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
為了提高廳機關干部的能力水平、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形勢,4月16日,由浙江省科技廳主辦的“科技學堂”在阿里巴巴集團“光明頂”開講。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王堅為近百位來自省科技廳的學員們剖析了阿里云計算的方方面面。
阿里云計算是什么?被運用在了什么地方?當下炙手可熱的余額寶與阿里云計算有什么關系?阿里巴巴集團為何敢說云計算國內第一?
阿里巴巴的首席技術官王堅博士說,一提到阿里巴巴集團,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這是做網上賣東西的公司”或者是“淘寶”。其實,阿里巴巴集團做的是互聯網,而之所以阿里巴巴會在10年前開始涉及互聯網,是因為阿里巴巴集團發現互聯網將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王堅解釋道,在當下,互聯網如同高速公路一樣,正在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因素。
互聯網經濟效應才剛剛開始。沃爾瑪作為美國最大的零售商,通過對于顧客數據的積累,熟知了消費者的習慣。而阿里同樣運用互聯網,熟知了消費者的習慣,將這部分的數據留在了中國企業手中。“如果沒有互聯網,或許外國人能更好的了解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王堅說道。

云計算則是帶動互聯網革命的力量。王堅說自己在初期并沒有意識到云計算的無窮力量,直到去年的山西疫苗事件發生。“當時事件發生后,國家藥監局就對此展開了調查,運用阿里云計算,在短短的10個小時藥監局就完成了調查并且截獲了相關批次的疫苗”。傳統的調查最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10個小時完成3個月的數據調查工作這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
王堅認為發展云計算是一個長久積累的過程。云計算需要大數據的支撐,而搜集數據的過程是一個積累沉淀的過程。
在他看來,當下熱門的“大數據”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拿來當作“噱頭”,過度的包裝和吹噓讓它成了一個看起來“可望而不可及”的詞匯。
“真正做數據,不是為了搜集數據而去搜集,而是一個積累和沉淀的過程。”王堅說道,阿里巴巴的數據積累,依靠的是淘寶、“天貓”等平臺近10年積累。也正是因為有了長時間的積累,余額寶這樣的新興產品才能得以運作,“數據與大小無關,真正的價值是去發現以前未發現的東西。”
阿里巴巴作為國內云計算的領導者,有著其獨特的理念:2012年5月份,阿里集團率先發起“去IOE”運動。
去年5月17日,最后一臺IBM小型機在阿里巴巴支付寶下線,標志著阿里已經完成去IOE化。阿里用成本更加低廉的軟件——MYSQL替 代 Oracle,使 用 PC Server替代EMC2、IBM小型機等設備,以消除“IOE”對自己數據庫系統的壟斷。憑此先進理念,阿里確立了國內云計算領導者地位。
在最后的互動環節中,省科技廳的學員針對云計算在政府機構的運用,云計算的信息安全性等問題與王堅進行了交流。王堅說,云計算很好的運用在了國家藥監局的藥品監管工作中,為云計算在政府機構的運用樹立了標桿。信息安全性方面,阿里云計算通過不斷的升級,有效保障了客戶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