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茶資源跨界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于2013年7月經浙江省科技廳、財政廳、發改委批準建設,依托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致力于茶資源全價利用和跨界產品開發研究。
實驗室依托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于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是直屬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國家級科研院所,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國際ISO/TC34/SC8茶葉分技術委員會聯合秘書處、勞動部(茶葉)職業技能鑒定站、《中國茶葉加工》雜志社等掛靠于研究院。
研究院以服務“三農”、服務行業為宗旨,以科技支撐和技術服務為切入點,長期從事茶葉加工技術及加工機械設計開發、茶資源綜合利用、標準化、茶葉檢測技術和質量安全等研究,以及茶葉標準制修訂、全國茶葉質量監督檢驗、評茶員(師)、茶藝師和茶葉加工工培訓和技能鑒定、茶葉信息服務等相關工作。
研究院先后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00余項,包括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研院所專項、國家質檢公益以及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自然科學基金、公益技術研究等省部級以上項目以及地方政府、企業委托的科技項目。多次參加并組織承辦ISO茶葉國際標準會議,承擔國家標準制(修)訂70余項,行業標準制(修)訂40余項;牽頭起草我國茶、茶制品、代用茶市場準入生產許可細則,承擔全國茶葉產品質量監督抽查20余次,接受數萬批次各地企業、工商、質量監督機構及消費者的委托檢驗業務;培訓和考核各類茶葉專業技術人才1萬余人次;出版發行《中國茶葉加工》雜志129期。研究院在浙江新昌、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福建福鼎和安溪、廣西靈山、云南昌寧、湖南安化、貴州都勻、安徽休寧等中國六大茶類重點產茶區建有10個茶葉科技創新示范縣,作為研究院科技服務行業的窗口。研究院提出了“三能力一平臺”建設的發展戰略目標,即將研究院建設成為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較強成果孵化能力、較強產業運作能力及權威的安全評估平臺為一體的國內一流科研院所。
研究院著手建設的浙江省茶資源跨界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茶功能成分綠色制備和生物轉化技術研究,茶功能成分在食品、日化、保健品、醫藥等相關產業中的應用技術研究與含茶終端產品開發,茶制品質量安全與標準化,茶葉廢棄物生物循環利用技術等重要內容開展科技創新。

實驗室大樓

質量安全實驗室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