭闔之風,運用了大量準確簡練又具有沖擊力的語言,恩威并施,使其作品“文潔而體清”。非但如此,劉勰在其他篇中也有同樣的認識,《文心雕龍·才略》篇認為:“賈誼才穎,凌逸飛兔,議愜而賦清,豈虛至哉?!眥15}

司馬相如“傲誕”的個性決定了其文章風格“理侈而辭溢”的特點。對此,黃侃《文心雕龍札記》認為:“《文選》謝惠連《秋懷詩》注引嵇康《高士傳贊》曰:長卿慢世,越禮自放;犢鼻居市,不恥其狀,托疾避患,蔑此卿相;乃賦《大人》,超然莫尚。此傲誕之證?!眥16}司馬相如的行為狂放、高傲,所以他作品的文辭就顯得虛夸,言過其實,詞采泛濫。劉勰《文心雕龍》其他篇章也有對司馬相如才行和風格的相關論述?!恫怕浴菲骸跋嗳绾脮?,師范屈宋,洞入夸艷,致名辭宗?!眥17}《物色》篇也說:“及長卿之徒,詭勢聲,模山范水,字必魚貫,所謂詩人麗則而約言,辭人麗淫而繁句也。”{18}總之,劉勰認為正是由于司馬相如才行上的“傲誕”,才產生了諸如《子虛》《上林》賦等虛夸作品。

揚雄“沉寂”的個性是使其作品風格呈現“志隱而味深”的主要原因。據《漢書》本傳記載,揚雄“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靜亡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19},這是對揚雄“沉寂”個性的具體論述,揚雄的生理缺陷“口吃不能劇談”對揚雄性格的形成影響較大,致使其性格內向,很少與人交往。尤其晚年,他“用心于內不求于外”到了一種被“時人皆忽之”的地步。揚雄作為中散大夫于天祿閣校書,一直不為王莽所知,竟然到投閣幾死之時才為王莽注意,使王莽有“何故在此”的疑問,可見揚雄之“沉寂”性格。生理上的不善言談卻使揚雄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上頗有建樹。揚雄前期以漢賦創作為主,雖然是模仿司馬相如的漢大賦,但是與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的熱情洋溢相比,其《羽獵賦》《長楊賦》則顯冷靜沉著,致力于歷史、社會和人文精神的揭示,其賦更顯理性特征。如《羽獵賦》,揚雄諷刺了漢成帝游獵,認為這種大規模的出行,往往會侵占“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他希望漢成帝能與民同樂,不要“游觀侈靡,窮妙極麗”。《長揚賦》諷刺了漢成帝的長楊游觀,以致“農民不得收斂 ”,指出帝王應當“復三王之田,反五帝之虞。使農不輟,工不下機,婚姻以時,男女莫違”{20}。身處于帝王之側,揚雄的這種諷諫并非直接從正面述說,而是采用了“以頌為諷”的寫作手法。使其作品“志隱而味深”。如《甘泉賦》全篇都是對成帝郊祀進行了頌揚式的描寫,對成帝郊祀山行盛況的描寫、對甘泉宮宮觀樓閣的夸張描摹、對成帝的靜心齋戒的頌揚。讀罷全文,很難看出全篇的諷刺之意。而《漢書·揚雄》傳卻對其作《甘泉賦》的寫作緣起進行了記載:“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峙、汾陰后土,以求繼嗣,召雄待詔承明之庭。正月,從上甘泉,還奏《甘泉賦》以風。”{21}如果不看序文,很難看出全文的諷諫意味。這是揚雄作品“志隱而味”的體現。 揚雄晚年轉向學術性的著述,仿《周易》而作《太玄》,他精通《周易》,其著作《太玄》對《周易》的形式、內在體系、卦爻辭、等都進行了模仿和改造。{22}《太玄》如同《周易》一樣文字隱晦難懂,具有“志隱而味深”的特點。endprint

此外,班固之“雅懿”個性與其精通文史,博貫載集的學識和寬和容眾的個性修養息息相關;張衡之“淹通”是其“通五經,貫六藝”的學養所就。王粲之“燥銳”、劉楨之“氣偏”、阮籍之“儻”、嵇康之“俊俠”、潘岳之“輕敏”、 陸機之“矜重”個性都能從其學識修養中找到基本依據,其作品風格的形成是主體性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總之,劉勰所列舉的這十二位作家,他們的個性與其作品風格都存在一致性,論證了有什么樣的個性就有什么樣的風格與之對應。

四、“體性”理論的具體表現

既然文學作品的風格是由作家的個性決定的,作家個性的多樣性導致了文學風格的多樣性。那么是否就說明風格無規律可循呢?劉勰認為文學風格雖然千差萬別,但是他又不是沒有規律可循的。劉勰在總結作家個性形成的主體性要素之后,從紛繁復雜的個性風格中歸納出了最基本的八種風格,即所謂的“八體”。“八體”風格是劉勰“體性”理論的具體表現,是對“體性”理論主體性要素——才、氣、學、習的深層次總結。

劉勰認為文學作品風格雖然多種多樣、紛繁復雜,“若總歸其途,則數窮八體”,可以用八種基本風格來表示:“一曰典雅,二曰遠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典雅者,熔式經誥,方軌儒門者也;遠奧者,馥采典文, 經理玄宗者也;精約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顯附者,辭直義暢,切理厭心者也;繁縟者,博喻釀采,煒燁枝派者也;壯麗者,高論宏裁,卓爍異采者也;新奇者,擯古競今,危側趣詭者也;輕靡者,浮文弱植,縹緲附俗者也?!眥23}

劉勰吸收《易經》八卦思想,將其運用于風格的描述上。王小盾先生認為“八體,實際上是《周易》八卦的鏡像。其中每一體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卦象,作為它的素材來源?!溲牛?取材于乾卦;遠奧,取材于坤卦;精約,取材于震卦;顯附,取材于艮卦;繁縟,取材于兌卦;壯麗,取材于離卦;新奇,取材于巽卦;輕靡,取材于坎卦。”{24}劉勰是依靠《周易》八卦理論而建立起他的八體范疇。張少康先生也認同此觀點,他認為劉勰所說的“八體雖殊,會通合數,得其環中,則輻輳相成”是從《易經·系辭》“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的思想發展而來。{25}既然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可以用代表最基本的八種事物,即八卦來表示,那么作家紛繁復雜的風格也可以用八種基本風格來表示。劉勰又將“八體”分為兩兩對應的四組,即:“故雅與奇反,奧與顯殊,繁與約舛,壯與輕乖?!眥26}與劉勰的分類不同,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中認為:“體性上的分類,約可以分為四組八種。按內容和形式的比例來分,可分為簡約、繁豐;按氣象的剛強和柔和可分為剛健、柔婉,由話里辭藻的多少,可分為平淡、絢爛;由于檢點功夫的多少可分為謹嚴、疏放。”{27}依此說法,劉勰對文學風格的分類既有就內容而說:雅與奇;也有就形式上來說:奧與顯、繁與約;也有就氣象而說:壯與輕。

劉勰的這八種基本風格類型,是在分析許多作家的作品風格中總結出來的,對于某一具體作家作品來說,其風格不僅僅局限于某一種風格,或許是幾種風格的綜合,這也是為什么劉勰在具體論述賈誼等十二位作家的風格時,并沒有將其歸為八體中的某一類。即使是《才略》篇中所列舉的歷史上各個重要作家的風格特色,劉勰也未將其歸為八體中的某一類,因為具體作家的風格往往是兼有幾種基本風格的特色。總之劉勰“八體”風格的提出,為我們研究風格理論提供了新的視野。此后,無論是皎然的十九類詩歌風格,還是司空圖的二十四類風格,都是在劉勰風格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五、結語

研究作家與作品的關系在劉勰之前已走過了一段較長歷程。從先秦《詩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28}強調詩人作家“情志”與作品的關系;到魏晉時期曹丕以作家個性之“氣”論文,強調作家個性的先天性;陸機“詩緣情而綺靡”,認為抒發詩人之情是詩歌的基本特征;葛洪《抱樸子》將作家個性歸結為“才思”,以“才思”論文:“夫才有清濁,思有修短,雖并屬文,參差萬品。或浩■而不源潭,或得事情而辭鈍,違物理而文工。蓋偏長之一致,非兼通之才也?!眥29}認為作家“才思”有清濁修短之分,這是導致作品“參差萬品”的原因……劉勰之前的文人已注意到了從作家出發論述作品的內容乃至風格,但他們多作感發性論述,并未深入、細致分析,缺乏系統性論述。劉勰《文心雕龍·體性》篇,立足于前人所做研究,對作家個性與作品風格進行系統性論述,更具完整性和科學性。

劉勰的“體性”理論是由兩個相互關聯又相互依存的層次組成。構成作家個性的四要素——才、氣、學、習,這是“體性”理論的主體性要素,它決定了作家作品的風格;“八體”風格是“體性”理論的具體表現,這是劉勰從紛繁復雜的作家風格中歸納出的最基本的八種風格,所有作家的具體風格都可以從這八種基本風格的綜合、重組中找到原型。“體性”理論的這兩大主要方面,貫穿于《文心雕龍·體性》篇,構建了《文心雕龍·體性》篇的系統性。劉勰的“體性”理論從真正意義上開啟了中國風格學的研究歷程,在風格理論學史上意義重大。

①{16}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頁,第98頁。

② 詹:《文心雕龍義證》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0頁。

③⑨⑩{11}{12}{13}{15}{17}{18}{23}{26} 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56頁,第433頁,第256頁,第341頁,第260頁,第259頁,第424頁,第424頁,第415頁,第257頁,第258頁。

④{28}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上冊,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91頁,第270頁。

⑤ (清)焦循:《孟子正議》,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2006年版,第428頁。

⑥⑦⑧{20} (梁)蕭統:《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0—2271頁,第1897頁,第765頁,第411頁。

{14}{19}{21} (漢)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221頁,第3514頁,第3515頁。

{12} 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21頁。

{22} 劉保貞:《論〈太玄〉對〈周易〉的模仿與改造》,《周易研究》2001年第1期。

{24} 王小盾:《〈文心雕龍〉風格理論的〈易〉學淵源》,《清華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25} 張少康:《劉勰及其〈文心雕龍〉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頁。

{27}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257頁。

{29} 楊明照:《抱樸子外篇校箋》,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394頁—395頁。

作 者:蒲春燕,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2012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文學。

編 輯:張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h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综合久久五月天| 婷婷成人综合| 女人18毛片久久|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精品人妻AV区|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 色综合狠狠操|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五月天天天色|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9cao视频精品|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成年人福利视频| 久久久黄色片| 国产91线观看| 亚洲精品麻豆| 在线国产三级| 女人一级毛片| 国产91蝌蚪窝|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av三级|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九色综合视频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A级毛片|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国产视频欧美|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91黄色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午夜精品区| 亚洲视频一区| 日本免费a视频| 亚洲无码91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91国内在线视频| 她的性爱视频|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