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戰
7月29日,中共中央決定由中紀委對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立案審查。
身為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是比薄熙來、徐才厚級別還高的“大老虎”,其落馬再一次讓人民群眾看到我們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的決心。十八大以來的“打虎拍蠅”反腐行動使人們意識到:在中國,不論是什么人,不論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將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
周永康落馬的消息不足80字,但體現出反腐的基本立場。首先,誰“心中沒有人民”,就不配享有“同志”的稱謂,也必被人民所拋棄。其次,依紀依法的反腐,誰也沒有特例。第三,反腐越來越公開和透明。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以堅定的姿態推進高壓反腐,以重塑黨風政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反腐倡廉必須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王岐山反復強調,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保持高壓態勢,“越往后執紀越嚴”。他們言辭之凌厲,態度之堅定,銘刻在國人的心中。
有矢志不渝之決心,必會有反腐之碩果。近一年來,僅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案件查處”一欄公布的落馬官員,即有500多人,包括1名前政治局常委、2名副國級官員和37名省部級官員。
目前的嚴查嚴懲腐敗是必要的手段,通過反腐建立起一套高效運轉的治理結構是治本之策。由此而言,反腐與改革如異曲同工。反腐為改革清障,改革為反腐解壓。改革過程容易滋生的鉆營茍且之態,要通過嚴刑峻法加以匡正,以避免改革成果被腐敗所吞噬。
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反腐高壓態勢會拉低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其實,這種說法的背后是沒有認識到體制因素造成的腐敗正需要改革來破除,忽視了制度創新帶來的內生增長動力,也不符合中國的長期根本利益。反腐和改革均需重拳,都呼喚壯士斷腕的膽識和勇氣。
經濟增長是消除社會矛盾的有力武器,這些矛盾包括既得利益紛爭、貧富差距擴大、區域發展不平衡、體制機制積弊等。隨著中國發展可能面臨的“接近劉易斯拐點”、“中等收入陷阱”等新考驗,“新常態”成為我們需要面對的現狀。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都需要以更為包容和長遠的思維與心態去審視未來,將改革與反腐同步推進,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暢想。
無論反腐還是改革,建立依法治國的持續發展生態都是應有之義。而依法治國,正是10月份即將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討論的主題,對此,人們充滿期待,充滿信心。
(摘自《財經國家周刊》)