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碧,林 華,袁旭瓊
(南充市中心醫院·川北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支氣管哮喘是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出現嚴重急性發作,救治不及時可能致命,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對日常工作及日常生活都會發生影響,導致活動、運動受限,使生命質量下降,并帶來經濟上的負擔及對家人的生活發生負面影響;如貽誤診治,隨病程的延長可產生氣道不可逆性狹窄和氣道重塑[1],而規范化治療,緩解期的維持治療,可使接近80%的哮喘患者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幾乎不受疾病的影響[2]。因此合理的防治至關重要。哮喘治療應采取綜合治療手段,包括: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其他哮喘觸發因素,規范化的藥物治療,特異性免疫治療及患者教育?;颊呓逃稍黾永斫狻⒃鰪娂寄堋⒃鰪娮孕判?、增加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進健康減少衛生保健資源使用[3]。我們對2005年1月~2011年12月經治療緩解出院的1650例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F報告如下。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以我院自2005年1月~2011年12月經治療緩解出院的1650例患者為調查對象,采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在健康教育前后對調查對象進行面對面詢問式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對哮喘疾病的知識、態度、行為三個方面。
1.2 方法 ①每月集中在院內進行專題講座和座談會,內容包括疾病原因、哮喘控制水平分級標準、控制用藥、心理健康、提高身體抵抗力等,講座后專家認真解答病員及家屬的問題并給予指導,病友相互交流。指導病人或家屬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如藥物吸入技術,遵醫囑使用β2受體拮抗劑和(或)糖皮質激素吸劑。開展適量運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提高身體抵抗力,減少哮喘發作的誘發因素。同時在膳食方面應避免易誘發哮喘的某些食物,如堅果、牛奶、花生、海鮮類等[4]。②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如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方面,設計制作社區宣傳欄、張貼宣傳畫、開展咨詢義診。③利用網絡建立QQ群,資源共享,利于交流[5]。
1.3 哮喘控制水平分級標準[6]完全控制:指無急性發作,無夜間癥狀,無活動受限白天癥狀無或一周小于2次的癥狀,肺功能正常或正常預計值的80%;部分控制:指每年有1次以上的急性發作,有夜間癥狀及活動受限,每周有2次需要使用緩解藥的癥狀,肺功能是正常預計值的80%;未控制:指在任何一周內出現1次急性發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 Data3.0建立數據庫,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165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被調查內容見表1。

表1 1650例患者一般情況[n(×10-2)]Table 1 The general data of the patients
2.2 健康教育后支氣管哮喘患者相關知識知曉率的變化情況 哮喘患者具有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級標準、緩解期是否用藥、用藥的有效方法、適量運動可提高身體抵抗力、應長期甚至終身用藥等關鍵知識點,健康教育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知曉度比較[n(×10-2)]Table 2 Comparison of patient awareness
2.3 健康教育前后支氣管哮喘患者相關知信行為改變情況見表3。表3顯示,哮喘患者主動獲得健康知識、用藥依從性、適量運動等關鍵行為變化改善最為明顯。

表3 健康教育對哮喘患者行為的影響[n(×10-2)]Table 3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2.4 健康教育前后支氣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情況教育前患者治療率為36.8%(607/1650例),控制率為26%(429/1650例);健康教育后治療率與控制率分別提高到 72.8%(1201/1650 例)和60.5%(998/1650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9.8,P<0.05)。調查發現,缺乏對哮喘反復發作危害的認識,擔心藥物不良反應而拒絕服藥或有癥狀時服藥,無癥狀時不服藥等,是影響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直接原因。
哮喘是一種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需要長期治療。治療方案的制定、變更,藥物的減量、停用,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忌自行決定,否則很可能導致前期治療效果的喪失和疾病的加重[7,8]。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改變患者及家屬或照顧者不良的知、信、行,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9,10];減少哮喘病的誘發因素,培養良好的健康行為,減少哮喘急性發作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哮喘病的發作除與呼吸道病毒感染、變態反應有關外,還與生活因素,如情緒激動、吸煙、身體抵抗力下降等有關[11]。在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針對不同的心態,實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務,使患者獲得自我護理和自我監管的能力,可改變患者對疾病的態度和行為,以改善情緒,穩定心理,增強自我護理意識,提高治療依從性,并對不良生活習慣、行為等也具有積極的調控作用[12]。健康教育后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及家屬的知識、態度和行為均有顯著提高(P<0.05)。
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對哮喘疾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開展健康教育前患者及家屬雖有改變不健康行為的意愿,但不懂得如何去實施健康,導致健康行為形成率低。因此,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黃逢敏,趙彩云.系統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效果[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9,34(1):68-69,72.
[2]林毓霞,胡 媛,李華麗,等.院內外規范化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療效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5):1376-1377.
[3]譚 莉.支氣管哮喘患者緩解期用藥的健康教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15-116.
[4]馬愛芬,梁桂琴,陳 潔,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07(13):107-108.
[5]馮 超,黃 燕,張 帆,等.支氣管哮喘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及依從性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9):1678-1680,1683.
[6]莊麗萍,戴文英.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0,9(5):450-451.
[7]郭繼芳,王金環,葛曉勵,等.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68.
[8]胡 平,張 際,黃 英,等.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的健康教育[J].全科護理,2010,8(4):362-364.
[9]何良愛,何良燕,何良輝,等.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1):9-13.
[10]郭繼芳,王金環,葛曉勵,等.臨床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111-112.
[11]閆巧煥,呂英剛.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防治的影響及效果[J].河北醫藥,2009,31(16):2107-2108.
[12]穆清華,張永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徑[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0,35(3):3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