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雞肉因質優、價廉正被亞洲、歐洲、中東等世界52個國家和地區共享,而今年我國白羽雞肉出口有望突破45萬噸。日本、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成為中國雞肉出口前三名地區。近日,從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白羽肉雞聯盟(簡稱中國白羽肉雞聯盟)了解到,2013年中國雞肉出口總量達43.06萬噸,比2012年增加1.91%,預計今年我國雞肉出口有望繼續增長。
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秘書長宮桂芬分析,我國雞肉持續大宗出口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我國是豬肉、牛肉和羊肉的生產大國,但并非強國,在滿足本國市場的情況下,出口能力相對較弱;二是與雞肉相比,豬肉、牛肉、羊肉的生產周期長,而生產周期短、易控制成本的雞肉顯然優勢明顯;三是在肉類安全品質控制方面,雞肉更有優勢,目前我國有大成、正大、華都等一大批中國大型肉雞產業化龍頭企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建立了穩固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并牢牢把控住了國際市場;四是國家之間為保護本國肉類生產所設置的貿易壁壘拒我國豬肉、牛肉、羊肉于門外,但中國雞肉在亞洲和中東市場突破了這些壁壘。
“中國雞肉之所以能出口50余個國家,是因為中國養雞業的品質控制是一個閉環。”中國白羽肉雞聯盟秘書長李景輝說,中國雞肉出口企業最大的特點是基本擁有從種蛋、孵化、飼料生產、疫苗生產、屠宰到熟食加工、調料生產完整的產業鏈,肉雞產業在企業內部構建一個質量安全可控的閉環。同時,在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監管和指導下,保證了雞肉安全。
另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同豬肉、牛肉和羊肉類相比,雞肉具有“一高三低”的營養優勢,即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熱能低和膽固醇低。雞肉的優勢明顯,使其發展前景更廣闊,而中國肉雞產業扎根農村、立足國內、擴大出口的經營戰略受益最大的是肉雞產業鏈上的上億人和相關產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