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軍
一、感受課堂導入情境之美
精心設計課堂導入語是我們數學老師上課開始時捕獲班級學生的注意力一種重要步法,新鮮科學的課前導入語不但能夠去除初中生的勞累,引起他們的有意義注意,激發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情感,還能給他們快樂愉悅的精神感受,體驗課堂情境之美。確當的新課前導語可以激發初中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帶領他們立即進入新課知識的學習。
導入語在形式上可以多種多樣,但是總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調動初中生數學學習的熱情,啟發他們數學思維的路徑,使他們的精神狀態達到最佳。導入語要依據新課內容設計,可用與新課內容有聯系的情境進行描述,可以設計生動感人的場面,可用與新課內容相關的科學小品,可將新課內容編輯成謎語,也可新課知識內容編成競賽題目進行。例如,在執教《整式的加減》時,有一位數學老師編輯了一個小故事:一天,孫大圣拿來一斷甘蔗。他找來自己身邊最為得力的兩位寵臣,想考考他們,然后將甘蔗獎賞給智者。他的問題是:我今天吃這根甘蔗的八分之四,明天吃這根甘蔗的六分之三。哪天吃的多一些?兩個大臣你看我,我看你。見此情形,大圣龍顏失色,念叨道:我花果圣地后繼無望啊!接著,話鋒一轉,同學們,你們覺得呢?學習完今天這堂課,你一定會恍然大悟。導入語可以設計成為懸念,利用學生們喜愛的動物故事,描繪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故事的趣味美,美麗的童話故事可以使初中生進入審美過程。
二、享受課堂中的視覺之美
在課堂教學中恰如其分地利用課件,可以開闊初中生的視野,變化數學內容的呈現過程,化抽象概念為學生熟悉的內容。而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所創造的聲、形、色課件,不但可以引導學生欣賞課件的“美”,而且能夠將初中生的全部視覺集中到數學課堂中。如:在學習《有理數》這節內容時,有一位教師制作了這樣的一個電腦套圈方案:一行10個大小相同紅彤彤的蘋果,讓學生輕點鼠標看每次能套中幾個蘋果。當孩子們輕點鼠標,伴著清脆悅耳的風鈴聲,一個優美的套圈由遠及近地套向那紅彤彤的蘋果。接下來,立即提出疑問:如果每次套中兩個,有幾種不同的套法?屏幕上十個蘋果慢慢溶解,變成一列1—10的數字。這就是有理數中的整數,學生在精美課件的引導下開始沉思……
三、體驗課堂創造之美
在數學課堂上我們要進行創造,正如一位教育家說:“你可以通過不斷地勞動,直到自己感到我已經是一個物質創造者,已經是一個事業的創造者。”因此,數學老師要激勵初中生在自己的校園生活中只要不斷去嘗試創建美,就可以在實踐過程中鍛煉他們這方面的能力。
在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盡力通過自己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感到美,從而產生美感,引導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過程,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效果與愉悅情緒成正比。
1.在學習中構建美
學生構建美的智慧火花發自于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所以,老師要在平時的課堂中多讓他們自己制作一些數學模型。例如在計算1+2+3+……+100。這是一個有多種計算方法的老題目,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著名科學家高斯在小學里如何計算這道題目開始,要求學生通過找出1+100,2+99,3+98……的規律,他們經過自己動手分組,發現這些數字在進行有序排列后它們的結果是一樣,讓他們理解這些數字的排列規律。在學生匯報時,引導他們將數字排列規律轉化為計算規律,從而抽象出這一類別計算中的數字排列規律。在以后的練習環節中,我讓學生多尋找具有這些特點的數學練習題目,創造出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應用在學習中獲得的數學方法,體驗到數學規律的美,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在應用新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創造美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在學習中猜想美
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猜想是發現數學規律,尋找數學原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生數學學習的的一種有效辦法。數學學習時,有一些結論可以通過分析得到特殊的結果,然后我們對數學問題進行一般性猜想,再進行深入的探究和驗證,就能夠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初中生經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解決問題之后,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自然高漲,數學學習就更加充滿了自信,同時也體驗到由于猜想帶來學習成功的快樂。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用猜想得到問題答案的過程,它是我們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很實際有效的策略,我們要經常引導初中生應用這種方式學習數學。
例如:在講“平行線的判斷”時,我在講過“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后,讓學生對如果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又怎樣呢?讓學生猜想到兩直線也平行的,由于已經有前面的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的教學,學生通過自己的已有知識,為探究“長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的結論提供了方法,同時可以通過用直線平移的方法來驗證。這樣有助于我們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增強初中生學習數學的欲望,激活學生數學學習的思路,發展初中生的智力。
3.在制作中發現美
在學習三角形時,要求學生上課前用鐵線分別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上課時讓他們表演一下平行它們的穩定性,可以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穩定性沒有三角形的穩定性強,這就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發現許多建筑物中有許多三角形,他們的構成就是為了增加穩定性,在一些活動性建筑中需要經常變形的地方就有許多四邊形或圓形的結構,建筑工人常常就是這樣通過四邊形、三角形的穩定性變化來進行牢固性和變形性來設計我們美麗的建筑,他們通過親自制作創造了三角形的穩定美和平行四邊形變形美,自然界中有許多美麗事物充滿了數學的美麗,點、線、面構成了四邊形、圓、三角形及很多其它物質形體。點、線、面構成了自然界中的基本數學形態,它們是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根本對象。
4.在課堂中表演美
數學課堂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為了增加學生感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有些學習內容,可要求他們編寫成數學小節目表演。數學內容來自于身邊,他們編輯成數學小節目必然含有生活情境。這樣課堂小節目的表演就給他們帶來一片發揮的舞臺,通過數學小節目的表演使學生達到行為美、語言美。這樣就促進了學生樂于參與和交際的能力。一次次嘗試著,反思著……學生感到數學是美麗的,數學課堂也是美麗的,它們的美麗在數學教材和老師的教學中處處可以看見,這對提升初中生的創造力和提高他們的精神境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楊華海等.內源性與外源性視覺空間選擇注意.心理科學.2013-21-150
[2]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數學.2002.6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磨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